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跃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小肠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条件培养基
  • 2篇小肠上皮
  • 2篇小肠上皮细胞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间质干细胞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干细胞
  • 1篇胆汁
  • 1篇胆汁返流
  • 1篇蛋白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机构

  • 8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9篇郑跃
  • 7篇沙卫红
  • 6篇王启仪
  • 4篇陈浩
  • 4篇刘婉薇
  • 3篇布小玲
  • 2篇姚远涛
  • 1篇卢敏
  • 1篇岑荣英
  • 1篇张亚历
  • 1篇梁伟民
  • 1篇张晓光
  • 1篇李良芳
  • 1篇郑中文
  • 1篇王蓓蓓
  • 1篇陈韵
  • 1篇叶山亮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风险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住院患者的临床风险及预后。方法将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437例NAFLD病例纳入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年龄阶段NAFLD患者的住院病因、伴发疾病及NAFLD导致肝功能损伤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患者入院病因依次为:非糖尿病相关血管病变(34.1%)、糖尿病相关病变(24.0%)、肝功能损伤(7.8%)、胆胰疾病(4.8%);NAFLD伴发疾病依次为:高血压(42.0%)、糖尿病(32.4%)、脑血管病(26.3%)、心血管病(16.6%)、胆道结石(11.2%)、胰腺炎(6.31%)。NAFLD伴随疾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不同年龄组有显著差异,其中胆道结石及胰腺炎发病高峰年龄均小于40岁,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61~70岁;脑血管发病高峰年龄为71~80岁。NAFLD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胰腺炎(OR=3.0),胆道感染(OR=2.6),糖尿病相关外周血管病变(OR=1.7)和年龄(OR=0.8)(P<0.01);NAFLD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糖尿病相关外周血管病变(OR=29.5)、糖尿病相关外周血管病变(OR=24.6)、肿瘤(OR=9.8)、糖尿病相关感染(OR=4.7)及年龄(OR=1.7)(P<0.01)。结论 NAFLD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其伴发疾病往往是病情进展导致入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NAFLD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及预后不尽相同。61~70岁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年龄因素是制定NAFLD干预方案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姚远涛沙卫红王启仪岑荣英郑跃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肝功能损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缺氧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体外修复辐射损伤小肠上皮细胞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被认为是干细胞移植理想的替代方案。然而,正常状态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可能由于旁分泌活性不足,常无法有效修复损伤组织。目的:观察缺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SC-CM^(Hyp))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IEC-6细胞辐射损伤后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修复小肠上皮细胞的旁分泌机制。方法:IEC-6细胞接受10 Gy X射线照射后分别加入MSC-CM^(Hyp)、正常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SC-CM^(Nor)组)及DMEM-F12培养基(DMEM-F12组)培养。结果与结论:锥虫蓝染色、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DMEM-F12组相比,MSC-CM^(Hyp)组IEC-6细胞存活数和增殖率明显增加(P<0.05),凋亡率和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s-3/8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MSC-CM^(Nor)组的各项指标与DMEM-F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EILSA检测结果显示,与MSC-CM^(Nor)相比,MSC-CM^(Hyp)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果表明,缺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显著促进辐射损伤IEC-6细胞的增殖,同时下调细胞凋亡信号,从而进一步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
郑跃陈浩沙卫红王启仪刘婉薇
关键词:旁分泌小肠小肠损伤缺氧诱导小肠上皮细胞
Matrix^(TM)生物膜专用清洗剂用于内镜清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评价Matrix^(TM)生物膜专用清洗剂在内镜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使用后的内镜60条次,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检测Matrix^(TM)生物膜专用清洗剂和ENZYCARE2多酶清洗剂清洗后内镜活检孔ATP含量;并建立人工模拟内镜管腔生物膜模型,采用细菌培养法和蛋白定量法评价两种内镜清洗剂去生物膜清除率。[结果]两种内镜清洗剂清洗后,内镜相对光单位(RLU值)均显著减少,其中应用MatrixTM生物膜专用清洗剂清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膜清除实验经细菌培养法和蛋白定量法检测结果显示,MatrixTM组对生物膜清除率分别为99.9%和94.8%,而ENZYCARE2组分别为52.4%和42.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多酶清洗剂相比,Matrix^(TM)生物膜特效清洗剂能有效祛除内镜腔内生物膜,明显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李良芳刘婉薇郑跃陈浩
关键词:多酶清洗剂生物膜
曲唑酮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曲唑酮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抑郁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使用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合用曲唑酮的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LSa O2、MSaO2、AHI临床数值,以及PsQI、BDI、SAQLI评分。结果两组MSaO2,l Sa O2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HI比较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BDI、SAQLI评分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唑酮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问题和生活质量。
杨昌莉郑跃
关键词:曲唑酮气道正压通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抑郁
高分辨率测压法对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率测压法对亚型的诊断在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中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经胃镜及钡餐、高分辨率测压法确诊的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依据芝加哥分型诊断标准分为3个亚型,比较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及球囊扩张疗效。结果:在所有患者中,Ⅰ型患者10例(10/39,25.6%),Ⅱ型患者26例(26/39,66.7%),Ⅲ型患者3例(3/39,7.7%);反流在Ⅰ型患者中多见,而胸痛则在Ⅲ型患者中多见,吞咽困难及体质量下降在各亚型间无差异(P>0.05);其中37例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治疗(Ⅰ型,9/10;Ⅱ型,25/26;Ⅲ型,3/3),随访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有效率分别为Ⅰ型44.4%(4/9);Ⅱ型88%(22/25),Ⅲ型0%(0/3);Ⅱ型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Ⅰ型及Ⅲ型(P=0.008和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Ⅱ型是一个判断球囊扩张疗效的阳性预测因子(OR=8.000)。结论: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Ⅱ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其他亚型;高分辨率测压法对贲门失弛缓症分型是判断经内镜球囊扩张疗效的预测因子。
