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平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洛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受精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受精
  • 1篇早期输卵管妊...
  • 1篇韧带
  • 1篇妊娠率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激素
  • 1篇生殖激素水平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妊娠
  • 1篇体外受精-胚...
  • 1篇排卵
  • 1篇胚胎
  • 1篇胚胎移植

机构

  • 5篇洛阳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郭平
  • 4篇王芳
  • 2篇杜翠果
  • 2篇戚静宜
  • 1篇李玲玲
  • 1篇邢冠琳
  • 1篇何社红
  • 1篇夏晓岚
  • 1篇刘格琳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子宫及阴道顶端脱垂
2010年
目的:探讨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和预防子宫及阴道顶端脱垂的疗效。方法:对36例子宫脱垂及阴道顶端脱垂患者采用骶棘韧带固定术。结果:随访36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骶棘韧带固定术是治疗子宫脱垂及阴道顶端脱垂的一种有效方式,且费用低廉,是一种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王芳何社红郭平杜翠果
关键词:骶棘韧带固定术
胚胎移植位置对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胚胎移植管位置与IVF-ET临床妊娠率与种植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3年10月~2010年12月接受IVF-ET助孕的186例患者,腹部超声引导下行胚胎移植,测量移植管顶端与宫底内膜的距离,按照不同距离分为3组:A组(<1 cm)共38个周期,B组(1~1.5 cm)共96个周期,C组(>1.5 cm)共5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B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最高,C组自然流产率较高,仅A组有1例异位妊娠发生。结论:胚胎移植管顶端距宫底1~1.5 cm比<1 cm和>1.5 cm更为恰当,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王芳戚静宜郭平杜翠果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种植率
控制性超排卵周期中影响不同卵巢反应患者体外受精结局相关因素的探讨
2011年
目的通过对首次行体外受精不同卵巢反应患者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期在临床上能够预测卵巢反应,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根据取卵数的不同将385例患者分为高反应组(106例,取卵数〉15个)、低反应组(100例,取卵数〈5个)、对照组(179例,5≤取卵数≤15)。对不同反应组的受精、妊娠结局及月经第3天、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天生殖激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高反应组共取卵2197个,低反应组共取卵266个,对照组共取卵1666个。低反应组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冷冻胚胎率及妊娠率均低于高反应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2%(198/222)比95.8%(1706/1780)、96.5%(1334/1382),(1.86±0.08)个比(2.17±0.08)、(2.20±0.07)个,15.0%(15/100)比94.3%(100/106)、82.7%(148/179),38.7%(41/106)比25.0%(25/100)、44.1%(79/179),均P〈0.05],双原核形成率高于高反应组与对照组[75.2%(200/266)比66.0%(1449/2197)、67.8%(1129/1666)]。高反应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及优质胚胎率低于低反应组与对照组[96.4%(2119/2197)比98.5%(262/266)、98.7%(1645/1666),81.0%(1780/2197)比83.5%(222/266)、83.0%(1382/1666),56.3%(817/1449)比69.5%(139/200)、64.0%(722/1129)];流产率高于低反应组与对照组[5.7%(6/106)比4.0%(4/100)、4.5%(8/179)]。高反应组有5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4.7%),而其中3例为重度OHSS(2.8%),其他2组未出现OHSS患者。结论早卵泡期窦卵泡的数目、生殖激素水平和注射HCG当天E2孕酮的异常可降低妊娠率,临床中可通过早卵泡期卵巢基础状态确定合理用药方案,减少卵巢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芳邢冠琳戚静宜郭平
关键词:体外受精卵巢反应生殖激素水平
宫颈LEEP术和TCRC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宫颈LEEP术(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和TCRC术(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CIN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LEEP组和TCRC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排液量、宫颈愈合时间、术后切缘阳性及再次于术情况。结果LE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排液量短于TCRC组(P〈0.05);两组寓颈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CINⅢ级LEEP组术后切缘阳性及再次手术者高于TCRC组。结论宫颈LEEP术操作简单安令,疗效高,是一种理想的CIN治疗手段,丽TCRC更适用于CINⅢ级患者。
刘格琳李玲玲郭平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刀TCRC
氨甲蝶呤局部介入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王芳夏晓岚郭平
关键词:氨甲蝶呤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