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腾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成矿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云母
  • 3篇矿床
  • 3篇黑云母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矿
  • 2篇多金属矿床
  • 2篇岩浆
  • 2篇岩浆岩
  • 2篇氧逸度
  • 2篇逸度
  • 2篇金属矿
  • 2篇金属矿床
  • 2篇矿集区
  • 2篇花岗岩
  • 2篇成矿意义
  • 2篇成矿作用
  • 2篇成岩成矿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核工业243...
  • 1篇四川省地质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许腾
  • 5篇曹华文
  • 5篇张寿庭
  • 3篇唐灿辉
  • 2篇唐利
  • 2篇张鹏
  • 2篇张云辉
  • 2篇杨冰
  • 1篇韩术合
  • 1篇陈慧军
  • 1篇邓铭哲
  • 1篇刘红涛
  • 1篇褚少雄
  • 1篇高玉友
  • 1篇王国瑞
  • 1篇刘建明
  • 1篇艾钰洁
  • 1篇高帅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VLF-EM和EH4在浅覆盖区萤石矿床勘查中的应用——以林西水头萤石矿区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为探究甚低频电磁法(VLF-EM)和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EH4)的组合运用对浅覆盖区萤石矿床的勘查效果,以内蒙古林西县水头萤石矿床为例,开展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的定位预测工作。在野外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对VLF-EM和EH4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解译,并结合地质事实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VLF-EM可以快速判定浅部(一般<60 m)低阻带展布特征和定位构造格局,EH4能够探明构造低阻带在深部空间(可达1 000 m左右)的延伸变化信息;两者的有效组合,一浅一深,可以做到相互检验和优势互补,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能够有效地预测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
夏炳卫曹华文裴秋明杨冰武宗林许腾韩术合
关键词:VLF-EMEH4萤石矿床浅覆盖区
豫西栾川县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9
2015年
豫西栾川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套Mo-W(Fe)-Pb-Zn-Ag多金属成矿系列。其中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泥湖矿田岩体的外接触带。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CP-MS对该矿床中闪锌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组成以富集Cd、In、Cu,亏损Ga、Tl为主要特征;Cd、In、Ga等分散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Co、Ni主要富集在黄铁矿中。闪锌矿/黄铁矿中的∑REE含量均明显低于近矿围岩,早阶段闪锌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配分曲线右倾;晚阶段闪锌矿LREE含量降低,配分曲线趋向平缓,并与晚阶段黄铁矿呈现互补性异常。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如Ga、Ge、Cd、In、Tl等能指示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总体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岩浆热液型矿床一致,与栾川中鱼库矿床成因相近,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通过与邻区矿床对比分析,显示从成矿系列的过渡带到外围,成矿温度等特征呈规律性变化。
裴秋明张寿庭曹华文唐利许腾李军军张旭晃郭娜娜
关键词: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成矿系列
栾川矿集区黄背岭-中鱼库花岗岩中黑云母成分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被引量:10
2015年
黄背岭-中鱼库钼多金属矿矿区是栾川矿集区目前的重点找矿区域。通过对黄背岭含矿斑状花岗岩与中鱼库隐伏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岩相学观察与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分析,探讨了本区的岩石成因及成矿潜力。结果表明黄背岭和中鱼库花岗岩中的黑云母都属于镁质黑云母。黄背岭花岗岩中的黑云母Ti=0.15apfu^0.20apfu,具有退变质与固相线下交代成因的特征,中鱼库花岗岩中的黑云母Ti=0.27apfu^0.35apfu,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从岩体浅部到深部,黄背岭岩体结晶压力为93 MPa^14 MPa,结晶深度为3.4km^0.5km。中鱼库岩体结晶压力为145 MPa^58 MPa,结晶深度为5.3km^2.1km。两岩体浅部结晶压力大,深部结晶压力小,表明两者均为快速侵入。两岩体均属壳幔混源的I型花岗岩,是深源中浅成花岗岩。两岩体形成时的温度分别为939.4℃~1 006℃,833℃~966℃,氧逸度分别为10-11.8 MPa^10-10 MPa,10-13.08 MPa^10-10.4 MPa。两者形成时的温度与氧逸度均较高,与其共存的流体都富氟,有利于钼钨多金属矿成矿。综上并结合透岩浆成矿作用的观点,认为本区成矿潜力大。
武宗林张寿庭许腾曹华文裴秋明邓铭哲唐灿辉张鹏
关键词:花岗岩黑云母成岩成矿
豫西栾川县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豫西栾川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褶皱系东段的衔接部位,该区域内已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铅锌银矿床。骆驼山矿区位于栾川地区南泥湖矿床外围北侧,区内硫铁矿、铅锌矿为主要矿产,是一个与官道口...
