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京峰

作品数:33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气象局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气象
  • 4篇暴雨
  • 3篇气候
  • 3篇污染
  • 3篇环流
  • 2篇闪电
  • 2篇能见度
  • 2篇气候特征
  • 2篇气象条件
  • 2篇气象条件分析
  • 2篇气象因素
  • 2篇污染物
  • 2篇物理量
  • 2篇物理量场
  • 2篇连阴雨
  • 2篇空气质量
  • 2篇空气质量指数
  • 2篇环流形势
  • 2篇降水
  • 2篇防雷

机构

  • 32篇济宁市气象局
  • 5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山东省人民政...

作者

  • 32篇赵京峰
  • 9篇李芳
  • 8篇张熙
  • 7篇李永果
  • 7篇刘强
  • 6篇马丽
  • 5篇张泽铭
  • 4篇侯红运
  • 3篇郭卫华
  • 3篇王晓默
  • 3篇邓海利
  • 3篇李莉
  • 2篇李媛
  • 2篇王西磊
  • 2篇李燕
  • 2篇高广强
  • 2篇孟宪栋
  • 1篇夏凡
  • 1篇周黎明
  • 1篇刁秀广

传媒

  • 10篇现代农业科技
  • 4篇山东气象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气象科技
  • 2篇河南科技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通信电源技术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中国新技术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5月9—10日山东大暴雨天气分析被引量:21
2009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急流等方面,初步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5月9—10日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在华北南部稳定少动造成的;大暴雨落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高空急流轴的右后方、低空切变线以南、地面冷锋以北的交汇区;从南海到山东省中北部的水汽通道为这次大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地面冷锋是这次大暴雨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自西向东移动是产生区域性大暴雨的直接原因。
王西磊吕淑芳赵京峰盛春岩
关键词:大暴雨切变线急流物理量场
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气候条件分析
文章全面评价分析了邹城、曲阜的日照时间、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对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布局的具体影响,并就如何将气候特点与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结合起来改善其大气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气候的角度提出了改善中华文化标志城...
王友强刘强赵京峰张泽铭
关键词:大气环境气候条件
文献传递
基于DSP的自动气象站开关电源设计被引量:1
2015年
运用TI公司的TMS320X28x系列的微控器作为核心,设计了一款适用于自动气象站用的开关电源。该开关电源设计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设计,通过软件仿真得出运行结果,结果表明:该开关电源的电流能很好地跟随电压,稳定输出所用时间短,达到预期效果,可以满足自动气象站需求,提高电源的远程维护能力。
邓海利李永果赵京峰
关键词:DSP自动气象站电路
鲁西南地区静稳天气特征及其与大气污染物的关系
2024年
【目的】研究鲁西南地区静稳天气特征及其与主要污染物的关系。【方法】通过构建静稳天气综合指数,利用2014—2018年济宁、菏泽、枣庄三市的大气监测和气象资料,构建了鲁西南地区静稳天气指数(SWI),分析了SWI与空气质量指数(AQI)及PM_(2.5)浓度的关系,能较好地表征鲁西南地区大气对污染物的水平与垂直扩散及运输能力。【结果】济宁SWI与AQI相关系数为0.79,与PM_(2.5)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8;菏泽SWI与AQI相关系数为0.62,与PM_(2.5)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61;枣庄SWI与AQI相关系数为0.77,与PM_(2.5)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8。当SWI增大时,PM_(2.5)浓度与AQI值均增大;当SWI值减小时,PM_(2.5)浓度与AQI值均下降,其具备较好的对应关系。【结论】静稳天气指数的时间提前特征,说明静稳天气指数对下一日的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静稳天气指数在空气质量发生转折时有较好的指示作用;静稳天气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与大气污染程度的变化一致,且在一定范围内对分级空气质量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董宁赵京峰王晓默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十一运会沿海赛地大风预报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选取了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地烟台、威海、日照3站1971—2008年逐日10min平均最大风速,统计分析了比赛期间(9—11月)大风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秋季大风随着年代的变化,大风日数逐渐减少,共同点是9—11月大风日数逐渐增多;不同区域大风发生几率差异较大,位于北部沿海的威海、烟台出现大风的几率明显大于南部沿海的日照,尤其以威海几率最大。利用2001—2008年的天气图资料,对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9—11月造成烟台、威海、日照大风的主要有低槽冷锋、气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以及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两种形势场。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产生大风的各类天气系统天气形势进行了合成分析,并给出各类天气系统产生大风时平均形势场。
