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颖

作品数:31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人才项目苏州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淋巴
  • 11篇淋巴瘤
  • 6篇金淋巴瘤
  • 6篇霍奇金
  • 6篇霍奇金淋巴瘤
  • 6篇非霍奇金
  • 6篇非霍奇金淋巴...
  • 5篇血液
  • 5篇综合征
  • 5篇急性
  • 5篇恶性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血管
  • 4篇血液病
  • 4篇粒细胞
  • 3篇血管渗漏
  • 3篇血性
  • 3篇血症

机构

  • 22篇福建省立医院
  • 10篇苏州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心血管...

作者

  • 31篇谢颖
  • 16篇廖丽昇
  • 16篇陈碧云
  • 13篇曲双
  • 11篇陈为民
  • 10篇郑志海
  • 10篇吴德沛
  • 9篇韩悦
  • 8篇孙爱宁
  • 5篇林芸
  • 4篇仇惠英
  • 4篇阮长耿
  • 3篇戴兰
  • 3篇王兆钺
  • 3篇沈文红
  • 2篇廖丽升
  • 2篇岑建农
  • 2篇傅琤琤
  • 1篇姚利
  • 1篇张瑞春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第11次中国...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激酶C与钙离子在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与钙离子(Ca^2+)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志物糖蛋白(GP)Ⅰb表达的影响,探讨G蛋白q(Gq)信号途径在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凝血酶受体活化肽PAR1-AP(SFLLRN)与PAR4-AP(AYPGKF)模拟各自的固定配基活化血小板。观测PKC选择性抑制剂Ro-31-2220与胞内Ca^2+螯合剂(BAPTA/AM)作用过程中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膜表面GPⅠb的改变。结果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肽均能诱导血小板活化,产生完全的聚集波,血小板膜GPⅠb则呈现进行性减少后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变化。BAPTA与Ro-31-2220预处理后蛋白激酶活化受体(PAR)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被抑制,但形态变化依然存在。Ro-31-2220明显抑制PAR1-AP引起的GPⅠbα内陷[1min时为(87.0±0.04)%,2min时为(73.00±0.08)%,P〈0.05];PAR4-AP可以延长GPⅠbα在胞内的逗留,减缓其返回血小板表面的进程[10min时为(44.00±0.01)%,30min时为(46.00±0.05)%,P〈0.05]。BAPTA则能明显抑制两类PAR肽引起的GPⅠbα内陷[1min时分别为(94.00±0.08)%和(95.00±0)%,2min时分别为(92.00±0.02)%和(94.00±0.01)%,5min时分别为(91.00±0.02)%和(91.00±0.02)%,10min时分别为(90.00±0.04)%和(87.00±0.03)%,各时间点之间比较P值均〈0.05]。结论PKC与Ca^2+在凝血酶受体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Ca^2+与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密切相关,对两类受体作用相似。PKC在PAR1途径促使GPIb内陷,在PAR4途径则加速GPⅠb重返膜表面。
韩悦王兆钺谢颖张威戴兰沈文红吴德沛阮长耿
关键词:血小板蛋白激酶C
以高钙血症为突出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附7例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并发高钙血症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NHL并发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中男3例,女4例;初诊5例,复发进展2例;伴骨髓侵犯6例,其中4例已达白血病期;血钙浓度3.50-5.02mmol/L,乳酸脱氢酶266-9 261mmol/L,血β2微球蛋白3.86-7.71mg/L,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70%-95%,甲状旁腺激素降低5例,多发骨破坏1例,骨质疏松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降钙治疗,1例顽固性高钙血症在加用糖皮质激素后血钙降至正常,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5例初诊患者给以原发病的治疗,未再出现高钙血症,其中1例患者共完成8个疗程化疗,但出现病情进展,生存期仅9个月。结论:NHL并发高钙血症常见于中高度NHL,临床分期常较晚期,常伴有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肿瘤细胞高负荷及高增殖活性,生存期短,预后不良。
廖丽昇郑志海谢颖陈碧云陈为民
关键词:高钙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机制预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并文献复习
2015年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在临床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AHA)、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损害五联征为主要表现,是临床少见的急重症之一,病理基础为全身弥漫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因其症状、体征多变,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且发展迅速,病死率高。随着对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新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使用,目前治疗效果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将本院1例TTP患者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郑志海谢颖廖丽昇陈碧云
关键词:微血管病THROMBOTICHEMOLYTICANEMIA血栓性神经精神症状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4例
2006年
