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英
- 作品数:1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梁丰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让惩罚美丽起来
- 2010年
- 本期讨论吧话题是“该拿什么来惩罚学生”。这个讨论话题是由一篇题为《我为孩子讨说法》的文章引出的,当作者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斥责、挖苦甚至谩骂后,她多次与学校交涉无果。不得不将孩子转学。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惩罚犯错的学生,怎样把握惩罚的度,
- 蒋红英
- 关键词:惩罚教育教学孩子斥责
- 数学教学也应该讲“诚信”
- 2005年
- 教师试图把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时候,却为获取合适的素材而苦恼。当他们找到了素材,却又为素材不真实、不可靠而忧伤。数学联系生活的题材是否可以虚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见解。赞成也好,反对也好,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 蒋红英
- 关键词:教师数学教学题材主观
- 尊重数学现实,开启智慧之门
- 2007年
- 话题中的那位教学"年、月、日"的老师,没有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是尊重学生的已有基础,创造性地围绕学生在制作2008年或2010年的年历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对年月日的学习。我想,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民主平等的,这样的学习一定是轻松有效的,学生的思维一定是开放活跃的。
- 蒋红英
- 关键词:数学现实教材编排组织学教学方案民主平等
- 引导——让难点不难
- 2006年
- 对于“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该不该讲给学生听”这个问题,老师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实践,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处理方法,如课堂引导、问卷调查、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等,这无不折射出老师们对“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种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当然,对于类似的问题,是否有必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是否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便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热切希望老师们继续参与讨论。2006年第12期话题:如何对待智力超常学生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刚引出一个问题,就发现有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看到全班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反应,他的小手举得更高了。为了不打乱教学安排,我回避了他。可是当这节课结束时,我再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没了刚才的兴奋。每个班里都有那么几个智力超常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您认为该如何处理?您平时又是怎样处理的?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成安宁收。E-mail:chenganning@126.com。截稿时间:2006年10月1日。
- 蒋红英
- 关键词:除数老师数学课新课程理念问卷调查
- 防范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
- 2016年
- 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继续教育的基础。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分析了如何防范学生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
- 蒋红英
- 关键词:小学数学记忆训练
- 注重学法指导
- 2003年
- 蒋红英
- 关键词:学法指导数学教学
- 深入钻研教材 凸现教学实效
- 2008年
- 在平时的一些公开课观摩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学资源,对教材加以适当的调整、完善、拓展,使课堂显得实用而有效。记得曾经听过张齐华老师“认识分数”一课,张老师对于“想想做做”第3题的处理,真是别出心裁。
- 蒋红英
- 关键词:教学实效教学资源公开课有意识
- 少些“规矩” 更成“方圆”
- 2004年
- 自由式回答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涌现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能否得到一线教师的推崇?教师们讨论得异常激烈。有的教师认为:要少些规矩才能更成方圆,自由式回答是一种对话,只要注意方法,定能得到教师的推崇。也有的教师认为:自由式回答教法值得思考,不能信马由缰,这种教法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很多,不值得推崇。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不管是采取哪种教法,只要被学生接受,对学生有利,学生能从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就是最好的。
- 蒋红英
- 关键词:课程理念课程改革创新思维课堂教学
- 基于教材 超越教材
- 2003年
- 蒋红英
- 关键词:数学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课程标准
- 践行课程理念,增强应用意识
- 2015年
-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解决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有要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既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 蒋红英
-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