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钦芳
- 作品数:76 被引量:3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警总医院苗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非编码小RNA分子BSR1350在羊布鲁菌适应环境压力和毒力中的作用
- 2017年
- 【目的】探寻非编码小RNA分子BSR1350在羊布鲁菌适应环境压力和毒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检测BSR1350在酸、营养缺乏、氧化应激等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的不同压力条件下的转录情况;采用融合PCR的方法构建BSR1350的缺失突变株,同时构建其回复株;比较布鲁菌野生株16M、BSR1350缺失突变株和过表达株在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条件下以及小鼠体内的生存能力。【结果】BSR1350位于羊布鲁菌16MI号染色体的反义链上,在模拟巨噬细胞内环境的应激条件下表达明显增加。BSR1350缺失后,布鲁菌抵抗高渗、氧化压力、热应激及酸性环境的能力明显下降,小鼠脾脏内的细菌载量显著下降,表明BSR1350与布鲁菌的胞内生存能力和毒力相关。【结论】非编码小RNA BSR1350在羊布鲁菌适应环境压力和毒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 张薇王玉飞邹德勇崔娟红孙涛郝钦芳
- 关键词:布鲁菌毒力
- 丙酮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中丙酮酸及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丙酮酸氧化酶偶联比色法测定血浆丙酮酸。方法 利用丙酮酸氧化酶氧化丙酮酸生成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与 2 ,4 ,6-三溴 - 3 -羟基苯甲酸和氨基安替比林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生成红色化合物。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达 10 0 0 μmol/L ,批内和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 1 77%和 2 2 3 % ,平均回收率 99 9% ,与紫外酶偶联法比较 ,相关系数r =0 .9986,y=1.0 0 3x + 0 .85 4 ,4 0例健康人血浆丙酮酸 3 2~ 10 4 μmol/L( x± 2S) ,15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丙酮酸为 88 4 5± 3 1 98μmol/L。 结论 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糖尿病患者血浆丙酮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崔云龙王海燕郝钦芳邹德勇张丽萍
- 关键词:丙酮酸氧化酶丙酮酸TRINDER反应血浆
- 布鲁氏菌的非编码小RNA分子ncRNA1351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来源于布鲁氏菌的非编码小RNA分子(small?non-coding?RNA,sRNA),命名为ncRNA1351,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ID?NO:1所示。Northern?blot实验证实了n...
- 王玉飞杨晓莉张薇郝钦芳王秀梅王莉宋丽洁孙涛张小丽翁泽兵刘佳
- 文献传递
- 替罗非班在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1例70岁以上AMI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示TIMI0-1级,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30例,PCI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48h。对照组31例,治疗同常规PCI。观察两组冠脉复流、30d再梗死和死亡情况及并发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100%,无慢复流、无复流现象发生,30d内无再梗死及死亡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小出血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70岁以上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既可开通冠脉,又可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术后再梗死,达到真正意义上挽救心肌的目的,但应注意对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 马东星刘惠亮郝钦芳冯慧罗建平李红刘英荆丽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替罗非班
- 基于上转发光技术研发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的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前梅毒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1],早期发现梅毒感染并给予及时治疗是控制梅毒传播的主要措施。目前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检测梅毒Ig G抗体的方法很多,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CLIA)法、梅毒Ig G抗体胶体金试纸、梅毒特异性抗体吸附实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
- 郝钦芳张丽萍杨晓丽李迎丽张媛媛刘元明
- 关键词:化学发光梅毒抗体
