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玉丰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丘脑中央下核
  • 2篇中缝隐核
  • 1篇蛋白
  • 1篇电活动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压
  • 1篇英文
  • 1篇镇痛
  • 1篇中缝核
  • 1篇伤害性
  • 1篇伤害性感受
  • 1篇神经结构
  • 1篇受体
  • 1篇痛觉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菏泽医学专科...

作者

  • 7篇谢玉丰
  • 4篇唐敬师
  • 2篇贾红
  • 2篇刘京璋
  • 2篇刘传勇
  • 2篇杨智杰
  • 1篇孔晓霞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核苷酸和P2Y受体与伤害性感受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P2Y受体是代谢性G 蛋白偶联受体 ,在哺乳动物已发现 8种P2Y受体 ,它们多表达在外周神经末梢、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等部位。其配体为ATP、ADP、UTP和UDP等。P2Y受体可从外周和脊髓等水平对伤害性感受进行调制。P2Y受体调制伤害性感受的机制可能和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 ,也可能和VR1有关。
谢玉丰唐敬师
关键词:核苷酸ATPUTP伤害性感受
Non-NMDA受体介导丘脑中央下核谷氨酸钠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
<正> 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谷氨酸钠微量注射到大鼠丘脑中央下核可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感受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Sm-腹外侧眶皮层(VLO)-导水管周围灰质(PAG)”通路,进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抑制...
谢玉丰唐敬师贾红
文献传递
中缝隐核对兔奥迪氏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实验用电生理学和微量注射法观察了兔中缝隐核(NRO)对奥迪氏括约肌肌电活动的影响。动物禁食但自由饮水,18~24h后用乌拉坦(1.0g/kg)静脉麻醉,用双极康铜丝电极引导奥迪氏括约肌肌电。发现NRO内微量注射谷氨酸(340mmol/L,0.1μl)s可使奥迪氏括约肌肌电活动加强,与在NRO内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或者将谷氨酸(340mmol/L,0.1μl)注射到 NRO以外的地方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NRO内微巨注射 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阻断剂氯胺酮(180mmol/L,0.1μl),可消除谷氨酸的效应,而将微量非 NMDA受体阻断剂 CNQX(2mmol/L,0.1μl)注入NRO,可使奥迪氏括约肌肌电加强,且不能阻断谷氨酸的作用;将微量GABA(1mol/L,0.1μl)注射到NRO内,可明显抑制奥迪氏括约肌肌电的发生。外周应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0.2mg/kg)或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切断,可阻断微量谷氨酸注射到 NRO内所引起的效应;静脉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1.5 mg/kg)、心得安(1.5mg/kg)或自T3-4处切断脊髓。
谢玉丰刘京璋刘传勇
关键词:中缝隐核NMDA受体肌电活动
兔中缝隐核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及其外周途径
2002年
目的 探讨中缝隐核对家兔血压的调节作用及其外周途径。方法 采用中缝隐核内微量注射以及外周受体阻断的方法观察家兔血压的变化。结果 实验发现将微量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钠注射到中缝隐核内可以使基础血压升高 ,而将微量γ 氨基丁酸注射到中缝隐核内却可以降低基础血压。外周应用酚妥拉明或者在脊髓T3~T4节段切断可以阻断微量谷氨酸钠注射到中缝隐核内所引起的升压效应。而外周应用心得安、阿托品或者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切断却不能阻断微量谷氨酸钠注射到中缝隐核内所引起的升压效应。结论 中缝隐核在生理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紧张性活动 ,该活动可能在维持血压的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作用的外周途径是通过交感神经及 α
谢玉丰刘传勇刘京璋
关键词:中缝隐核迷走神经血压Α-受体交感神经动物实验
中缝核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2年
孔晓霞谢玉丰
关键词:中缝核心血管系统镇痛神经结构
丘脑中央下核内给予吗啡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丘脑中央下核 (Sm)内微量注射吗啡对大鼠福尔马林试验诱发的腰段脊髓背角c fos蛋白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 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脊髓背角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Sm内微量注射吗啡 (5 μg ,0 .5 μL)可以明显抑制大鼠后肢跖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脊髓背角的c fos蛋白表达 ,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2 6 .5 8± 1.79)个 ,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 [(6 2 .0 9± 14 .5 9)个 ],明显减少 (P <0 .0 0 1) ,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可被Sm内微量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1.0 μg ,0 .5 μL)所翻转 ,其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5 5 .5 0± 9.81)个 ,与单独注射吗啡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但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杨智杰谢玉丰唐敬师贾红
关键词:丘脑中央下核C-FOS蛋白吗啡福尔马林脊髓背角
丘脑中央下核参与痛觉调制的神经递质与受体机制
<正> 在已经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一个由“脊髓-丘脑中央下核(Sm)-腹外侧眶皮层(VLO)-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通路的基础上,研究了该通路中几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作用。
唐敬师杨智杰谢玉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