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略 作品数:34 被引量:144 H指数:8 供职机构: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哲学宗教 更多>>
飞行员载人离心机训练情况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 分析和讨论飞行员载人离心机训练情况,了解飞行员抗荷耐力水平,为训练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集1 199名飞行员的载人离心机训练数据,并按训练任务类型分为航空医学鉴定训练飞行员和准备参加竞争性考核飞行员两类,对飞行员的训练成绩进行分析和探讨,比较不同类型飞行员的训练合格率. 结果 877名进行航空医学鉴定训练的飞行员中有594人完成了8G10s训练,106人完成了9G10s训练,训练合格率为79.1%.180名准备参加竞争性考核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中,有141名飞行员通过了9G10s训练,训练合格率为78.3%.142名准备参加竞争性考核的二代机飞行员中,有140名飞行员通过了7G10s训练,训练合格率为98.6%,显著高于航空医学鉴定训练飞行员和准备参加竞争性考核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χ2=31.141、29.318,P<0.01),但后两组飞行员的训练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05).G-LOC的发生率为5.0%,A-LOC生率为2.7%.参加竞争性考核的飞行员的G-LOC和A-LOC发生率均显著大于航空医学鉴定训练飞行员(χ2=4.983、7.528,P<0.05).1 199名飞行员仅有2例(0.17%)发生较严重的急性腰扭伤. 结论 我军飞行员载人离心机训练所采用的抗荷措施先进,训练时意识丧失和脊柱损伤发生率低,但训练方案仍需要继续丰富和改进,训练成绩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金朝 李宝辉 徐艳 王海霞 谭清坡 张立辉 邓略 卫晓阳 王红 王全 张慕哲 吴三元 李毅峰 林榕 耿喜臣关键词:加速度 离心机 抗荷训练 飞行员 PHP动作与新型囊式抗荷系统的综合抗荷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离心机上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时的综合抗荷性能。方法 10名飞行员完成新型多囊式抗荷服的抗荷性能试验;6名志愿者完成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时的抗荷性能试验。结果 1)新型多囊式抗荷服抗荷性能为(2.60±0.17)G(P<0.01)。2)志愿者采用新型囊式抗荷系统+Gz耐力为(8.35±0.22)G,新型囊式抗荷系统抗荷性能为(4.40±0.14)G(P<0.01);志愿者采用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均通过9.0 G持续10 s,即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使用时的综合抗荷性能为(5.05±0.17)G(P<0.01)。结论多囊式抗荷服及新型囊式抗荷系统具有较高的抗荷性能,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有效结合,可满足高性能战斗机高+Gz防护需要。 徐艳 马月欣 张立辉 颜桂定 金朝 李宝辉 刘敏 候莎 王红 卫晓阳 邓略 吴三元 耿喜臣关键词:抗荷动作 加速度耐力 抗荷服 指穴疗法治疗飞行人员颈肩腰腿痛82例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现代战斗机飞行环境易引发飞行人员颈、肩、腰和腿部慢性损伤进而引起疼痛。有文献[1-3]报道,飞行人员中颈、肩、腰、腿痛发生率较高。2015年1—4月,我们采用指穴疗法治疗飞行人员颈、肩、腰、腿痛82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2例,均为男性;年龄22~48岁,平均39岁。飞行时间200~4000h。其中,腰腿痛22例,占26.5%;颈肩痛16例,占19.5%;颈、肩、背、 李侠 刘志东 于丹 何悦新 李晅 邓略关键词:颈肩腰腿痛 飞行人员 高性能载人离心机推拉效应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开发利用高性能载人离心机的功能,进行推拉效应(PPE)模拟方法的研究。方法推拉动作(PPM)加速度曲线的参数设为:Gmin为-1Gz持续5s,Gmax范围为从+2.5Gz持续10s开始按0.25Gz的幅度递增,对编制的模拟PPM加速度曲线进行试运行后,以12名战斗机飞行员和6名志愿者为受试者,分别测定了在预先有和无-1Gz5s作用情况下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结果 -1Gz的产生会附带产生+1Gx和+0.5Gy,能够为人体所耐受。预先暴露于-1Gz5s后所有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均显著下降,志愿者组平均下降(0.87±0.13)G(P<0.01),飞行员组平均下降(0.95±0.25)G(P<0.01)。1名志愿者和1名飞行员受试者在PPM暴露的"拉"阶段发生加速度导致的意识丧失(G-LOC)结论在高性能载人离心机上初步建立推拉效应模拟方法,为后续的推拉效应研究奠定基础。 徐艳 李宝辉 张立辉 耿喜臣 颜桂定 金朝 王红 邓略 王海霞 马月欣 卫晓阳关键词:离心机 加速度耐力 不同年龄段飞行员体质指数与体脂百分比特征观察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飞行员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PBF)分布特征。方法:受测飞行员共303例,按照国民体质监测统计方法分为6个年龄段,即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对每例受测人员分别进行BMI、PBF分级判定,分析不同年龄段飞行员身体形态特征。结果:303例中,按照BMI判断标准,超重和肥胖共177例,占58.4%;按照PBF判断标准,轻度以上肥胖共214例,占70.6%。与20~24岁及25~29岁年龄段比较,30岁以后的4个年龄段BMI、PBF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增高(P<0.05,P<0.01);各年龄段飞行员BMI与PBF均呈显著或非常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体重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飞行员超重和肥胖比例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加,BMI和PBF均呈增高趋势;BMI对身体形态的评价更适用于20~29岁年龄段飞行员。 