郑跃布小玲王蓓蓓王启仪刘婉薇梁伟民张晓光沙卫红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风险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临床风险中的意义。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脂肪肝门诊诊治的152例NAFLD患者纳入分析,所有患者每隔4个月检测HS-CRP及其它NAFLD相关指标。所有患者追踪2年并记录NAFLD相关疾病的活动情况。分析资料并比较HS-CRP水平与NAFLD相关血清学指标、NAFLD相关疾病的活动及肝穿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1年内同一NAFLD患者病程中血清HS-CRP水平波动很大,分布范围为(2.50±1.68)mg/L至(6.45±6.17)mg/L;病程中测得的最高HS-CRP分布依次为3.1~6mg/L(31.9%),0~3mg/L(30.6%),≥10.1mg/L(21.1%),6.1~10mg/L(16.4%)。随访2年中,NAFLD相关疾病活动的发生率为64%(97/152)。与HS-CRP0~3mg/L组比较,HS-CRP3.1~6mg/L组在本实验检测的所有血清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但2年内肝脏酶学异常升高(50%),糖尿病相关病变活动(21%)及NAFLD相关病变活动的总发生率(75%)均明显升高。肝活检中NASH评分(5.66±1.21),肝细胞气球样变(1.83±0.41),小叶内炎症(1.67±0.52)评分也显著升高(均P<0.05);随HS-CRP水平进一步升高,TNF、OX-LDL、TBA、TB、TRIG、CHOL、ALT、AST和GGT等实验室指标逐渐出现差异,NAFLD相关病变活动的发生率及肝脏炎症性病理指标的改变也逐渐增加,但肝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NAFLD病程中血清HS-CRP波动较大,故应动态观察,监测到HS-CRP升高提示近期内NAFLD处于病变活动期,预示其相关损伤的发病率增加。另一方面,较低水平的HS-CRP水平升高(3.1~6mg/L)则较难通过其它NAFLD相关指标反映出来。因此,HS-CRP可作为评估NAFLD病情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姚远涛沙卫红王启仪布小玲卢敏郑跃张亚历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超敏C反应蛋白
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内镜下的胆汁返流与食管测酸结果的比较分析
郑中文布小玲沙卫红戴世学郑跃王启仪
炎症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辐射损伤IEC-6细胞的修复
2019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是干细胞移植理想的替代方案,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炎症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能促进辐射损伤小肠组织学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改善急性辐射损伤大鼠生存状态,但其潜在的细胞机制未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炎症预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辐射损伤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预激活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修复小肠黏膜的细胞机制。方法:小肠隐窝IEC-6细胞分为对照组、辐射损伤组、辐射损伤+MSC-CM^(IEC-6(NOR))组和辐射损伤+MSC-CM^(IEC-6(IR))组,后3组以10 Gy X射线一次性照射IEC-6细胞建立体外急性小肠辐射损伤模型,对照组及辐射损伤组加入DMEM-F12培养基,辐射损伤+MSC-CM^(IEC-6(NOR))组加入正常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辐射损伤+MSC-CM^(IEC-6(IR))组加入炎症激活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照射后3 d收集细胞行免疫荧光PCNA染色观察增殖改变,行TUNEL凋亡染色及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凋亡改变。结果与结论:与辐射损伤组相比,辐射损伤+MSC-CM^(IEC-6(IR))组IEC-6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TUNEL阳性细胞数下降(P<0.05),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s-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辐射损伤+MSC-CM^(IEC-6(NOR))组的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正常状态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相比,炎症激活的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促进辐射损伤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促进辐射损伤小肠上皮修复。
李金亮骆昱均马发鑫郑跃卢铨周伟杰张宸沙卫红沙卫红
关键词:条件培养基小肠上皮细胞国家自然科学间质干细胞小肠
炎症预激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修复小肠黏膜急性辐射损伤被引量:12
2015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被认为是干细胞移植的良好替代方案。既往研究表明,炎症因子的诱导激活能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多种生物学潜能,而正常状态的间充质干细胞可能由于免疫活性和迁徙能力不足,无法有效修复损伤组织。目的:探讨炎症预激活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急性辐射损伤小肠上皮治疗作用的差异。方法:分离、培养、鉴定SD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正常对照和辐射损伤的小肠隐窝细胞株IEC-6在Transwell培养板中共培养24 h,预刺激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继续单独培养48 h,收集到的上清液分别为正常状态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SC-CM NOR)和辐射炎症预激活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MSC-CM IR)。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辐射损伤组、MSC-CM NOR治疗组和MSC-CM IR治疗组,以14 Gy剂量一次性腹部局部照射制备急性小肠辐射损伤大鼠模型,模型制备后尾静脉注射和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腹腔植入联合给药。于治疗后第1,3,7天取小肠组织检测短回路电流和血清木糖水平观察小肠分泌、吸收功能变化。治疗后第3天取小肠组织行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治疗后第1,3,5,7,14天取小肠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学改变。记录各组大鼠生存状态及生存时间。结果与结论:输注MSC-CM IR后,大鼠小肠短回路电流差值、血清木糖水平较辐射损伤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电镜观察显示从治疗后第3天起MSC-CM IR组小肠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上皮厚度、紧密连接间隙明显优于辐射损伤组。生存分析显示MSC-CM IR组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明显改善(P<0.05),而MSC-CM NOR组的各项指标与辐射损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炎症激活状态下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促进辐射损伤小肠结构和功能�
刘婉薇陈韵郑跃沙卫红王启仪叶山亮陈浩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小肠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细胞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