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休克
  • 10篇血性
  • 7篇失血
  • 7篇失血性
  • 7篇失血性休克
  • 4篇盐水
  • 4篇高渗盐
  • 4篇出血
  • 4篇出血性
  • 3篇细胞
  • 3篇氯化钠
  • 3篇出血性休克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血压
  • 2篇渗液
  • 2篇内压
  • 2篇羟乙基淀粉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压

机构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江湾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赵超英
  • 6篇华积德
  • 6篇闻兆章
  • 3篇毕建威
  • 3篇王勇
  • 2篇沈炎明
  • 2篇周晓平
  • 2篇马立业
  • 2篇魏国
  • 1篇岳志健
  • 1篇满晓波
  • 1篇王少文
  • 1篇胡小吾
  • 1篇俞卫锋
  • 1篇方国恩
  • 1篇施俊义
  • 1篇钱火红
  • 1篇钱琤
  • 1篇余光宏
  • 1篇孙玉明

传媒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渗盐复合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以下简称高渗盐复合液)对外伤性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制作猫中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伤后3 h行高渗盐复合液、甘露醇和乳酸林格氏液治疗。比较伤前、治疗时、治疗后 30、60、90和120 min的颅内压及血钠变化。动物处死后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高渗盐复合液组和甘露醇组用药后动物颅内压均立即下降,维持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乳酸林格氏液组颅内压无下降。3组动物受伤侧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差别(P>0.05);高渗盐复合液组和甘露醇组的未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差别不大,但均明显低于乳酸林格氏液组(P<0.05);高渗盐复合液组于用药后30、60、90 min时血钠明显升高。结论:高渗盐复合液具有与甘露醇同样的作用,可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和对未损伤侧脑组织脱水,从而为临床救治急性颅脑损伤提供一种有效的复苏液体。
余光宏周晓平赵超英岳志健
关键词:高渗盐复合液甘露醇乳酸林格氏液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
复方高渗盐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复方高渗盐溶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用HSH或乳酸林格氏液(RL)复苏,复苏后1、2、4小时处死动物,使用HE染色、透射电镜及TUNEL法观察其脾脏中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L组复苏后1小时、HSH组各时相点凋亡指数(AI)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HSH组各时相点AI无明显差异(P>0.05)。RL复苏组除复苏后1小时外,AI均明显高于HSH组(P<0.05)。结论HSH能减少失血性休克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过度凋亡,对失血性休克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起保护作用。
王勇赵超英钱琤闻兆章
关键词:高渗盐溶液羟乙基淀粉失血性休克脾脏
7.5%氯化钠快速注入对出血性休克犬血压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为观察 7 5 %的氯化钠 (NaCl)快速静脉注入后出血性休克犬的血压变化 ,取 5条杂种犬 ,失血至平均动脉压 (MAP) 5 3 3~6 7kPa,维持此血压 1h后 ,2min内静脉注入 7 5 %NaCl(4ml/kg)。结果显示 ,2min的注入期可使休克犬的收缩压 (SP)明显高于输液前 (P<0 0 1) ,但舒张压 (DP)则有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最大者甚至较输液前下降了 48 48% ;注射结束后仍有 3条犬的DP未达输液前水平。DP下降的时间为 (96 0± 2 5 1)s。有 4条犬在注射期间发生心律失常 ,另有 1条犬在注射期间发生抽搐达 5 0s。提示 7 5
赵超英闻兆章华积德
关键词:氯化钠出血性休克血压动物实验
高渗盐复合液对冷冻性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高渗盐复合液对大鼠冷冻性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运用大鼠冷冻性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模型,分别以乳酸林格氏液和高渗盐复合液复苏,监测颅内压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不同脑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高渗盐复合液组休克成功复苏并维持4h所需的液体量为乳酸林格氏液组的十分之一,而且颅内压较低。不同脑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也较少。结论高渗盐复合液可有效复苏冷冻性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降低颅内压,减轻神经细胞凋亡。
陈世文周晓平胡小吾赵超英
关键词:颅内压失血性休克凋亡
