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
- 作品数:46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HL-60细胞凋亡前G_2/M期阻滞及机制被引量:18
- 2004年
- 背景和目的:蛋白酶体(proteasome)抑制剂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剂。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Z-Leu-Leu-Leu-CHO)诱导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和G2/M期阻滞的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研究测定MG132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及机制。结果:2μmol/L的MG132能够有效地诱导HL-60细胞凋亡,用药后24h就显现有细胞凋亡;在MG132诱导HL-60细胞凋亡出现之前有一个明显的G2/M期阻滞,加MG132后12h时G2/M期时相百分比为63.42±2.02;24h时加MG132组细胞凋亡为16.67±1.48,与对照组G2/M期时相百分比为7.29±3.01及细胞凋亡为0相比,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咖啡因CAF能够减少MG132诱导HL-60细胞出现的G2/M期阻滞,同时也减少凋亡细胞的比例;细胞周期检查点的负调控因子p21waf/cip1蛋白在加MG132处理后3h有明显的表达,但并未能检测到p53和p27蛋白。结论:MG132诱导HL-60细胞凋亡之前有一个明显的G2/M期阻滞,p2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提示:是p21waf/cip1而不是p53或其同源蛋白参与了其中的调控。
- 孙国敬钱俊杰孟祥兵宋宜张枫梅柱中董燕孙志贤
- 关键词:HL-60细胞G2/M期阻滞细胞凋亡蛋白酶体抑制剂P21蛋白负调控因子
- 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诊断意义被引量:1
- 1994年
- 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诊断意义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100850)孙志贤,董燕癌变是正常细胞基因组结构改变和表达调节机制失控。基因改变和异常是导致细胞正常增殖、分化和细胞程序性死亡(apoptosis)机制失去自稳平衡(homeostasi...
- 孙志贤董燕
- 关键词:肺肿瘤相关基因
- Skp2参与HeLa细胞G_2/M周期检查点的调控被引量:5
- 2005年
- 具癌基因特性的Skp2在大多数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它作为SCFSkp2复合物的底物识别亚基调控p27KIP蛋白的稳定性而促进细胞G1/S期转换.为进一步明确Skp2与G2/M周期检查点的关系,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Skp2以及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kp2表达.结果发现:Skp2能促进细胞周期运转,表现为S期细胞增多和G2/M期细胞减少,其中F-box结构域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kp2表达后,HeLa细胞发生显著的G2/M期阻滞;MTT检测结果表明,400nmol/L的Skp2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HeLa细胞中Skp2可能通过负调控p21WAF的稳定性来参与G2/M检查点调控,这在用放线菌素D处理HeLa细胞的实验中得到验证.这些结果初步揭示了Skp2参与HeLa细胞G2/M周期检查点调控的分子机制.
- 钱俊杰孙国敬孟祥兵宋宜梅柱中刘斌董燕孙志贤
- 关键词:SKP2
- 辐射诱导Gadd45基因表达作为生物剂量计的实验室评估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考察电离辐照后人外周血中Gadd45基因表达的个体差异,评价Gadd45作为基因表达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实用性,采集了27个健康人外周血进行60Co照射,提取白细胞mRNA,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基因,建立了相对标准曲线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并以此方法探索辐照后Gadd45表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0~2.5Gy剂量范围内,Gadd45的mRNA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增加而上调,通过拟合建立了0~2.5Gy剂量范围内,Gadd45/β-actin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间的剂量-效应直线方程(y=0.216+0.258x,p<0.001,R2=0.650)。发现Gadd45 mRNA表达水平在个体间存在一定差异,应用该剂量-效应直线方程,可以对0~2.5Gy照射剂量范围内的血液照射剂量作相对估算。
- 刘斌董燕宋宜郑晓飞孙志贤
- 关键词:外周血白细胞GADD45
- 人外周血活化淋巴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活化淋巴细胞中Survivin蛋白诱导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分子级联反应和生物效应,揭示Survivin蛋白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用PHA和rhIL-2刺激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附加JAK抑制剂—AG490的处理,以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和相关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增殖。结果:刺激培养的细胞按照时序先后出现的分子和细胞学反应为:Stat3和Stat5磷酸化→CyclinD3、CyclinE蛋白水平上调→细胞进入S期及Survivin蛋白起始表达→细胞有丝分裂及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AG490对于上述反应均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周期抑制蛋白P21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结论:Survivin蛋白的表达依赖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早期活化,通过上调CyclinD3和CyclinE周期蛋白水平,启动细胞周期的运行,诱导Survivin蛋白的周期时相依赖性表达,参与细胞有丝分裂与增殖。
- 董燕梅柱中钱俊杰宋宜田宝磊刘斌孙志贤
- 关键词:SURVIVIN蛋白活化淋巴细胞信号转导
- 53BP1蛋白对P53转录调控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含有BRCT结构域的P5 3分子结合蛋白 5 3BP1调控P5 3转录活性的机制。方法 :通过PCR的方法获得缺失不同结构域的 5 3BP1基因突变体 5 3BP1Δ1,5 3BP1Δ2 ,5 3BP1Δ3与 5 3BP1Δ4 ,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了它们对P5 3蛋白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野生型 5 3BP1蛋白可以明显提高P5 3的转录活性 ,其C端的BRCT结构域与核定位信号的存在为必不可少 ,而N端与P2 0 2蛋白相互结合结构域的存在也可以促进P5 3的转录活性 ,提示 5 3BP1蛋白不同功能结构域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保证其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条件。
- 单冉东梅柱中宋宜董燕孙国敬刘斌田宝磊张应玖孙志贤
- 关键词:蛋白质P53聚合酶链反应
- 错配修复酶切割分析法检测基因点突变
- 1998年
- 错配修复酶切割分析法检测基因点突变董燕综述孙志贤审校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上接第一期封三)胞核提取物中发现了具有G/T特异性的MRE(6,7)。其中之一被证明是大肠杆菌VSR基因的产物。克隆表达的VSR基因产物,有G/TMR活...
