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优越性、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7年6月至2003年12月共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小切口手术成功97例,延长切口15例。平均手术时间42分钟。本组无一胆管损伤及死亡。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全面检查,熟练操作技巧,才能降低胆管损伤发生率。
- 赵曦万德培梁健涛牛靖志马双余孙晓力
-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切口选择
- 医、护、患三位一体联合查房的临床实施探讨被引量:6
- 2004年
- 自 2 0 0 2年起在部分科室探索并逐渐形成了医、护、患三位一体联合查房模式 ,三方参与医疗的决定和实施 ,共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同时对比分析其实施前后病陪人对诊疗措施的知晓率、对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的满意率、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变化 ,并经统计学处理后三项结果P值均 <0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新的查房模式可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有助于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 ,提高了医疗质量 ,消除医疗纠纷的隐患 ,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 赵曦秦金桥黄潮桐龚远红牛靖志
- 关键词:医生护士联合查房查房模式医患关系
- 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多中心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内多中心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数据,了解十二指肠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外科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16年1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接受根治性切除的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主要包括十二指肠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术前术后治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十二指肠GIST病人279例。男性149例(53.4%),女性130例(46.6%)。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D2段最常见,共129例(46.2%),肿瘤大小为4.0(2.5~6.0)cm。根据改良NIH分级标准,极低危病人46例(16.5%),低危病人90例(32.2%),中、高危病人113例(40.5%),此外有30例(10.8%)病人接受了术前伊马替尼治疗,未进行术后危险度分级。行局限性切除术的病人共232例(8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共47例(16.8%);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0.1%(56/279)。行传统开放手术者144例(51.6%),行腹腔镜手术者135例(48.4%)。行局限性切除术病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与行局限性切除术病人相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肿瘤直径较大(Z=-3.229,P=0.001),且中、高危病人比例较高。279例病人中,253例病人成功获得随访,随访率90.7%。随访时间33.2(1~180)个月。所有病人5年总存活率为85.0%。两组病人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3%vs.84.6%,P=0.548)。结论十二指肠GIST主要位于十二指肠D2段,手术方式以局限性切除术为主,局限性切除术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长期疗效两者相当。
- 冯兴宇胡伟贤张鹏邱海波周永建赖斌陈韬郑国良熊文俊王巍刘秀峰尹源万相斌张子通赵曦李智张波王伟赵岩李国新李红浪黄昌明周志伟陶凯雄李勇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
- 直背综合征(附4例报告)被引量:2
- 2004年
- 赵曦黄炎标黄文平陈早庆万德培
- 关键词:直背综合征病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腹腔镜在腹部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腹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具有剖腹探查指征的13例腹部外伤使用腹腔镜诊断,并根据探查结果决定镜下治疗或中转开腹手术。结果13例腹部外伤于镜下作出正确诊断,8例于镜下作治疗,1例可免治疗性处理;4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全组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应用于腹入部外伤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腹部外伤的病例。
- 陈旭生万德培赵曦周明德
- 关键词:腹部外伤腹腔镜
- 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与阑尾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了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与阑尾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阑尾炎患者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和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CRP水平与阑尾炎发病时间和病理类型均有显著相关(P<0.01),白细胞计数与阑尾炎发病时间和病理类型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hs-CRP水平在评估阑尾炎的病情方面优于白细胞计数。
- 赵曦张子通王斌万德培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阑尾炎
- 腹部穿透伤剖腹探查指征探讨被引量:35
- 2002年
- 牛靖志罗毅殷金顶赵曦余继超郭建忠
- 关键词:手术指征腹部穿透伤剖腹探查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该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需行普外科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腹腔镜手术后,围术期给予常规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莫伟锋陈建良张子通赵曦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儿童腹腔镜疝手术中应用髂耻束和凹陷韧带对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患儿实施腹腔镜下内环结扎术治疗,对研究组患儿实施内环结扎术治疗的同时缝合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较对照组患儿的7.8%低(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儿6个月,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2.8%,高于研究组患儿2.6%(P<0.05)。结论儿童腔镜疝手术中应用髂耻束和凹间韧,可有效改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儿术后远期疾病复发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和应用的儿童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
- 陈建良范真赵曦
- 关键词:髂耻束
-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并发症。方法总结我院平片式无张力疝疝修补术78例。结果本组78例手术均手术顺利,无严重术后并发症,随访无疝复发。结论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优势明显,术中仍应仔细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万德培赵曦张子通梁健涛牛靖志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