- HIV抗体干血浆滤纸片质控品制备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制备一种新型的干血浆滤纸片质控品,用于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方法:取来自中国地区不同亚型的HIV抗体强阳性标本,分别制成5份标本。将这5份标本分别进行HIV抗体效价滴定。最后选取OD值高低不同的5份标本作为室间质量评价的标本。结果: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干血浆滤纸片样品与血浆样品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血浆滤纸片质控品可以用于基于ELISA方法检测的HIV抗体的初筛实验室的质量评价活动中,其在稳定性、样品保存、运输方面均优于血浆质控品。
- 郝钦芳杨晓莉鲍作义王莉王贝晗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印迹法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策略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技术规范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情况,对现行检测策略进行评价。方法 2007年组织14所武警艾滋病网络实验室收集数据,对临床就诊患者、新兵体检和HIV感染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新兵人群中HIV感染率最低,为0.0019%,临床就诊人群居中为0.089%,吸毒人群最高,达到4.1%;新兵人群和临床就诊人群的HIV不确定发生率显著不同(0.009%对0.038%,P<0.05);确认效率在吸毒人群的最高,达到了100.0%明显高于临床就诊人群和新兵人群。结论我国现行的HIV抗体检测策略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不同,确认效率和检测者HIV高危行为有关。
- 郝钦芳王海燕杨京民董长林王顺涛宋宣何海明谢淼李军民王丕明杨晓莉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准确性的变化趋势
- 2010年
- 目的回顾性评价艾滋病实验室筛查检测准确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武警总医院10年的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9-2008年共检测HIV抗体90289人次,其中筛查阳性412人次,复检阳性54例,经过确认阳性19例,阴性14例,不确定21例;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为0.03%,HIV抗体不确定发生率为0.03%,其复检效率为86.9%,确认效率为61.1%。HIV抗体筛查阳性率由2002年0.79%下降到2008年0.19%,首次筛查阳性的真阳性率逐年上升,由2004年3.7%上升到2008年15.4%,筛查阳性的复检阳性率由2004年7.4%上升到2008年38.5%,复检效率由2002年100.0%下降到2008年61.5%。结论艾滋病实验室HIV抗体筛查准确性10年内提高了近4倍。
- 周广军郝钦芳马雪平张丽萍王贝晗王莉杨晓莉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体
- TBK1通过增强雌激素受体α的转录活性参与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 2014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TANK结合激酶1(TBK1)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含有雌激素应答元件(ERE)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BK1对雌激素受体α(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将TBK1参与激活先天免疫途径的关键位点突变,使其丧失激活先天免疫的功能,再用同样方法检测TBK1突变体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TBK1通过磷酸化修饰对ERα下游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TBK1增强ERα的转录活性,从而增强其下游基因的表达。结论:TBK1能以不依赖于其激活先天免疫途径功能的方式增强ERα的转录活性。
- 郝钦芳邹德勇张丽萍张小丽葛晓幸杨晓莉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转录活性先天免疫
- 从疾病谱变化规律划分灾难医学救援阶段及其意义被引量:7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划分地震灾难后医学救援阶段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按WHO灾难医学救援疾病分类法,分为外伤/伤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出血性肠炎、急性肠炎和其他共5类疾病。以对巴基斯坦和印尼两次国际救援中所救治的疾病种类为依据,分析灾后3~37 d疾病谱变化规律,划分出地震灾难医学救援三个阶段。结果灾后1周内,外伤/伤口类疾病为主,巴基斯坦和印尼分别占61.46%~79.52%和61.48%~72.35%。1周后,其它类内科疾病明显上升,分别占33.93%~71.11%和31.50%~52.11%;且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率较高。印尼灾后6~16 d,出血性肠炎病例时有检出(6/2779),约占2/1000人;巴基斯坦灾区未检出出血性肠炎病例,急性肠炎检出例数较高,约占35/1000人。结论将灾难医学救援时间划分为:①早期或应急期(灾后6 d内),以外伤/伤口类疾病为主,抢救生命为首位。②中期或亚急期(灾后7~30 d),各类疾病均有较高发生率。此期需要大量医疗资源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防治传染病暴发流行。③晚期或恢复期(灾后1~3个月),疾病谱接近或略高于当地常见病、多发病。此期当地医疗自救能力仍差,需要大量医疗资源以治疗各类疾病,同时应重视卫生防疫工作。三个阶段的划分对指导灾区疾病救治、传染病防治、医疗资源的调用有指导意义。对参加国际救援时,出队时间掌握,各类人员、专业、药品器材及设备的配备奠定基础。对当地政府灾害自救决策和我国政府实施救援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 刘爱兵王海燕郝钦芳席梅曲国胜
- 关键词:地震灾难疾病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