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晔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运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评价运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情况采取造影剂知识问卷调查、急救演练考核及患者知情问卷调查等进行PDCA前后合格率比较。结果实行PDCA后三项评估指标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质量控制管理办法能够有效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急救和预防能力。
- 郑晔颜晓苗成启华徐益群郭岗
- 关键词:PDCA急救
- 影响全身弥散技术成像效果的因素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影响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WBDWI)成像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WBDWI受检者资料,评价不同因素的图像效果。结果:金属异物、人体组织自身磁敏感差异大、受检者身体长轴不在同一水平面、无匀场及涡流校准导致图像变形,拼接错层,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结论:磁敏感伪影是上述4种影响WBD-WI图像质量的最大因素。
- 杨永贵郭岗郑晔许晓金
- 关键词:全身弥散加权成像磁敏感均匀度伪影
- 运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
- 目的 运用PDCA循环模式评价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 方法 对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急救情况进行PDCA前后比较. 结果 造影剂知识问卷、急救演练、患者知情问卷三项评估指标实性PDCA前后合格率比较,P<0....
- 郑晔颜晓苗
- 关键词:PDCA急救
- 不同预处理方式在脊髓DTI的应用研究
- 目的: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在颈髓DTI后处理的图像效果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Hde 1.5T梯度超导磁共振仪,采用GE CTL 8通道线圈。所有受检者均行常规失状位
- 杨永贵郭岗黄海清郑晔许晓金胡宁成启华戴晅佶
- 文献传递
-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肿瘤的大小计算粒子布源,行CT导引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术后1~12个月行CT复查。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植入125I术后1~2个月全部54例64个病灶中,有效率90.6%。6个月49例58个病灶中,有效率91.4%。12个月15例21个病灶中,有效率85.7%。术中及术后出现气胸9例,经保守观察或常规治疗痊愈;术后复查发现粒子移位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 胡宁柯明耀郭岗张顺镇成启华郑晔戴暄咭
- 关键词:肺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CT导引
- 胰腺囊性淋巴管瘤一例被引量:3
- 2007年
- 患者 男,20岁。6d前出现恶心、腹泻、腹涨、腹痛,坐姿加重,平卧可缓解。体检:左中上腹可触及一约10cm×10cm×12cm肿块。
- 胡宁李萍张顺镇郑晔戴暄佶陈建生
- 关键词:囊性淋巴管瘤胰腺中上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