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鑫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新生儿
  • 5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肺炎
  • 3篇小儿
  • 3篇儿童
  • 2篇动脉
  • 2篇新生儿肺动脉...
  • 2篇血清
  • 2篇治疗儿童
  • 2篇治疗小儿
  • 2篇西地那非
  • 2篇西地那非治疗
  • 2篇奶嘴
  • 2篇急性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高压
  • 1篇大叶性
  • 1篇大叶性肺炎
  • 1篇毒性

机构

  • 17篇郑州市妇幼保...

作者

  • 17篇谭鑫
  • 3篇于凤琴
  • 3篇王广州
  • 2篇史晓娟
  • 2篇金二丽
  • 2篇王品品
  • 2篇王运玉
  • 1篇曹祎明
  • 1篇杨黎明
  • 1篇张富青
  • 1篇袁路
  • 1篇袁玉肖
  • 1篇张华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防脱落新生儿吸氧面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落新生儿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的一侧固定设有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第一系带、第二系带和贴合边,所述第一系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贴合边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系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贴合边...
谭鑫金二丽王运玉于凤琴王广州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小儿重症喘息性肺炎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小儿重症喘息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重症喘息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联合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康复进程(体温正常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气道阻力[近端气道黏性阻力(R20)、气道总阻抗(Z5)、气道总黏性阻力(R5)]水平、炎性因子[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对照组为79.49%(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体温正常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R20、Z5、R5、ECP、hs-CRP、NLRP3、SIL-2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硫酸镁能减轻重症喘息性肺炎患儿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阻力,加速患儿康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谭鑫
关键词:喘息性肺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硫酸镁气道阻力炎性反应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9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7.5 mg加氯化钠注射液2 ml,2次/d,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绀消失时间[(1.19±0.32)d]、停氧时间[(2.27±0.68)d]、啰音消失时间[(5.26±1.32)d]和住院时间[(7.12±1.48)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效果.
谭鑫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沐舒坦雾化吸入疗效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对150例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呼吸困难及发绀明显减轻,外周循环改善,血气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满意。
谭鑫
关键词:机械通气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感染药物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单用抗感染药物,2组其他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相同。观察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10天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症状缓解,肺部听诊明显好转及平均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改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症状及减轻肺部体征有明显的疗效,并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袁玉肖谭鑫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
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防呛奶装置,包括第一瓶体,第一瓶体的顶端固定设有瓶口环,瓶口环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槽,瓶口环的顶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设有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设有奶嘴,第一...
谭鑫于凤琴金二丽王运玉王广州
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脑组织缺氧及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脑部病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新生儿科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1]。传统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并给予促进神经恢复以及神经营养的药物,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2]。近年来,随着亚低温疗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可以有效改善脑组织代谢,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3])。本研究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报告如下。
谭鑫
关键词:亚低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肺出血与胎盘早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与胎盘早剥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胎盘早剥母亲所生的新生儿30例,对照组为30非胎盘早剥母亲所生新生儿,观察两组患儿肺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胎盘早剥是肺出血的高危因素。
谭鑫于凤琴
关键词:肺出血胎盘早剥
自由基清除剂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小儿肺炎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148例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普通组和自由基组,每组74例。普通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措施,如吸氧、镇咳、抗生素、化痰、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等,在此基础上自由基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后1、3 d血清中肝蛋白、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对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自由基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4.59%(70/74)显著高于普通组的85.14%(63/74)(P<0.05);自由基组发热、咳嗽等肺炎症状复原时间为(5.62±2.04)d,普通组为(7.07±3.21)d,自由基组显著少于普通组(P<0.05);自由基组胃肠道反应、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普通组(P<0.05);自由基组治疗后1、3 d血清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自由基组治疗后1、3 d血清中肝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小儿肺炎能安全快速有效地缓解病情,显著降低患儿血清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提高肝蛋白表达能力,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且见效快、不良反应少,能减少发生胃肠道反应、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概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谭鑫
关键词:肺炎儿童自由基清除剂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9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10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儿35例,分别给予3组患儿0.5mg/kg、1.0mg/kg以及1.5mg/kg的西地那非,对比3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肺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57.1%(20/35),B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3%(26/35),C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1.4%(32/3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多,有效率渐渐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和C3组平均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随着剂量的提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3组都没有发生心率失常、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低血压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选取西地那非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良患儿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效果和剂量表现出依从关系,并且剂量的增加未提升不良反应几率,可靠安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谭鑫
关键词:西地那非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