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小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油田
  • 9篇塔河油田
  • 7篇底水
  • 7篇油藏
  • 7篇盆地
  • 6篇鄂尔多斯盆地
  • 6篇储层
  • 5篇延长组
  • 4篇三叠
  • 4篇挖潜
  • 3篇底水油藏
  • 3篇油层
  • 3篇油气
  • 3篇三叠系
  • 3篇砂岩
  • 3篇砂岩油藏
  • 3篇剩余油
  • 3篇古地貌
  • 2篇地层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6篇中国石化
  • 12篇长安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7篇郑小杰
  • 9篇刘学利
  • 8篇赵虹
  • 7篇陈永胜
  • 6篇谭涛
  • 5篇党犇
  • 5篇贾玉琴
  • 4篇燕洲泉
  • 3篇谢爽
  • 3篇娄大娜
  • 3篇刘蕊
  • 3篇刘丽娜
  • 2篇梁宏刚
  • 2篇蒲万芬
  • 2篇钟伟
  • 2篇马新平
  • 1篇王春浦
  • 1篇朱苏阳
  • 1篇向连格
  • 1篇蔺宏斌

传媒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油气藏评价与...
  • 2篇西北地质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成因机理被引量:31
2009年
根据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含油饱和度及矿化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长2油层组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即: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含油饱和度及高矿化度地层水。孔隙结构复杂、高岭石晶间微孔发育及细粒岩石骨架,造成喉道偏细、孔喉半径小,形成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幅度构造背景、低油柱高度及低油气充注程度,是造成油层低含油饱和度、油水分异差的主因;高矿化度的地层水,降低了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对比度。根据研究区长2地化热解参数统计,结合试油资料及测井孔隙度数据,建立了热解参数轻质油含量与孔隙度的关系图版,以此判断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
赵虹党犇姚泾利蔺宏斌陈永胜郑小杰王晓林
关键词:低阻油层束缚水饱和度长2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斜坡中东部早中侏罗世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以安塞油田南部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早发现油田的盆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侏罗系延安组是陕北斜坡中东部最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由于侏罗系油藏埋深浅,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成...
郑小杰
关键词:陕北斜坡侏罗纪古地貌油气富集规律
文献传递
塔河油田块状底水砂岩油藏开发特征及挖潜对策
2023年
塔河油田块状底水砂岩油藏油层较薄,油井投产后见水、含水率上升和产量递减皆快,稳产难度大。通过对油藏开发特征分析,对油井的含水率上升模式进行分类,确定其剩余油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夹层、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开发方式。针对底水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的有效挖潜对策:油井提控液调流向、天然气驱及CO_(2)驱。数值模拟与现场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同类油藏开发借鉴。
刘丽娜曹飞刘学利谭涛郑小杰刘蕊
关键词:塔河油田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挖潜对策
惠民凹陷曲堤油田第三系划分与对比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芯资料,建立起全区地层标准井以及不同断块相应的辅助标准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200余口探井的岩、电特征,确定了曲堤油田第三系地层组、段、亚段的划分的岩电性划分标志,并对本区第三系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将研究区第三系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明化镇组。沙河街组可进一步分为四段(自下而上从沙四段—沙一段),其中沙四段又分为上、中、下三个亚段。馆陶组自下而上可分为馆三段、馆一+二段。地层对比表明研究区从西北到东南下第三系地层变化复杂,剥蚀严重,而垂直此方向的地层发育情况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沙三段的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本区的主力产层。第三系地层划分与对比为研究本区沉积相、砂体展布特征以及最终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数据,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郑小杰赵虹陈永胜邓殊荣向连格荆国强燕洲泉贾玉琴
关键词:地层划分与对比曲堤油田
塔河油田复合射孔穿隔夹层剩余油挖潜技术
2016年
为解决钻井轨迹偏离油层,常规射孔穿深不足于穿透隔夹层,剩余油开采难问题,研究了多级复合火药深穿透射孔技术。为了封堵出水层段,在射孔炮眼环境下进行了机械卡堵水实验。精细解释隔夹层,优化多级火药配置及装药量,现场应用一口井,达到了射穿隔夹层沟通剩余油的目的,并且有效封堵了出水层段,为塔河油田三次采油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思路。
陈东波郑小杰龙武
关键词:复合射孔隔夹层剩余油
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深入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为侏罗系油田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及岩心的详细观察和描述,结合大量测井曲线和测试分析资料,采用印模法对古地貌进行刻画。结果古河谷和河谷平原为研究区前侏罗纪主要的地貌单元,其中河谷平原可进一步分为谷坡及河漫台地;在古河谷和古坡之间形成了许多坡咀。结论古地貌控制着侏罗纪早期沉积相及砂体的发育和分布;古河谷的北缘及次级古河谷的谷坡是侏罗系油藏分布的主要位置;今后在勘探中应该重视次级古河谷谷坡的研究,开展老井复查,以期发现新的油气增长点。
赵虹党犇郑小杰靳文奇刘新菊党永潮
关键词:古河谷古地貌安塞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储层构型的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分布规律
2022年
为了揭示塔河油田9区下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非均质性及流体渗流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的思路,对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进行构型分析,识别出各级次渗流屏障,并划分连通单元。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渗透率、孔隙度、流动带指数(FZI)、孔隙几何形状因子(R_(35))为判别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及逐步判别的方法在储层内部定量划分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类流动单元,刻画出各单层流动单元平面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
屈兴勃刘学利郑小杰谭涛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储层构型塔河油田三叠系
薄层强底水多韵律层砂岩油藏高精细数值模拟研究——以塔河9区下油组油藏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对于塔河9区下油组油藏,充足的底水能量和复杂的韵律层分布,导致了常规数值模拟技术难以表征复杂的底水上升规律和油藏提高采收率措施的效果。以塔河9区三叠系下油组油藏为例,介绍了不粗化地质模型背景下的高精细数值模拟技术,通过早期可动水模拟、单一隔板绕流和多重隔板绕流以及动态相渗3个技术进行油藏历史拟合研究,油藏整体产量拟合程度达到95.23%。同时,采用高精细数值模拟技术对现场提液和注气措施进行了预测,与现场生产效果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在高精度数值模拟过程中,水平井的见水模式由常规模拟中的水脊,转变为“点出水”模式,流场的主控因素为压力场和物性参数场协同控制。
刘学利郑小杰窦莲谢爽彭小龙朱苏阳
关键词:塔河油田薄层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0
2009年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粘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以高岭石为主,具细粒结构,分选好,磨圆度中等。储集性能具有中孔、低渗的物性特点。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其次是长石溶孔。孔隙结构为中小孔、中细喉型。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为长2油层组的三角洲沉积背景以及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
赵虹党犇陈永胜郑小杰龙利平
关键词:储层长2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徐家围子深层气田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压力下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模拟试验和以CramerⅢ模型为核心的碳同位素动力学软件,获取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泥岩和煤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进一步探讨徐家围子深层天然气的气源、生气期、运聚成藏模式等。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煤系地层(泥岩及煤)主要生烃(甲烷)期在100~73Ma年前,相当于泉头组沉积末期至四方台组沉积期;徐深1井营城组地层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与泥岩成甲烷、煤成甲烷的累积碳同位素值很接近,反映出该气藏与沙河子组煤系地层具有亲缘性,且气藏属于长期聚集而成。
徐立恒陈践发卢双舫黄世鹏郑小杰
关键词:甲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