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翔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法律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评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信仰
  • 1篇信仰自由
  • 1篇修养
  • 1篇儒家
  • 1篇儒家伦理
  • 1篇儒家伦理文化
  • 1篇社会关系
  • 1篇时滞
  • 1篇思想道德
  • 1篇思想道德修养
  • 1篇思想道德修养...
  • 1篇欠发达
  • 1篇欠发达地区
  • 1篇缺憾
  • 1篇资本
  • 1篇资本扩张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许翔
  • 3篇刘正峰

传媒

  • 2篇理论界
  • 1篇科学.经济....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构突破与缺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再版修改建议被引量:3
2008年
以社会关系区分与统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2006年高教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构上的重大突破,为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统一的实现提供了有效平台,有利于以道德调整克服法律调整的缺陷,实现道德调整与法律调整的统一。遗憾的是2006年高教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身对此等突破的贯彻并不彻底,未能将以社会关系区分与统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理念贯穿教材始终,因此,作者建议教材再版时能作适当调整,以使该教材更加完美。
刘正峰许翔
关键词:社会关系道德评价法律评价
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资本扩张问题研究——基于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视野
2008年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社会经济权利义务关系,道德、习惯与法律等是其社会规范的外壳形式,生产方式实质是取得社会规范外壳的生产关系与水平相对不变的生产力的统一。诸多社会规范中,法律的力量最为强大,但生产关系欲取得法律规范的外壳存在一个可长可短的时滞,与单一的制定法机制相比,最先接触到先进生产关系的判例法机制有效缩短了生产关系法律外壳取得的时滞,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判例法机制的引入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考虑到生产关系的动态性,文章认为在设计判例法机制时必须建立先例更新制度,以便及时淘汰过时先例,及时确认最新制度创新。
刘正峰许翔
关键词:法律关系时滞
儒家伦理文化的结构分析与其调整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基于对儒家伦理文化逻辑结构的分析,文章认为儒家伦理文化具有与法律规范同样的逻辑结构,都是以行为后果保障行为标准的实现,因而其调整机理相同。儒家先哲以社会秩序的要求为儒家伦理规范的行为标准,将伦理评价与人的精神性高级需要相统一,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解决这一冲突,将群众身边言行符合儒家伦理要求的人树立为理想人格供社会公众学习,从而使该伦理要求成为一种大众共享文化。其缺陷是儒家伦理规范的实施在流动、匿名、价值多元与宗教信仰自由的现代社会缺乏可靠性,无法为社会提供可靠的预期,法律规范的调整正好克服了这一缺陷。
刘正峰许翔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宗教信仰自由伦理规范伦理评价精神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