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毅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衡水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7篇英语
  • 6篇教学
  • 5篇课程
  • 3篇高职
  • 2篇大学英语
  • 2篇学法
  • 2篇商务
  • 2篇商务英语
  • 2篇少儿
  • 2篇少儿英语
  • 2篇基于工作过程
  • 2篇教学法
  • 2篇教学设计
  • 1篇大学英语精读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堂
  • 1篇大学英语课堂...
  • 1篇笛福
  • 1篇典型工作任务
  • 1篇学案

机构

  • 10篇湖南工程职业...
  • 2篇河北衡水中学

作者

  • 12篇解毅
  • 1篇刘玉方
  • 1篇蔡宁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2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湖南工业职业...
  • 1篇攀枝花学院学...
  • 1篇兵团教育学院...
  • 1篇学周刊(上旬...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理教学中规范作图能力的培养
2021年
物理问题分析的关键在于通过图形建立物理情景。针对物理作图具有形象思维特征和抽象思维特点、物理学科特点以及核心素养对物理作图能力提出的一定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重视物理图像的构建过程和规范作图的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规范作图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搭建,帮助学生分析物理问题,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与质量。
解毅
关键词:空间感
鲁滨孙的旅行冒险与追寻——解读《鲁滨孙历险记》中的旅行活动
2015年
笛福塑造的鲁滨孙通过航行冒险积累丰厚的财富,改造荒岛、征服自然,实现人生价值,确证自我。同时呈现了旅行者和被旅行者的文化差异、文化传递现象,再现文化交流与认证,通过对《鲁滨孙历险记》中"他者"形象的分析,呈现文化传递中的种种误读。
解毅
关键词:鲁滨孙旅行文化解读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篇意识的培养——以《葛底斯堡演说》语篇分析教学为例
2016年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侧重于词汇语法知识的教学定式,重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为例,借鉴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进行语篇分析作为教学案例,诠释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重要性。
解毅
关键词:语篇意识语篇分析
国内近二十年笛福和《鲁滨逊漂流记》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4年
笛福和他的《鲁滨逊漂流记》经历了几百年的译介传播与阅读,也经历几百年的学术研究批评,国内近二十年的研究情况表明这部文学经典常读常新,艺术魅力恒长久远。
解毅
关键词: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英语翻译》课程改革
2017年
借鉴CDIO理念对高职《英语翻译》课程进行改革重构,通过具体项目任务实施过程描述,反观课程改革成效,思考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课程改革走向。
解毅
关键词:CDIO理念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反思
2012年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具体涉及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学习领域的划分和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一个可行方向。
解毅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行动的少儿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2017年
以职业行动导向理论对高职"少儿英语教学法"课程进行开发再建设,在少儿英语教师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情境,合理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同时思考英语教育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
解毅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开发尝试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开发,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课程体系,然后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最后通过全程的教学做合一,有效的实施课程教学。
解毅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少儿英语教育人才市场需求的旺盛使得少儿英语教师师资紧缺。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少儿英语教学课程之中是培养壮大少儿英语教师队伍的一项有效的教学改革举措,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解毅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少儿英语教学
衡水市的一节新课程交流课——“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案例
2011年
新课程倡导学生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本着对新课程目标的认识,我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尝试。
解毅
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例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