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急诊
  • 2篇创伤
  • 1篇滴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系统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血管
  • 1篇血性
  • 1篇血压
  • 1篇依从

机构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赵锦英
  • 3篇陈小燕
  • 2篇张燕茹
  • 1篇翁淑贞
  • 1篇刘芳
  • 1篇陈小英
  • 1篇赵丽芬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IDET沟通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AIDET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患者200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运用AIDET沟通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有效的应用AIDET沟通模式,与患者沟通良好,可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论: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AIDET沟通模式能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护患关系和谐,有助于优化护理服务质量。
张燕茹赵锦英
关键词:护患沟通优质护理满意度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主要受年龄大小、居住地区、高血压的并发症、药物副作用、降血压药物的种类与次数、医患关系的影响(P<0.05),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着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应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社区高血压的管理、监测,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医患沟通。
陈小英赵锦英陈小燕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被引量:22
2006年
赵锦英陈小燕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老年患者早期病死率梗死范围
急诊观察室创伤患者心理舒适护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急诊观察室创伤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做好心理舒适护理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应用《创伤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对福州市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观察室患者进行调查。根据问卷中五个因子,即焦虑、担忧、抑郁、易激惹及闯入回避,进行分析。结果:创伤患者在创伤后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受伤部位、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医保类型不同等有关,创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创伤对患者的心理有一定影响,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增加治疗与康复的时间,做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赵丽芬赵锦英詹淑春
关键词:急诊创伤心理护理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疼痛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可显著改善急诊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及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玉妹赵锦英
关键词:睡眠质量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寻找出延长留置时间的措施。方法:分析936例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出现41例脱管、68例外渗、33例堵管、23例静脉炎造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原因分析。结果:穿刺部位、穿刺血管的条件、输入药液的性质、患儿及家长的配合程度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为减少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出现的脱管、外渗、堵管、静脉炎的现象,应加强留置针的管理,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陈小燕赵锦英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输液业务模式闭环执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医院护理管理新模式,进行改造、创新,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效率、管理水平。通过该系统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查对匹配方面,用输液条码管理系统嵌入的条码技术,自动化准确的匹配和查对,PDA扫描成功后患者与药品的信息系统自动匹配。临床应用后,只有患者信息、医嘱和药品三方核对结果准确无误匹配成功后,护士才能执行处理医嘱,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杜绝了护理缺陷发生,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翁淑贞邢艳虹赵锦英
关键词:滴注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5~30 min后完全恢复.最长不超过24 h,可反复发作.TIA患者症状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单次发作的患者恢复后常不留后遗症,易被人忽视.如未经正确的治疗而任其自然发展,有1/3患者在数年内发生完全性脑卒中,约1/3的患者经长期反复发作而至脑功能受损,也有约1/3的患者可能自然缓解[1].目前,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75%[2].TIA是脑卒中的危险信号,脑卒中患者50%~70%遗留后遗症[3].TIA发作因治疗时机不同其转归亦不同,TIA患者若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较好,TIA最佳治疗时间为90 min~6 h[4],若未经及时的治疗则经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可导致脑功能严重受损.笔者对90例TI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其就诊时间的因素,寻找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缩短就诊时间,获得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燕茹赵锦英刘芳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就诊时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椎-基底动脉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