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红
- 作品数:47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突破、超越、融合:中国音乐教育近代转型的历史问题与当代意识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音乐教育在20世纪初,作为"转型时代"进程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中国音乐教育在完成近代转型的背后,也留下了直到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的深刻问题:中西问题,古今问题,激进与保守问题。21世纪的今天,新一轮音乐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与20世纪初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本文以中国音乐教育近代转型的历史问题,作为思考当下音乐教育转型问题的基点,重新认识并超越这些问题:即突破"中西"体用之争,把"中西"问题转化为中国与世界的共存问题;超越"古今"本末之辩,把"古今"问题转化为反思与创新的重构问题;融合"激进"与"保守"主义,探索音乐教育的新视野。
- 蔡丽红
- 关键词:音乐教育
- 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异谈教育公平问题被引量:5
- 2009年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出身较高阶层的子女比出身较低阶层的子女拥有更多入学机会。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性不均、教育成本的制度性失衡、拥有资本的代际影响、高招指标投放的不合理、高校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等方面,具体分析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层差异的原因。从社会学角度思考教育公平问题,认为教育要努力缩小不同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
- 蔡丽红
- 关键词:高等教育阶层差异教育公平
- 教师进修院校发展现状与反思——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是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内容的一体化,而不是教育机构的一体化。在当前国情下,我国各级教师进修院校有其存在的必要。为促进各级教师进修院校更好地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构建与职前培养相衔接的继续教育规划体系,加强各级教师进修院校标准化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和研训一体,建立三级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构建教师继续教育一体化模式,以充分发挥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龙头作用。
- 蔡丽红
- 关键词: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进修院校教师继续教育
- 教师培训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3
- 2021年
- 目前,教师培训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角色定位与岗位职责匹配度低、专业素养与能力不足、专业技能提升路径狭隘、缺乏系统化的培训指导、缺乏培训师从业资格认证等困境。因此,要真正有效整合教师培训师队伍,必须从政策层面、培训机构层面、培训师自身层面做好改进。
- 张一娴蔡丽红
- 跨学科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蔡丽红
- 明清时期中国与邻国乐舞文化交流述略——以海陆丝绸之路的文化线路为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可谓海陆并举,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又称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音乐、舞蹈作为文化交流不可缺少的艺术门类,对邻邦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南方丝路、海上丝路的文化线路涉及的部分邻国为典型,考察明清时期我国与邻邦国家乐舞文化交流特征以及对域外文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 蔡丽红
- 关键词:明清邻国乐舞文化
-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基于福建省的调研被引量:4
- 2013年
- 作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重要阵地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其师资队伍在数量结构、学历职称、名师数量、双向流动情况、培训教研能力、兼职队伍状况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从完善师资管理体制、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激励教师创先争优和加强兼职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 赵素文范光基徐毅明蔡丽红
- 关键词:培训者
- 台湾教师在职进修政策发展历程及特色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台湾教师在职进修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与探索时期、成熟与完善时期和提升与优化时期。透过其发展历程,分析台湾教师在职进修政策特点:有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方案"为领引、以"办法"为抓手来推动政策的实施;政策的繁杂性和多变性有待在实践中得以改善;体现了教师教育专业化、优质化、实务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 蔡丽红曾萍莉
- 关键词:教师
- 激励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被引量:9
- 2002年
-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科学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首先要了解激励机制的心理学现象,了解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应用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 蔡丽红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激励机制
- 论朱载堉的“舞学”理论被引量:8
- 2007年
- 中国明代的科学与艺术巨匠朱载堉,在华夏舞蹈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是一个功垂青史的杰出先行者。他在舞蹈学科建设最为根本的三个领域:对象本体特质把握、专业教育理论建设和教材体系创编上,都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本文对朱载堉这三个领域的主要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朱氏舞学理论的重要历史意义。
- 蔡丽红
- 关键词:朱载堉学科建设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