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燕
- 作品数:104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HLA-DPA1基因全外显子PCR-SBT分型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HLA‑DPA1基因全外显子PCR‑SBT分型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两对扩增引物、三条测序引物,对HLA‑DPA1基因4个外显子进行分析,能够对HLA‑DPA1基因分型,避免因为缺乏对全部外显子分析引起...
- 朱伟锋张志悦王若飞汪清铭黄春洪邓燕
- miR-375靶向PI3K/AKT通路在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miR-375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s)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ECs,对hRECs进行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检测。hRECs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miR-375组、高糖+miR-375+LM22B-10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血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血管形成能力,采用RT-qPCR检测hRECs内miR-375和PI3K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RECs内PI3K、p-AKT/AKT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高糖+miR-375组、高糖+miR-375+LM22B-10组培养48 h和72 h时hRECs增殖活力、PI3K和p-AKT/AKT的蛋白表达水平、血管形成能力和PI3K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而miR-375表达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miR-375组培养48 h和72 h时hRECs增殖活力、PI3K mRNA和蛋白以及p-AKT/AKT的蛋白表达水平、血管形成能力均降低,而miR-375表达升高(均为P<0.05);与高糖+miR-375组比较,高糖+miR-375+LM22B-10组培养48 h和72 h时hRECs增殖活力、血管形成能力和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而miR-375、PI3K mR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转染miR-375模拟物和PI3K野生型载体后,hRECs中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别较转染miR-375阴性对照、转染PI3K突变型载体后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miR-375靶向抑制PI3K/AKT通路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ECs增殖和血管生成,进而缓解DR。
- 张悦之殷小龙邓燕熊晓顺
- 关键词:高血糖PI3K/AKT通路
- 5~15岁斜视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诊断5-15岁年龄段的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和混合性弱视。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遮盖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06-2017. 06两年内就诊的5-15岁患儿进行弱视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视力,检影,眼位,眼球运...
- 邓燕殷小龙
- 文献传递
- 不同屈光状态下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屈光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在不同屈光状态下。分析不同药物散瞳检影对患儿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及验光复查的患儿共871例,依据871例患儿第一次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阿托品组)结果将患儿分为三类:近视、远视(高度、中度、低度)及单纯散光患儿。1个月后免费行托吡卡胺眼药水快速散瞳检影(托吡卡胺组)及验光复查1次,记录并比较2次检查的屈光度。结果871例中近视患儿321例、远视患儿527例、单纯散光患儿23例。近视患儿中阿托品组屈光度略低于托吡卡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患儿中的高度和低度远视患儿阿托品组屈光度高于托吡卡胺组(P〈0.05),中度远视患儿2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单纯散光患儿2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岁以下屈光不正患儿可使用阿托品眼膏慢性散瞳检影,6~12岁儿童高度远视、低度远视、低度单纯散光患儿建议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近视、中度远视、中度以上单纯散光患儿可给予托吡卡胺眼药水快速散瞳检影,但复查时需要有经验的验光师依据检影的方式和患儿的眼位来给镜。
- 姜丽莉龚小玲姜晓璐邓燕
- 关键词:阿托品托吡卡胺散瞳检影屈光度
- 构象差异凝胶电泳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
- 一种构象差异凝胶电泳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样本收集;(2)样本基因组DNA提取;(3)选取与疾病发生、药物疗效和毒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
- 朱伟锋邓燕揭克敏万福生易敬林张泉罗达亚余乐涵
- 文献传递
- RetCam3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
- <正>目的:应用RetCam3筛查早产儿眼底,分析筛查结果,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RetCam3筛查的早产儿152例304眼,对其中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43眼进行综合...
- 邓燕殷小龙廖瑜俊于春红杨洋彭小维
- 文献传递
-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视网膜功能发育情况[视杆反应(rod-ERG)、震荡电位(Ops)、单次闪光视椎反应(cone-ERG)各步反应振幅],并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TGF-β1低于对照组,IGF-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rod-ERG、Ops、cone-ERG各步反应振幅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VEGF、IGF-1、TGF-β1水平,促进视网膜血管发育,且安全性较高。
- 殷小龙邓燕廖瑜俊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
- 儿童水平斜视矫正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
- 目的:探讨儿童水平斜视矫正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决定术后首次散瞳验光时机。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南昌大学二附院儿童眼科接受水平斜视矫正术的3-8岁儿童进行随访。分为四组,分别为外直肌...
- 吴劲松殷小龙邓燕彭小维
- 关键词:斜视矫正术屈光状态
- 文献传递
- 婴儿居室的光照强度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居室的光照强度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佩戴于人体部位的生命特征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到的生命特征信息,并根据生命特征信息确定佩戴者的当前年龄信息;根据当前年龄信息以及佩戴者的胎龄在预...
- 邓燕殷小龙于春红熊伟伟刘琛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析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析系统,系统包括:获取模块,配置为基于预设的图像选取规则在至少一个待融合视网膜图像中获取一目标待融合视网膜图像以及一待融合视网膜图像集合;裁切模块,配置为将一目标待融合视网...
- 于春红何刚邓燕吴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