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温差电
  • 3篇致冷
  • 3篇热电性能
  • 2篇致冷器
  • 2篇温差电致冷器
  • 2篇冷面
  • 1篇导流片
  • 1篇电偶
  • 1篇电信
  • 1篇电信级
  • 1篇陶瓷
  • 1篇陶瓷片
  • 1篇区熔
  • 1篇热压
  • 1篇热压法
  • 1篇温度梯度
  • 1篇灵敏度
  • 1篇漏电
  • 1篇漏电流
  • 1篇敏度

机构

  • 6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6篇葛晓丽
  • 3篇张丽丽
  • 2篇王铁民
  • 1篇陈学军
  • 1篇齐雅青
  • 1篇张建中
  • 1篇张昕琰
  • 1篇林磊
  • 1篇马洪奎
  • 1篇刘阳
  • 1篇杨文昭

传媒

  • 4篇电源技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区熔制备BiTe基温差电材料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区熔法是被广泛采用的制备BiTe基温差电材料的方法。针对批量生产中的区熔温度和温度梯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对所获得的材料样品的电导率、塞贝克系数及功率因子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以了解材料的温差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段密度测试,以分析材料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确定区熔速率和熔区宽度的前提下,适当的升高区熔温度并使材料生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有益于提高材料的温差电性能。通过本实验得到在熔区宽度15mm、区熔走速30mm/h时的最佳区熔温度为800,850℃。
齐雅青张丽丽葛晓丽
关键词:温度梯度热电性能
微型控温用温差电致冷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控温用温差电致冷器,包括温差电致冷组件,所述温差电致冷组件包括焊接有导流片的冷面陶瓷片和热面陶瓷片,导流片上焊接有N、P型温差电元件组成的电偶对,位于冷面陶瓷片和热面陶瓷片之间,热面陶瓷片上焊接有正...
葛晓丽
文献传递
温差电致冷在光电倍增管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阐述光电倍增管探测性能与工作温度的关系,全面分析了引入致冷的必要性,此外详细叙述了水冷式光电倍增管致冷器的设计结构和工作原理,目的是通过使用温差电致冷器来降低光电倍增管阴极的温度,达到-30℃甚至更低。我们进行了多次单分子探测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可以显著地降低阳极暗电流三个数量级以上,大幅度地提高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温差电致冷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性能,从而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王铁民林磊张建中葛晓丽
关键词:光电倍增管温差电致冷器漏电流灵敏度
一种高功率温差电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高功率温差电空调器,包括温差电组件两面上冷端换热单元、热端换热单元及其围成的通道;冷端换热单元依次为温差电组件冷面、导块、散冷器;所述热端换热单元依次紧贴有温差电组件热面、散热器;通道壁为散冷器围成;其...
王铁民马洪奎陈学军张昕琰葛晓丽
文献传递
电信级温差电致冷组件老化筛选实验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以Bellcore标准为依托,结合温差电致冷组件的特性,设计了电信级温差电致冷组件老化筛选实验方法。以典型型号温差电致冷组件为样品,进行实验方法的验证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实验样品的热电性能,并与未通过老化筛选的组件同时进行模拟工作实验,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地、可靠地筛选出电信级温差电致冷组件。
葛晓丽刘阳张丽丽
关键词:热电性能可靠性
热压法制备P型Bi_2Te_3基温差电材料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P型赝二元Bi2Te3-Sb2Te3体系温差电材料区熔晶棒为前驱体,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材料样品。测试热压前后材料样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压样品较区熔材料具有更高的致密度和机械强度,改善了Bi2Te3基温差电材料易沿解理面发生劈裂的现象;同时,热压工艺促使了材料内部晶体结构和载流子浓度的变化,引起材料电导率的降低和塞贝克系数的改变,导致材料热导率显著降低。综合考虑材料各项性能参数,热压材料的热电优值基本与区熔材料相当,但前者的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后者,在实际使用中将占有明显的优势。
葛晓丽杨文昭张丽丽
关键词:热压热电性能机械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