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娟
- 作品数:36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痛性强直痉挛发作的视神经脊髓炎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22例伴发痛性强直痉挛(PTS)的视神经脊髓炎(NMO)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伴发痛性强直痉挛的视神经脊髓炎22例,分析临床表现及血清AQP4抗体、磁共振结果,探讨、总结其发病特点。结果 NMO病例中PTS的发生率为32.4%(22/68),18例(81.9%)在复发病程中出现PTS;男:女=3:19;PTS发生于上肢11例(50.0%)、下肢7例(31.8%)、上下肢4例(18.2.%);血清AQP4抗体阳性19例(86.4%)、阴性3例(13.6%);颅脑MRI有脑病灶7例(31.8%),无脑部病灶15例(68.2%);脊髓MRI病灶累及颈髓10例(45.5%)、胸髓8例(36.3%)、颈、胸髓4例(18.2%)。结论 PTS在国人NMO中的发生率高于MS,女性患者、复发性病程的NMO更易发生PTS,PTS易累及上肢或四肢,要重视女性、复发型、存在颈段脊髓病变的NMO病例。
- 贾红娟崔志堂王晓慧杨丽丽王彬许鑫刘杰白玉海闫俊杰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发生院内感染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对连续住院的发生院内感染的脑卒中患者相关资料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院内感染严重威胁脑血管患者的预后,加强对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非常重要。
- 崔志堂曹丽华闫俊杰白玉海张锦王晓慧贾红娟
- 关键词:脑卒中预后
- Willis环开放形式对脑分水岭梗死短期预后影响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Willis环血流代偿与脑分水岭梗死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2—2014年在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检查(CTA),分析Willis环血流代偿情况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在95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25.3%(24/95)前交通开放、24.2%(23/95)后交通开放、33.7%(32/95)前后交通均开放、16.8%(16/95)前后交通均不开放。71.6%(68/95)脑分水岭梗死病例预后良好、28.4%(27/95)预后不良。Willis环开放组与不开放组间预后不同(P<0.05)。结论 Willis环开放不良的脑分水岭梗死短期预后不佳,应多加关注。
- 高秀丽贾红娟崔志堂张修莉李雪娟
- 关键词:WILLIS环脑分水岭梗死短期预后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康复组25例,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果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ESS、Fugl-Meyer、Barthe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肌力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 刘杰金玉萍许鑫佟晓燕杨丽丽贾红娟王晓慧刘锲
- 关键词:早期康复肌力恢复
- 视神经脊髓炎首发高危脱髓鞘事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分析视神经脊髓炎(NMO)首次发作时脊髓、视神经损害的表现,探讨NMO的首发高危脱髓鞘事件.方法 纳入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确诊的51例以脊髓炎或视神经炎为首发事件的NMO病例,收集患者首次脱髓鞘事件的临床表现、脊髓及颅脑MRI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6例(51.0%)NMO病例以脊髓炎为首发事件,其中30.8% (8/26)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69.2% (18/26)为非LETM(包括短节段脊髓炎和非横贯性脊髓炎),非LETM比LETM多见;非LETM为首发事件病例的首次治疗后转归好于LETM为首发事件病例(完全恢复的比例13/18比2/8,P<0.05);与LETM病例相比,非LETM病例脊髓炎复发间隔期短、疾病复发频率高(11.1个月比18.6个月;3次/年比1次/年;P均<0.05).(2)25例(49.0%)NMO病例以视神经炎为首发事件,24.0%(6/25)为单眼视神经炎,76.0%(19/25)为双眼视神经炎,双眼视神经炎较单眼视神经炎多见;双眼视神经炎病例首次发病的视力损害重于单眼视神经炎病例,首次缓解期持续时间短(P<0.05).结论 非LETM及双眼视神经炎是NMO在首次发病时最常见的临床高危脱髓鞘事件.
