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青宝

作品数:55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红壤
  • 9篇入渗
  • 8篇土壤
  • 7篇滴灌
  • 7篇渗灌
  • 7篇水分
  • 6篇灌水
  • 5篇雨水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土壤水
  • 5篇污染
  • 5篇灌溉
  • 5篇值模拟
  • 4篇运移
  • 4篇入渗特性
  • 4篇土壤水分
  • 4篇埋深
  • 3篇滴头
  • 3篇地下水
  • 3篇溶质运移

机构

  • 41篇南昌工程学院
  • 25篇西安理工大学
  • 8篇江西省水利规...
  • 6篇江西省水利科...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中国联通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江西省水利规...

作者

  • 52篇裴青宝
  • 13篇赵新宇
  • 11篇张建丰
  • 10篇刘伟佳
  • 5篇李涛
  • 5篇任长江
  • 4篇赵江倩
  • 3篇桂发亮
  • 3篇邵仁建
  • 3篇余雷
  • 3篇吴军虎
  • 3篇陈伟杰
  • 3篇王冠
  • 3篇王海伟
  • 2篇张铁刚
  • 2篇张江辉
  • 2篇白丹
  • 2篇邹大胜
  • 2篇王飞
  • 2篇杨连辉

传媒

  • 7篇节水灌溉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水资源与水工...
  • 3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技服务
  • 2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江西水利科技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透水混凝土渗灌不同灌水量对低丘红壤区蜜桔生长的影响
2022年
为研究不同灌水量对丘陵红壤区蜜桔生长的影响,对南丰县大田蜜桔进行透水混凝土渗灌试验。在实验地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水平(H_(1)低水,H_(2)中水,H_(3)高水)的灌溉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透水混凝土灌水器埋深在30cm时土壤含水量到达峰值;在整个生育期内H_(2)灌水处理枝长增长率最大;同时灌水量越大,果型指数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各灌水处理蜜桔糖分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H_(3)处理组果实糖分最高。综合蜜桔生长规律及枝长增长率、果实横纵径、果型指数、蜜桔糖分等4个指标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得出对低丘红壤透水混凝土渗灌条件下H_(3)为最佳灌水处理。
吴子涵裴青宝胡瑞卢斌胡屈宇郭文彬林家顺
关键词:生长生理低丘红壤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过程后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小农水)建设项目的开展,建立一种新的小农水建设项目过程后评价模式势在必行。以江西省分宜县2011年小农水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建立了层次分析分配模型及确定了评价各指标、然后,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再建立各层次指标之间以及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判断矩阵,并通过层次分析法6.0软件对判断矩阵的隶属度进行层次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评价等级为良,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可用,从而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了小农水建设项目工程后评价领域。
赵江倩王冠裴青宝邵仁建陈金昌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后评价
容重对红壤水平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以江西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设定5组不同的土壤容重(1.2,1.25,1.3,1.35,1.4g/cm3),用水平土柱积水入渗模拟容重对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锋随容重的增加而减小,在入渗初期容重对红壤入渗能力有较大的影响,200min后容重对入渗的影响减弱,入渗率随累积入渗量的增大而减小;建立了红壤不同容重条件下水平一维入渗模型,分析认为容重对Philip模型入渗参数有较大影响,证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不同容重条件下红壤入渗率随时间变化的预测。
裴青宝赵新宇张建丰刘伟佳高金龙古鹏飞
关键词:红壤容重
赣北小河流底泥与上覆水中氮元素含量影响因素研究
分析小河流底泥与上覆水中氮元素含量及来源是小河流治理的首要工作,选择赣北不同地区的小河流分别在不同断面上取样测定底泥与上覆水中总氮、硝态氮、氨氮等的含量,分析影响其含量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底泥与上覆水中氮...