- 董燕
- 关键词:肿瘤细胞系错配修复酶系统
- DNA损伤生物学反应中ATM对p21^(WAF1/CIP1)蛋白的直接磷酸化被引量:13
- 2002年
-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mutatedinataxiatelangiectasia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并起始诸多DNA损伤信号反应通路的主开关分子 .已有研究发现 ,DNA损伤生物学反应中 ,ATM可通过磷酸化活化p5 3,继而转录活化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p2 1WAF1 CIP1的表达 ,而对于ATM是否直接参与p2 1WAF1 CIP1的早期活化迄今尚无实验证明 .通过免疫共沉淀反应 ,检测到细胞电离辐射 (ionizingradiation ,IR)反应早期ATM与p2 1WAF1 CIP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将p2 1WAF1 CIP1蛋白编码基因全长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 2 ,经诱导表达及亲和层析纯化获取GST p2 1融合蛋白作为磷酸化底物 .体外磷酸化实验检测证明 ,IR活化的ATM具磷酸化p2 1WAF1 CIP1蛋白的功能 ,并且此磷酸化功能可被PI3K家族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所抑制 .结果揭示了IR后ATM可通过直接磷酸化p2 1WAF1 CIP1蛋白 ,在IR致DNA损伤生物学反应早期调控p2 1WAF1
- 宋宜孟祥兵梅柱中刘斌董燕孙国敬孙志贤
- 关键词:DNA损伤生物学反应ATMP21^WAF1/CIP1蛋白磷酸化
- 亚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MG132诱导HL-60细胞G_2/M期阻滞的分子机制被引量:5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制剂。本研究通过对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G2/M期阻滞的HL-60细胞核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探索参与HL-60细胞G2/M期阻滞调控的相关蛋白。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MG132处理的HL-60细胞周期,选取合适的时间点,提取细胞核,光镜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核纯度,裂解制样,通过二维电泳和MALDI-TOF-TOF串联质谱分析,鉴定表达显著差异的细胞核蛋白。结果:HL-60细胞在被2.5μmol/LMG132诱导凋亡之前8h,有明显的G2/M期阻滞发生;提取阻滞发生时和阻滞发生前的HL-60细胞核蛋白,二维电泳分析获得2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质谱鉴定了8个核蛋白。结论:质谱鉴定的eIF5A、mRNA前体剪接因子等蛋白可能参与HL-60细胞的G2/M周期阻滞调控,为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白血病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些线索。
- 钱俊杰应万涛孙国敬宋宜刘斌董燕钱小红孙志贤
-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HL-60细胞细胞周期蛋白质组
- 抗人红细胞膜血型糖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制备抗人红细胞膜血型糖蛋白A(GPA)的特异单克隆抗体,对研究GPA基因突变和GPA蛋白糖基化变异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用OM和纯化M-GPA蛋白以及ON型红细胞和纯化N-GPA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正常和酶处理人细胞凝集筛选,间接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分析及蛋白质印迹鉴定,制备了鼠抗人GPA的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抗GPA蛋白1~39位肽段及相关糖链的5株单抗,除2E9以外均为糖链依赖型。其中抗M,N-GPA单抗2株:2E9Ig(G1,λ)和9E9Ig(G3,κ);2E9抗M,N-GPA6-39位同源肽段,9E9抗M,N-GPA1~26位肽段。N-GPA单抗3株:3C3Ig(G1,κ),5F9Ig(G3,κ)和6A8Ig(G3,λ),均为抗N-GPA1~6位肽段抗体。4株单抗与胰蛋白酶处理的红细胞不能反应,6A8使胰蛋白酶处理的M型红细胞凝集而不能凝集胰蛋白酶处理的N型红细胞,推测M和N型红细胞的GPB蛋白存在某种差异。
- 毛建平董燕林汝仙刘斌孙志贤
- 关键词:血型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红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