- 贾红娟叶静赵筱玲贺菲菲李坤成刘亚欧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高危
- 应用SPECT与MRI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缺血改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比较SPECT与MRI检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缺血改变的灵敏度。方法:随机取临床明确的诊断为TIA的患者38例,分别作头部SPE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结果:应用SPECT诊断TIA后脑缺血改变的阳性率为97.4%,应用MRI诊断的阳性率为10.5%,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SPECT在检查TIA后脑缺血改变的方面上优于MRI检查。
- 刘杰金玉萍白玉海闫俊杰吴英张锦耿志伟佟晓燕王晓慧贾红娟杨丽丽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46例视神经脊髓炎首次临床脱髓鞘事件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NMO)临床出现首次脱髓鞘事件时脊髓、视神经、脑损害的表现,探讨NMO首次临床事件的特征。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46例NMO病例,收集患者首次发作时的临床表现、脊髓及颅脑、视神经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1)46例确诊NMO病例分别以视神经炎(ON,16/46,34.8%)、脊髓炎(25/46,54.3%)、ON合并脊髓炎(3/46,6.5%)、脑部损害(2/46,4.4%)为首次临床脱髓鞘事件。(2)NMO首次临床脱髓鞘事件中:双眼ON病例的视神经损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于单眼ON病例(严重视力损害比例为66.7%∶14.3%、EDSS评分为2.0∶1.0,P≤0.05),且双眼ON病例的首次缓解期持续时间短、短期预后差(18.0个月∶40.0个月,完全恢复比例为22.2%∶86.0%,P≤0.05);脊髓炎事件中长节段脊髓损害多于短节段脊髓损害(68.0%∶32.0%),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病例的神经功能缺损重、短期预后差于非LETM病例(EDSS评分为3.0∶1.2,完全恢复百分率为30.0%∶73.0%,P≤0.05),但非LETM病例的脊髓炎后缓解期短(10.1个月∶16.3个月,P≤0.05)、病例复发比例有增大趋势(60.0%∶30.0%)。结论视神经炎及脊髓炎是NMO病例最常见的临床首发脱髓鞘事件,也有个别病例以脑部损害为首发事件。首发事件中双侧ON及LETM病例的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短期预后不佳,要警惕非LETM病例发展为NMO的可能性。
- 贾红娟许鑫王彬王晓慧杨丽丽刘锲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 青年卒中后抑郁/焦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青年卒中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9例青年卒中患者,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筛选出抑郁/焦虑病例作为病例组,其他病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青年卒中后抑郁/焦虑产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9例青年卒中病人中,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分别约26.0%和3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值5.002,95%CI为4.015-6.023)、幕下病变(OR值0.466,95%CI为0.145~1.505)、伴随基础疾病(OR值0.093,95%CI为0.008-1.129)是青年卒中后抑郁/焦虑出现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青年卒中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重视幕下病变和严重残疾,有助于预防及早期识别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产生。
- 王晓慧贾红娟崔志堂闫俊杰白玉海高秀丽唐艳娟宋学花
- 关键词:青年卒中抑郁焦虑LOGISTIC回归
- 不同刺激频率BAE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频率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HIE患儿采用11.1次/s和50次/s两种刺激频率进行BAEP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低刺激频率(11.1次/s)BAEP异常率65.1%,高刺激频率(50次/s)异常率81.4%,两种刺激频率II、II、V波均有异常,但以V波异常为主。高刺激频率BAEP各参数平均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AEP能客观、直接地反映周围听系和脑干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提高刺激频率有助于发现更多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对于提高HIE脑干损害的诊断率具有一定作用。
- 陈岩仉慧颖曹丽华王晓慧贾红娟吴英李晶
- 脑出血后血浆凝血酶及MMP-9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凝血酶、MMP-9在脑出血急性期经时动态变化及二者相关性,为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奠定临床的理论基础。方法分别于发病后不同时间点抽取45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及MMP-9水平。同时检测15例正常受试者的血浆凝血酶及MMP-9的水平,分析二者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一般正常人体内会有少量凝血酶及MMP-9的表达,经EL1SA法测定,脑出血患者凝血酶与MMP-9血浆含量动态变化的相关性检验,二者的峰值(第5d)呈正相关(<0.01),两者经时动态变化的全过程仍然具有高度相关性(<0.01)。结论①正常人血浆存在凝血酶与MMP-9少量表达。②脑出血患者从发病24h内血浆凝血酶水平即迅速升高,至第5d后达高峰,第15d下降显著与24h相比变化不大,已下降至发病早期水平,但仍高于正常。③脑出血患者于发病24h内血浆MMP-9水平增高,至第5d左右达高峰,第10d时MMP-9显著低于高峰期水平,但仍高于24h水平,第15d下降更加显著,较24h明显下降,仅轻度高于正常人血浆MMP-9水平。④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凝血酶含量越高,MMP-9水平越高。凝血酶水平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性。后期凝血酶下降速度慢于MMP-9的下降速度。
- 吴英许鑫崔志堂贾红娟王彬
- 关键词:脑出血凝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