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虎维尧

作品数:1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夏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艺术
  • 5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电影
  • 4篇华语
  • 4篇华语电影
  • 3篇文学
  • 2篇语言
  • 1篇大学生
  • 1篇代人
  • 1篇导演
  • 1篇导演阐述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属性
  • 1篇地域文化
  • 1篇读写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策略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轨迹
  • 1篇艺术
  • 1篇影片
  • 1篇影片分析

机构

  • 14篇宁夏师范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1篇甘肃省社会科...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中共甘肃省委...
  • 1篇文学院

作者

  • 16篇虎维尧
  • 1篇于永森
  • 1篇胡政平
  • 1篇成兆文
  • 1篇岳峰
  • 1篇莫超
  • 1篇黄文祥
  • 1篇高明泉
  • 1篇方建春
  • 1篇海晓红

传媒

  • 9篇宁夏师范学院...
  • 2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丝绸之路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语电影与主流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2009年
多元文化在激活个体自由的同时,也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某种程度的真空,如何妥善处理个人与群体、私利与公德、权利与义务、历史使命与现实考虑、人类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当代大学生陷入了某些误区。廓清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与衍生的背景,从百年华语电影中遴选适宜的经典,传播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醒大学生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思考社会性目标和超然性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文化体系,建构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影响力。
虎维尧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华语电影
游走于本土和全球化之间——谈陈凯歌早期电影的叙事策略被引量:2
2006年
影视艺术就是用影像和声音讲述故事,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视像和声音两个信息磁道表现艺术家的创作意旨和美学趣味,是每一个导演追求的目标。第五代的领军人物陈凯歌在文化寻根中充分挖掘传统的艺术形式,将它们巧妙、妥贴地嵌入到视像中,成为渲染人物情绪、塑造人物性格、隐喻人物心理、推进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充分地体现于其典范的代表作《黄土地》和《霸王别姬》中。
虎维尧
关键词:叙事策略本土艺术电影
《诗经·国风》里的女性世界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世界是一个在不同视角的透视下呈现出来的不断变化着的女性生存景观,《诗经》时代的女性生活异彩纷呈,既有女性的纵情放歌,也有因受制于文化形态而向隅低吟。由于《诗经》文本中的文化符码尚未全部破译,还存在若...
虎维尧
关键词:女性世界诗经国风
文献传递
先秦文学演进的理路被引量:1
2008年
先秦文学的演进与文学的发生、文学的传媒嬗变、美学风格的趋向和文学的内在精神密切相关,正是以上因素共同促成先秦文学的形成、发展并在流变中显现出它的印迹。也正通过以上诸方面的研究才能较清晰地将先秦块域性的文学作品串结为一个有逻辑关联的整体,对于了解、把握这段文学乃至代际影响的后世文学大有裨益。
虎维尧
关键词:先秦文学演进轨迹
人文即做人 读写显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4
2016年
人文学科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权力体系中处于弱势,此类专业来自教学改革的呼声、学生学习过程的困境、就业创业的逼仄、学术评价机制的制约、高校教师社会身份的扁平化等问题接踵而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遇到了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继承中创新,如何在改革中坚守,如何在理想中务实,正是应试图解决的问题,即以阅读为起点,以写作为过程,以社会适应为发展,以人文情怀影响社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虎维尧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华语电影中的父子主题被引量:3
2012年
父子关系是伦理学上最纠结也最有意味的文化现象,父子冲突、对话、和解可以看做人类文化冲突、对话与和解的历史。本文精选了百年华语电影中的经典文本,从历时态的文化视野中呈现父子关系的变迁,寻绎电影人如何在影像中呈现、诠释、建构父子主题,探究其中寄寓的道理。影像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取向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感性、更为普遍的渗透力,其研究意义就远远超过选课题本身,同时对于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建构、彰显、弘扬父子关系的核心价值观有借鉴意义。
虎维尧
关键词:父子关系华语电影
人伦情怀的抚慰与温润——华语电影中的师生主题
2011年
师生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血缘关系向社群关系拓展的基础,又是社群关系形成、强化、和谐的纽带。师生主题在华语电影的百年风景中一直摇曳多变,他们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追求也因特定时代、话语权力和个体差异等发生着变化,但不变的是谨行师道、恪守师德、力尽师责,遵从法律规范、知识传统、社会习俗和道德良知,从而为后世的学习者、观察者、思考者、革新者提供了有意味的思考群像。
虎维尧
关键词:华语电影
视界交融下的西海固映像——论《美丽的大脚》兼及现代人的救赎被引量:1
2009年
《美丽的大脚》以外视角的方式映现了西海固地区沉重的起步和艰难的觉醒与向往、追求现代城市文明的进程,同时折射了这个地区特殊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人情,既表现了它由自在性转向超越性的一面,又通过与城市文化模式的交流对话,隐括了现代人普遍遇到的困境和救赎向度。
虎维尧
关键词:《美丽的大脚》
百年华语电影中的自然呈现被引量:1
2016年
中国哲学很早就注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联言是常见的说理方式,"以孔子代表的儒家认为,伦理规律(人道——仁义之道)与自然规律(天道)是一致的。自然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它同人一样具有伦理道德属性"1。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天不言的知慧与操控感到无比神奇,可能包含有顺应自然的意思在里面。
黄文祥虎维尧
关键词:华语电影中国哲学儒家思想道德属性影像表达导演阐述
娱乐化的碎片组合——谈冯小刚的贺岁电影
2007年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在近十年间一直在本土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化中名利双收,取得了认识、审美、娱乐等方面的效益.关键原因是他把握住了大众文化时代市场的娱乐化要求,以拼贴化的方式将各种娱乐元素很妥贴地镶嵌进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中,赢得了各方的一致赞誉.
虎维尧
关键词:贺岁电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