裴青宝赵新宇陈伟杰梁欣欣刘青
关键词:水体污染河流底泥
文献传递
红壤蓄水渗灌水氮入渗特征研究
2021年
为研究红壤区域蓄水渗灌关键参数变化对水氮分布的影响,试验设灌水量和灌水器埋深两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分析影响各因素对土壤入渗率、湿润体内含水率和硝态氮分布影响。结果表明:入渗达到稳定之前灌水量对入渗率的影大于灌水器埋深,垂向湿润锋运移距离随着灌水器埋深增加而减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灌水器埋深加大,湿润体范围向右下方移动。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增大再逐渐变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湿润范围增加;灌水量增加,促进硝态氮的入渗;土壤硝态氮的分布规律为由灌水器周边至湿润体边缘呈现“低-高-低”的分布态势。对土壤水氮的分布显著影响为:灌水量>灌水器埋深。增加一定的灌水量可以促进蓄水渗灌红壤水氮入渗,而增加灌水器埋深则使得湿润体范围向灌水器右下方移动;在红壤地区脐橙等经济作物灌溉中推荐采用高灌水量与深埋灌水器的方式。
裴青宝裴青宝余雷余雷陈鹏帆
关键词:红壤入渗率硝态氮
城市雨洪径流水质变化及处理方式的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资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寻找新的可替代水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降雨作为城市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调节城市水资源的分布、补给地下水、补充城市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
裴青宝
关键词:雨水利用下凹式绿地水质变化
文献传递
深层坑渗灌灌水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层坑渗灌灌水器,包括灌体和设置在灌体上端的盖;灌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盖包括套在灌体上端的挡圈和设置在挡圈内部的挡板,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根加强筋,多根加强筋呈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形成格挡,其中一个格挡...
张建丰李涛张江辉裴青宝杨萧吴叔瀛
文献传递
Cl^-随水分在不同体积质量红壤中的迁移特性及再分布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一维垂直入渗法(相同入渗水头、含有相同质量分数的氯离子),研究不同红壤体积质量条件下水分及溶质在红壤中的垂直迁移和再分布规律,记录土柱湿润锋等指标的变化,并测定入渗结束后及24 h后土壤中的土壤含水率及含Cl-量。结果表明,土壤的入渗能力易受到土壤体积质量的影响,相同入渗时间,体积质量越高,湿润距离越小,在入渗500 min后体积质量对入渗率的影响减小,不同体积质量的土壤达到稳定入渗率的时间不同。入渗结束后及再分布24 h后Cl-的质量锋溶质锋面总是滞后于湿润锋,Cl-的向下迁移与水分向下入渗受到体积质量的影响相同;再分布过程中,土壤中的Cl-受到向下运动水分的淋洗。
裴青宝赵新宇张建丰刘伟佳古鹏飞梁欣欣
关键词:垂直入渗红壤土壤水分氯离子
西安市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现状。西安市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但却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对适合于西安市的雨水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经分析讨论认为,这3种模式在西安市的城市雨水利用中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即:利用城市屋面雨水减少自来水的需求,道路广场雨水补给地下水资源,下凹式草地降低城市雨洪灾害。
裴青宝张建丰吴继强李涛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城市雨水雨水利用技术
非吸附性离子质量浓度对红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非吸附性离子(以Cl^-为例)的质量浓度变化对红壤水分运动溶质迁移特性及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一维垂直入渗法,并借助于HYDRUS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初始Cl^-质量浓度对红壤湿润锋推进和入渗能力有较强的影响,初始Cl^-质量浓度越大湿润锋推进越快,累积入渗量和稳定入渗率也相应地增加,但在入渗开始初期100 min内这种影响不显著.初始Cl^-质量浓度也影响了入渗结束后土体内含水率和Cl^-含量的分布,同一土层深度含水率与Cl^-含量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变大.HYDRUS模型对不同浓度下的红壤水分Cl^-入渗及分布模拟平均相对误差在9.3%以内,模拟效率系数(NSE)均在0.85以上,模型的适应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红壤区水肥一体化灌溉水分溶质运移研究提供指导.
刘伟佳刘伟佳李占斌邹大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