张少林史茜阎丽凤赵京峰
关键词:大风气候特征
近30年济宁市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山东省济宁市11个气象观测站点30年(1985-2014年)的雾和霾地面观测资料、风向风速、相对湿度、降水时间等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济宁市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宁市近30年雾日秋、冬季节多,占全年的70%左右,春、夏季节少,霾日呈明显增多的趋势;东南的丘陵地带地势较高,雾日一直较少(例如邹城);西北地区的梁山、汶上处于洼地,地势较低,雾日较多;雾和霾时间与降水时间呈负相关,且雾时间与降水时间呈明显负相关;济宁市95%的霾出现在风速小于3.0 m/s的天气情况下,一半以上出现在风力小于1级的天气情况下;霾日的年代变化和济宁市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能源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例变化基本一致,这是未来关于霾防治应该注意的地方。
李芳赵京峰张熙马丽王晓默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
济宁雾日和霾日时空分布对比分析及变化规律初探
2016年
利用济宁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点10年(2005-2014年)的雾和霾地面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济宁地区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济宁11个市县雾日的逐月变化可分成单峰-单谷型、不规则波动型、U型和双峰-双谷型;11个市县霾日的月变化可以分成3峰-3谷型和3峰-2谷型;6月发生雾天气最少,但霾天气却是多发月份;济宁地区的雾日空间分布呈西北多东南少的特点,即洼地多、丘陵少、平原居中;济宁地区的霾日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特点,且四季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说明霾的发生也和地形有很大关系;济宁地区雾和霾在1~12月均有发生,其中秋冬季雾日最多(占72%)、夏季最少(占13%);霾日在夏季和秋冬季分布比较均匀,春季最少(占19%);近10年济宁地区霾日的变化规律呈波状上升;雾的月际变化呈U形分布。
李芳赵京峰王晓默张熙宋佳
单站式大气电场仪探测距离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电子设备防雷需求的计算,确定大气电场仪应有的探测距离;通过对几种情况下大气电场的分析、计算,结合大气电场仪的探测原理及探测公式,确定大气电场仪的探测距离,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大气电场仪探测距离和电子设备防雷需求的预警距离对比,得出单站式大气电场仪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降低探测距离,提高探测准确度。
邓海利李莉赵京峰李永果
关键词:大气电场仪防雷
济宁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利用2016—2021年济宁市地面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济宁市能见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24 h能见度滞后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一天中,能见度的最低值出现在6时至8时之间,最高值出现在15时至18时之间,能见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6年来济宁市能见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低能见度天气减少;在气象因素中,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相关性最大,且呈负相关,在大气污染物中,CO浓度与能见度相关性最大,且呈负相关,在24 h滞后项中,与24 h、25 h、26 h、27 h和28 h能见度滞后项相关性较大。
狄瑞彤王希凯孟宪栋赵京峰侯红运
关键词:能见度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物
基于双偏振雷达资料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
2023年
基于山东济宁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结合探空和地面实况资料,对2021年6月14日发生在山东单县一带的强降水超级单体双偏振参量特征和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整层湿度较大,CAPE较强,0℃层高度较高,利于强降水产生,0~6 km具有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利于超级单体风暴产生与维持。单县超级单体风暴旺盛阶段强度在60~65 dBZ,强中心高度基本位于0℃层高度之下,质心偏低。K_(DP)柱的高度与宽度明显大于ZDR柱,强盛宽阔的上升气流将一定浓度、小的液态粒子带至较高高度并持续较长时间。风暴低层左侧一直存在K_(DP)大值区,同时也存在3°/km以上的K_(DP)高值区,液态粒子浓度较高,最大分钟降水量维持在3 mm以上。风暴低层右侧有明显的入流缺口,有明显的ZDR弧,表现为偏大的液态粒子。环境0℃层高度以上较厚的厚度内含有丰富的液态粒子和冰相粒子,丰富的冰相粒子下降到0℃层高度之下出现明显融化,在低层强切变的“筛选”作用下,风暴右侧入流与下沉气流结合区以大的液态粒子为主,浓度小,降水强度较弱。风暴左侧低层为高浓度液态粒子,从而产生高强度降水。
李芳刁秀广夏凡刁秀广
关键词:双偏振强降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