王全 韩学平 国佳 张荣健 邓略 张琳关键词:飞行员 体质指数 体脂百分比 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设想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综述国内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国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方法,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报告,总结该学科的新进展并分析其发展趋势。结果近5年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军事航空医学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我军在航空卫生勤务、军事航空应用基础研究、航空救生与防护、航空心理、航空工效和临床航空医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论未来军事航空医学研究在重视高空缺氧、加速度耐力、飞行错觉等传统问题的同时,应更加关注飞行人员选拔、健康维护、航空医学训练、航空工效等热点问题,并建立航空综合系统的卫勤保障措施,力求为处于严酷环境中的飞行人员提供全面的生理防护和高效的卫勤保障,并优化人机界面工效学设计,充分发挥人的因素作用。 卢志平 丁立 王颉 张莉莉 吴建兵 邓略 吴铨关键词:航空医学 工效学 军事医学 飞行员综合显示头盔稳定性离心机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在载人离心机+Gg环境中获取飞行员综合显示头盔位移的客观测量数据和受试者主观评价数据,探讨综合显示头盔稳定性的离心机试验评价方法. 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6人.测试的飞行员综合显示头盔分为A型和B型(包括BⅠ和BⅡ).A组测试A型综合显示头盔,B组测试BⅠ、BⅡ型综合显示头盔.在载人离心机上,按预设的不同“梯形”加速度曲线完成各型头盔测试.G值增长率为3 G/s,峰值期持续10s.A型测试载荷峰值为3.5、4.0、5.0、5.5、6.0 G;BⅠ型测试载荷峰值为3.5、5.0、6.5、7.0、8.0 G;BⅡ型测试载荷峰值为3.5、5.0、6.0、6.5、7.0、8.0G.在离心机座舱内受试者正前方安装高清摄像机,记录不同载荷条件下头盔位移的视频,利用SigmaScan Pro软件计算出头盔位移的客观数据;同时受试者根据对显示信息的观察,在显示信息的纸质画面上记录信息变化,取得量化的主观数据.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主、客观数据与G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3种综合显示头盔的位移客观测量数据和主观描述视场下移量的数据均与G值呈高度正相关(r=0.847~0.994,P<0.05),且客观数据与主观数据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0.542~0.602,P<0.01). 结论 本离心机试验方法获得的综合显示头盔位移客观数据可较真实地反映头盔显示信息视场的变化,与G值相关性强,能够用于判断飞行员综合显示头盔在载荷环境中的稳定性,可为该类型装备的设计、改进和鉴定提供测试手段. 邓略 马月欣 吴明磊 颜桂定 金朝 张立辉 卫晓阳 李宝辉 王海霞 王全 耿喜臣关键词:加速度 离心机试验 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防治专家共识计划书 被引量:6 2019年 为制定《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防治专家共识》,在数十年军事飞行人员颈腰痛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治疗后飞行鉴定,鉴定放飞后随访实践经验基础上,遵照中华医学会关于共识类文章规定,借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有关专家共识和指南的规范,应用文献证据质量评估和推荐强度分级及相关软件、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年证据分级标准。由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空军医学杂志》、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等机构组成专家共识工作组并制定了共识计划书。 卫杰 王广云 张向阳 郭伟 王飞 郑超 陈宇飞 叶超群 邓略 周惠君 王建昌关键词:军事飞行人员 颈痛 腰痛 计划书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野外生存可食植物简介 2004年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生存环境复杂,搜索营救困难。在该地区执行作战、训练任务的飞行人员时刻面临着战机遇险后在高山密林中独立生存的危险。为保障遇险飞行人员在严酷的丛林野外环境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尽可能延长生存、待救时间,我所科研人员对中国热带。 邓略 费伊关键词:野外生存 双座机飞行员综合抗荷措施的载人离心机动态物理及人体生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研究以新型氧气系统、囊式抗荷装备和PHP动作组成的双人综合抗荷措施的防护性能. 方法 2具假人和7名健康志愿者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6组试验:①抗荷装备的动态物理性能试验;②静态人体生理试验;③服装配抗调器的抗荷性能试验;④抗荷正压呼吸性能试验;⑤受试者采取综合抗荷措施进行6.5G持续45 s试验;⑥受试者采取综合抗荷措施进行8.5G持续15 s试验.动态性能试验时+Gz增长率为3 G/s. 结果 氧气浓缩器入口压力0.25 MPa和0.20 MPa时的吸气相面罩压最低值(Pmi)均显著大于0.16 MPa时(P<0.05).服装配抗调器的抗荷性能为(2.11±0.12)G,抗荷正压呼吸性能为(2.07±0.11)G,受试者使用综合抗荷措施均完成了6.5G持续45 s和8.5G持续15 s试验. 结论 新型氧气系统的氧气浓缩器采用0.20 MPa入口压力,可以满足抗荷正压呼吸时双人同时做抗荷动作的需求.综合抗荷措施可以提供6.5G持续45 s和8.5G持续15s的防护.该综合抗荷措施采用的抗荷正压呼吸有助于预防发生呼吸不适反应.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同时满足装备抗荷性能和舒适性要求的预充压值. 金朝 耿喜臣 颜桂定 李宝辉 张立辉 徐艳 王海霞 邓略 卫晓阳关键词:超重力 离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