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3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加用脑活素,治疗组加用NGF。[结果]治疗组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恢复等总有效率、治疗第7、14天NBNA评分及后遗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治疗中重度HIE疗效显著,可改善新生儿HIE的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值得推广。
- 潜丽俊蔡莹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测定的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江煜扬丽军蔡莹蒋向东
-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脑炎细菌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原体检查
- 脑利钠肽在川崎病诊断中的意义
- 2009年
- 蔡莹刘晟李彬方静蓝菊红
- 关键词: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脑利钠肽BNP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136例CVA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舒喘灵及酮替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87%,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3.97,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CVA有较好疗效。
- 江煜蔡莹蒋向东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阿奇霉素舒喘灵酮替酚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在SIRS/MOD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63例为试验组,按有无合并MODS,分33例为单纯SIRS组和合并MODS组为30例,另选同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试验组血浆AT-Ⅲ减低,D-二聚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性(oPa<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凝血机制异常,合并MODS者,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病死率越高,有助于早期DIC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 潜丽俊刘晟蔡莹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D-二聚体
- 86例小儿非嗜肝病毒感染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蔡莹周晓霞方静蓝陈福
- 关键词:肝功能异常轮状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小儿
-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高渗性脱水38例诊治体会
- 2007年
- 目的总结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35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高渗性脱水高热(89.47%)、高血糖(78.95%)、心肌损害多(85.00%),治疗时需缓慢下降血钠,注意及时处理并发症,减少死亡率。
- 方静林海玲蔡莹刘晟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高渗性脱水
- 26例小儿良性颅内高压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蔡莹周晓霞施夏青杨波
- 关键词:颅内高压症小儿脑脊液CSF
- 过敏性紫癜合并神经系统损害16例报告
- 2003年
- 蔡莹刘晟谭婉君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神经系统AP变态反应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检测在川崎病(KD)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本院30例KD患儿的不同时间cTnI的变化,以探讨cTnI在KD中临床意义。结果KD组的早期cTn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KD组与对照组的cTnI阳性率和CK-MB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早期应用大剂量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KD患儿治疗前,治疗2周后cTnI的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nI是早期诊断KD患儿心肌损害和血管炎的敏感和特异性的指标。
- 刘晟蔡莹潜丽俊
- 关键词: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