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德生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南矿业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瞬变
  • 5篇瞬变电磁
  • 4篇矿井
  • 3篇巷道
  • 2篇地质
  • 2篇电磁探测
  • 2篇断层
  • 2篇断层落差
  • 2篇预处理
  • 2篇运输巷
  • 2篇直管
  • 2篇直角坐标系
  • 2篇瞬变电磁探测
  • 2篇塑料管
  • 2篇内支架
  • 2篇走向断层
  • 2篇连贯
  • 2篇回风
  • 2篇回风巷
  • 2篇风巷

机构

  • 9篇淮南矿业集团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邱德生
  • 6篇谢枫
  • 4篇曹赵飞
  • 4篇杜磊
  • 2篇汪国胜
  • 2篇汪峰荣
  • 2篇史心全
  • 2篇黄长根
  • 2篇孟庆彪
  • 2篇刘勇
  • 2篇邰义
  • 2篇童壁
  • 2篇程为
  • 1篇杨为民
  • 1篇杨华忠
  • 1篇乐琪浪
  • 1篇宋清波
  • 1篇陈兴海
  • 1篇李清光

传媒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矿井无线电波探测工作面走向断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无线电波探测工作面走向断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运输巷和回风巷均布置发射机和接收机,其中,发射机用于发射探测信号;接收机,用于接收透过工作面的投射信号;运输巷的发射机和回风巷的发射机交替工作;根据运输...
刘勇程为史心全谢枫孟庆彪曹赵飞邱德生黄长根
文献传递
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在巷道迎头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瞬变电磁法已成为煤矿井下巷道掘进超前探水的主要方法之一.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巷道超前探测工作方法.通过在淮南某矿的探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巷道超前探水的实际效果,同时,指出该方法在巷道探测应用中存在的不...
邱德生
关键词:煤矿矿井地质瞬变电磁法巷道掘进
文献传递
一种瞬变电磁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瞬变电磁支架,包括主支架和内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4根主支架直管,所述主支架直管包括第一直管和一端设置有搭接口的第二直管,所述主支架直管连接成正方形结构的主支架;所述内支架包括2根内支架直管和2根第三直...
杜磊邱德生谢枫方远
文献传递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图形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图形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运顺巷道的探测点及轨顺巷道的探测点的探测数值,所述探测数值包括所述探测点的坐标值和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其中,所述运顺巷道的探测点及轨顺巷道的探测点的坐标值...
曹赵飞童壁汪国胜邱德生杜磊谢枫汪峰荣邰义
文献传递
煤层薄煤带展布特征及其与层滑构造关系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为了探明煤层薄化带与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关系,得出矿区薄煤带展布特征及分布规律,给矿井安全生产提供超前地质信息。通过对潘集一矿主采煤层薄化带及其增厚带的展布方向和幅度变化研究,了解并揭示其展布规律,分析其与煤层层间滑动构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揭露潘集矿区19个煤层薄化带,薄煤带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煤层与顶底板之间的层间滑动造成的。层间滑动的方向与薄煤带展布方向具有相互垂直的特点,中部层滑构造相比于西部发育,主要是由于中部构造较复杂,显示了层滑构造与矿区的构造具有相对应、相伴生的关系。
乐琪浪杨为民邱德生李清光
关键词:煤层厚度薄煤带地质特征层滑构造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图形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瞬变电磁探测图形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运顺巷道的探测点及轨顺巷道的探测点的探测数值,所述探测数值包括所述探测点的坐标值和瞬变电磁探测数据;其中,所述运顺巷道的探测点及轨顺巷道的探测点的坐标值...
曹赵飞童壁汪国胜邱德生杜磊谢枫汪峰荣邰义
一种矿井无线电波探测工作面走向断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无线电波探测工作面走向断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运输巷和回风巷均布置发射机和接收机,其中,发射机用于发射探测信号;接收机,用于接收透过工作面的投射信号;运输巷的发射机和回风巷的发射机交替工作;根据运输...
刘勇程为史心全谢枫孟庆彪曹赵飞邱德生黄长根
文献传递
矿井工作面地质异常综合探测技术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矿井工作面内煤层厚度变化、异常体、小构造等地质问题是煤炭回采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淮南某矿1410(1)工作面探测煤层变薄带为例,介绍了综合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和地震槽波技术圈定煤层厚度异常区域的方法。解释结果与工作面回采揭露的煤层变薄区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探测的异常区域与实际揭露的煤层变薄区域较为吻合,特别是无线电波解释的异常区域1、2、3、5与实际揭露的变薄异常区域1、2、5、6吻合较好,而地震槽波解释的1、2号异常区域与实际揭露的1、2、3号异常在位置上也较吻合,且异常区域的大小差别也较小。在该探测实例中,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以吸收系数0.04作为异常边界、地震槽波以波速2200m/s作为异常边界进行解释时,其结果较为准确,且地震槽波技术分辨力较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更为细致。
杨华忠邱德生陈兴海宋清波
关键词:矿井工作面
一种包括圆形线圈的瞬变电磁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圆形线圈的瞬变电磁支架,包括主支架和内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4根主支架直管和4个T型接头,所述主支架直管包括两根通过T型接头连接的第一直管,所述主支架直管连接成正方形结构的主支架;所述内支架包括4根...
杜磊邱德生谢枫方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