目的提高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枢神经系统侵犯(CNSL)的认识。方法报告4例NHL的病理类型、治疗经过及影像报告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病理类型均为中高度恶性,均出现脑实质侵犯,1例尚合并脑膜侵犯,2例出现于病情完全缓解后。结论对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高危因素的NHL,在有效控制全身淋巴瘤的基础上,有必要早期进行脑脊液、影像学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CNSL患者,同时给予预防性化疗或放疗。
廖丽昇谢颖陈为民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CLL/SLL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氟达拉滨治疗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例接受氟达拉滨化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后出现TA-GVHD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化疗前后间断多次输血,均出现发热、广泛性充血性斑疹,不可逆性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不明显,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自动出院,1例因严重口腔黏膜炎自动出院。结论接受氟达拉滨化疗的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受抑时间长,存在免疫缺陷,输入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制品后极易发生TA-GVHD。TA-GVHD可累及多个脏器,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或全血细胞减少并发严重出血和感染而死亡。通过辐照血制品灭活或除去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可以预防TA-GVHD的发生。
廖丽昇陈为民谢颖曲双
关键词:氟达拉滨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缺陷
F79.替莫唑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陈碧云谢颖林芸料丽升曲双
文献传递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82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TLS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182例患者中,28例患者并发TLS,发生率15.4%。并发TSL患者均出现血尿酸升高,血乳酸脱氢酶升高25例(89.3%),高磷血症21例(75.0%),低钙血症16例(57.1%),尿素氮和肌酐升高9例(32.1%),高钾血症7例(25.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肿块直径、肌酐、尿酸、血清乳酸脱氢酶与并发TLS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50×10^(9)/L(β=1.260,OR=3.500,P=0.012,95%CI:1.862~7.144)、肿块直径≥5 cm(β=0.094,OR=1.986,P=0.028,95%CI:1.357~6.553)、肌酐≥123μmol/L(β=1.370,OR=3.742,P=0.011,95%CI:1.195~5.832)、尿酸≥476μmol/L(β=0.071,OR=1.934,P=0.036,95%CI:1.580~4.748)、乳酸脱氢酶≥245 U/L(β=2.890,OR=6.843,P=0.009,95%CI:1.468~8.748)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LS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常见严重并发症,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警惕其危险因素,及时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郑志海陈碧云廖丽昇曲双谢颖
关键词:肿瘤溶解综合征血液恶性肿瘤发病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7年
出血性膀胱炎(hemorrhagic cystitis,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已报道的发病率从5%~40%不等,平均在20%左右。发生时间一般为移植后16~95天,67%发生在移植后第1月。临床表现轻重不同,后期会出现尿路梗阻,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多因素损伤膀胱移行上皮和血管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目前在HC的病原学检测以及治疗方面已有较大进展。
吴德沛谢颖
关键词:出血性膀胱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膀胱移行上皮病原学检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2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诱导治疗中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情况,探讨其诱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2例白细胞异常增高患者经MICM 分型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予维甲酸10mg 每日3次和亚砷酸10 mg 每日1次诱导治疗。诱导治疗中出现顽固的全身水肿、胸、腹水、呼吸困难。
谢颖韩悦孙爱宁仇惠英傅铮铮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维甲酸亚砷酸白细胞异常全身水肿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5年在我院收治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共23例,在第一个疗程化疗前1周、第四疗程化疗结束第三周,使用FACSCalibur^(TM)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各淋巴细胞比例。结果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4个疗程后CD19^+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由治疗前11.95±9.02%降至治疗后1.08±0.28%,(P<0.01),T细胞淋巴比例明显上升,其中以CD3、CD8最为显著,CD3^+淋巴细胞由治疗前66.83±13.20%升至治疗后79.82±11.27%,(P<0.01),CD8^+淋巴细胞由治疗前28.65±9.27%升至治疗后42.39±13.54%,(P<0.01)。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有效抑制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瘤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控制B细胞性淋巴瘤的发展,改善预后。
谢颖廖丽昇陈碧云魏天南蔡鹏威陈为民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