胃癌细胞中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为探讨胃癌细胞中nm23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作者采用链霉素生物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7例手术切除胃癌细胞中的nm23蛋白表达。结果:nm2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8.7%;在管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余组织学类型(P<0.025);在高分化、中分化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在癌组织浸及肌层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局限于粘膜或浸及粘膜下层及浆膜层者。上述结果表明,nm2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
谭建美方国恩方国恩华积德闻兆章毕建威华积德赵超英
关键词:胃肿瘤基因产物NM23蛋白病理学
高渗液抗失血性休克的进展被引量:18
2000年
赵超英华积德闻兆章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渗液补液
7.5%氯化钠快速注入抗出血性休克犬的效果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观察 7 5 %氯化钠 (NaCl)快速注入抗出血性休克犬的作用。方法 取 5条杂种犬 ,失血至平均动脉压 (MAP) 5 33~6 70kPa,维持此血压 1h后 ,2min内静脉注入 7 5 %NaCl(4ml/kg) ,观察 4h。结果 注入期的血压明显低于休克期 (P <0 0 1)。观察期收缩压 (SP)、舒张压 (DP)、MAP均升高 ,最高可达基础血压水平的百分数分别为 6 4 %± 10 %、6 4 %± 18%及 6 4 %± 14 % ,均明显高于输液前血压 (P <0 0 1)。SP、DP及MAP分别在升高 2 5 0 0± 2 1 2 1、2 8 0 0± 19 5 6及 2 7 0 0± 19 87min后逐步下降。输液结束 3h后死亡 3只。观察期 1h有 1条犬的尿量未达标 ,2h有 4条犬未达标 ,3h有 3条犬的尿量为 0。结论  7 5 %NaCl快速注入抗出血性休克犬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且疗效较差。
望亭松陆一鸣赵超英王勇
关键词:盐水休克出血性尿量
复方高渗盐溶液复苏失血性休克对肺部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02年
为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溶液 (HSH)复苏失血性休克时对肺部炎症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 ,采用SD大鼠失血性休克 +气管内滴入内毒素 (LPS)的二次打击模型。分别用HSH和乳酸林格液 (RL)复苏大鼠 ,复苏后 1、2、4h处死动物 ,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 (PMN)上CD11b的表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计数PMN ;Bradly改良法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以反映肺总的PMN浸润。结果显示 ,HSH组同RL组比较 ,各时间点PMN表达的CD11b显著下降 (P <0 0 1) ,BALF中PMN减少 ,肺水肿程度减轻 ,肺MPO活性水平降低(P <0 0 5 )。提示HSH可抑制LPS诱导的PMN粘附分子CD11b上调表达 ,减少肺内PMN的浸润数 ,减轻过度炎症反应 ,对肺组织具有保护性的抗炎效果。
王勇肖诗铭王少文赵超英闻兆章华积德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免疫调节高渗盐水炎症中性白细胞CD11B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进展被引量:1
1993年
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休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休克的治疗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休克的液体复苏也在不断进步。本文现将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进展作一综述。一、高渗盐水的应用1963年Brooks等在失血性休克的动物实验中,应用高渗盐液组动物全部存活,数月后实验动物无组织学损伤,高渗葡萄糖组动物6只中有4只死亡;等渗盐水组动物全邵死亡。1965年Bergenfz等报道了失血性休克应用高渗盐水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环和减轻组织水肿及损害。
赵超英华积德
关键词:休克失血性
白蛋白、葡聚糖和羟乙基淀粉治疗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5
1996年
输入胶体是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胶体主要有白蛋白、葡聚糖及羟乙基淀粉。扩容作用以葡聚糖最明显,羟乙基淀粉次之,白蛋白较差;三者都会发生过敏反应,葡聚糖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最大,白蛋白次之,羟乙基淀粉发生率最低;对肺肾功能的影响以白蛋白最明显,葡聚糖次之。输入白蛋白还导致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下降,对抗感染及凝血不利,葡聚糖还会影响血型鉴定及凝血功能,而羟乙基淀粉对血液功能的影响较小,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赵超英
关键词:白蛋白葡聚糖羟乙基淀粉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