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定量超声测定法筛查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回顾分析健康人群使用定量超声测定法(QUS)的骨密度测定结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与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地区的4173例健康人进行跟骨的QUS骨密度测定,对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计算人群中绝经前妇女、绝经后妇女和男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男性、绝经前、绝经后妇女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58.04%、3.32%;58.37%、1.20%;70.15%、7.38%。结论:定量超声测定法可作为人群普查或筛查骨质疏松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并有助于及早进行初级预防。
- 薛军刘光华刘邦忠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
- 高压交变电场治疗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压交变电场治疗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共选取sD大鼠48只,将其制成胫骨近侧皮质骨缺损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制模成功的41只大鼠分为实验组(21只)与对照组(20只)。实验组每日接受高压交变电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假刺激。于制模后第7、14、21、28天时各组分别取5只大鼠(实验组于制模后第14天时取6只)采血并检测血清骨钙素(OC)及骨性碱性磷酸酶(BAP)含量,随后处死大鼠并提取手术侧整根胫骨检测骨折处骨痂骨密度值(BMD);同时截取含骨折部位的1cm胫骨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在制模后第14、28天时骨折部位B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学检测显示制模后第14、21、28天时实验组大鼠血清O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制模后第14、28天时实验组BAP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在骨折愈合早期阶段(如制模后7-14d),实验组骨折部位血肿机化、吸收均早于对照组,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提早出现而且数量较多;在骨折愈合晚期(如制模后21-28d)阶段,实验组骨小梁融合及矿化均早于对照组。结论高压交变电场治疗能促进骨折部位血肿机化、吸收,促进骨祖细胞增殖与分化,加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增殖并合成细胞外基质,从而加速骨折愈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促进骨折部位OC及BAP表达有关。
- 刘光华刘邦忠王平薛军陆志辉陈建新宋旭孙慧
- 关键词:骨折骨钙素骨密度
- 高压电位治疗失眠、慢性疲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压电位治疗失眠、慢性疲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高压电位治疗仪治疗30例失眠患者(失眠组)和30例慢性疲劳患者(慢性疲劳组),治疗电压为9000 V,30 min/次,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失眠组和慢性疲劳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指标平均积分显著下降(P<0.001),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93.1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血尿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氨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结论:高压电位治疗失眠、慢性疲劳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薛军刘邦忠石明芳杨名珍
- 关键词:失眠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 交流高压电位治疗研究进展
- 本文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压电位疗法的治疗作用机制所做的研究.研究表明:(1)高压电位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减轻或消除神经细胞因能量消耗而产生的功能紊乱,降低大脑皮质病理的兴奋性、有助于改...
- 楼惠军石凤英薛军
- 关键词:高压电场血液循环
- 文献传递
- 交流高压静电治疗研究进展
- 本文回顾了近几十年国内外学者对高压静电疗法的治疗作用机制所做的研究.研究表明:(1)高压静电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减轻或消除神经细胞因能量消耗而产生的功能紊乱,降低大脑皮质病理的兴奋性、有助于改善...
- 楼惠军石凤英薛军
- 文献传递
- 低强度超声诱导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LIPUS)对肝肿瘤细胞系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体外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根据有无超声干预或超声作用强度分为空白对照组、0.5W/cm^2超声干预组、1.3W/cm^2超声干预组和2.0W/cm^2超声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切断电源给予假超声干预,0.5W/cm^2超声干预组、1.3W/cm^2超声干预组和2.0W/cm^2超声干预组则根据对应的强度进行超声干预。4组细胞超声干预后孵育6h,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坏死情况及细胞周期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结构变化,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是否发生片段化,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LIPUS处理后6h,0.5W/cm^2超声干预组、1.3W/cm^2超声干预组和2.0W/cm^2超声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6%、8.99%、32.41%;且各组G2期(DNA合成后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G1期(DNA合成前期)细胞显著减少,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5W/cm^2超声干预组、1.3W/cm^2超声干预组和2.0W/cm^2超声干预组Hoechst-染色和透射电镜下均可见明显细胞凋亡,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ladder,并于6h、9h时出现明显片段化。1.3W/cm^2超声干预组和2.0W/cm^2超声干预组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高,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通过多种效应抑制肝肿瘤细胞SMMC-7721增殖,诱导其凋亡,且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度依赖性;促凋亡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经线粒体通路特别是Caspase-3蛋白的活化有关。
- 石明芳刘邦忠杨名珍薛军刘光华王平李蕴
- 关键词:低强度超声抗癌效应细胞凋亡
- 交流高压电位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2年
- 文章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压电位疗法的治疗作用机制所做的研究。研究表明:(1)高压电位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减轻或消除神经细胞因能量消耗而产生的功能紊乱,降低大脑皮质病理的兴奋性、有助于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2)高压电位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有助于末梢血管的正常开放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血压。(3)高压电位可影响血中过氧化脂的增加和与老化有关活性酶的变化。临床病例表明高压电场血脂代谢可能具有双向调整功能的作用。(4)高压电位可促进骨折后早期骨痂形成。
- 楼惠军石凤英薛军
- 关键词:高压电位生理效应生理作用
- 低强度超声治疗肿瘤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人类对声学的研究由来已久。1877年,Pierre发现了超声的压电现象,随后法国物理学家Paul第1次对超声影像进行了描述。19世纪40年代,澳大利亚神经科学家Karl首次将超声运用于医学诊断,尝试定位患者的脑损伤部位并观察其脑室形态。
- 石明芳刘邦忠薛军刘光华王平杨名珍
- 关键词:低强度超声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