许腾
关键词:矽卡岩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
文献传递
内蒙古敖汉旗七家金矿闪长玢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内蒙古敖汉旗七家金矿构造位置上处于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结合部位,靠近兴蒙造山带一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区内岩脉以闪长玢岩为主,且与石英脉型矿体空间关系密切。根据岩脉与矿体的穿插关系,将其分为成矿前闪长玢岩和成矿后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表明,成矿前闪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66.3±3.4Ma,成矿后闪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8.6±4.5Ma,与区域上两期构造一岩浆活动时间(分别为160Ma左右和128Ma左右)近似吻合。主量元素特征显示:二者均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二者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U、Pb),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反映出岩浆来源具壳源特征。主微量元素特征均显示出二者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另外,成矿后闪长玢岩有较高的Nb/Ta(18.66—20.27)和Zr/Hf(37.16~39.23)比值,暗示其岩浆来源具明显的幔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前闪长玢岩可能起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成矿后闪长玢岩可能起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熔融岩浆,并在其演化侵位过程中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闪长玢岩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及区域构造演化,反映出七家金矿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密切相关,矿床在地壳由挤压增厚向伸展减薄的转换过程中形成。
王一珅刘建明刘红涛褚少雄高帅陈永安许腾武宗林高玉友
关键词:闪长玢岩岩石成因成矿动力学背景
河南栾川南泥湖和上房沟花岗岩体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河南栾川南泥湖和上房沟花岗岩体与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用电子探针测试方法,分析了南泥湖岩体和上房沟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结果表明,2个岩体中黑云母均具有高硅、富镁、低铝和贫铁的特征,属镁质黑云母。2个岩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730~830℃和750~860℃,氧逸度(logfO2)分别为-8.5^-7.0和-8.0^-6.5,结晶压力和深度分别为72~120MPa、54~127MPa和2.62~4.37km、1.97~4.63km,有利于南泥湖-三道庄和上房沟超大型钼矿床的形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2个岩体均属壳幔混源的Ⅰ型花岗岩,属深源中浅成花岗岩。
唐灿辉张寿庭张云辉曹华文唐利陈慧军许腾武宗林
关键词:黑云母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
周口店黄院东山梁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周口店黄院东山梁一带青白口系和下古生界构造变形进行的详细解剖分析一直未见有文献报道。通过对东山梁构造变形现象进行反复多次的详细观察,发现东山梁中段寒武系张夏组鲕粒灰岩层位重复出现,但鲕粒未发生变形,经追索表明该层位存在逆冲断层重复和破坏;同时,东山梁南段采石场掌子面可见青白口系景儿峪组薄层大理岩和寒武系府君山组灰岩构成的小型斜歪倾伏褶皱,上覆寒武系馒毛组中发育由NNE向SSW推覆的逆冲褶断,使部分层位缺失,褶断带内岩石存在韧性变形等构造现象。这一观测成果修正了前人研究认为东山梁一带只存在大量折叠层、而断层发育欠佳的认识,也为北京西山地区区域地质演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佐证。
许腾艾钰洁王国瑞
关键词:逆冲断层
河南栾川矿集区两类燕山期岩浆岩温度、氧逸度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矿集区南泥湖、上房沟岩体与老君山岩体黑云母主量元素特征,反应岩体成岩成矿温度、氧逸度差异,其中南泥湖、上房沟岩体代表成矿小岩株,老君山岩体代表不成矿岩基。通过温度、氧逸度对比研究发现,作为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
许腾张寿庭杨冰
关键词:岩浆岩氧逸度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河南栾川矿集区燕山期两类岩体黑云母特征对比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河南栾川矿集区燕山期成矿小岩株与不成矿岩基在岩石学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含矿的早白垩世早期南泥湖、上房沟岩株和不含矿的早白垩世晚期老君山岩基为例,通过研究其黑云母特征,综合探讨岩体成岩环境和成矿条件。研究表明,南泥湖和上房沟岩体结晶压力为38~115MPa,结晶深度为1.4~4.4km;3个岩体物源较深且相近,成岩背景与区域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南泥湖、上房沟岩体属于I型花岗岩,老君山岩体属于具有I型特征的S型花岗岩;南泥湖、上房沟岩体结晶温度为950~1 016℃,氧逸度为10-11.3~10-10 Pa,有利于成矿;老君山岩体结晶温度为870~940℃,氧逸度为10-12.4~10-11.5 Pa,不利于成矿。
许腾张寿庭杨冰曹华文张云辉裴秋明张鹏唐灿辉武宗林
关键词:岩浆岩黑云母成岩环境氧逸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