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对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对接受Epi-LASIK或LASIK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各36眼),采用WASCA Analyer波阵面像差仪检测术前、术后1,2wk,1,3,6mo时眼的各高阶像差值,应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眼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且术后1,2wk时增加最多,而后随术后时间推移总高阶像差和球差逐渐减少,至术后3mo时基本稳定,但仍高于术前水平。术后1mo开始,Epi-LASIK组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明显小于LASIK组(P<0.05);两组术后眼的水平彗差和垂直彗差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但增加幅度没有球差增加的幅度大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后眼的高阶像差比术前增加,球差增加较为明显;Epi-LASIK在避免术后高阶像差增加方面较LASIK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中低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欲行LASIK治疗的符合条件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5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对40眼使用波前像差联合非球面切削程序(A组),38眼使用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程序(B组),39眼使用波前像差程序(C组),41眼使用标准切削进行LASIK手术(D组),比较术前和术后1,3,6mo的波前像差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验光值。结果:158例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在术后6mo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4组间比较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有效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moA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和球差均方根值较其它3组小。结论:与标准的LASIK、单独使用波前像差或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技术相比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的LASIK手术更能有效地减少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改善术后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