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宝
-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温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
- 2016年
- 取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在不同时期进行低温冻存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诱导和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DCs)。经过冻存的DCs复苏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DCs均高表达CD11c,低表达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分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不同时期进行低温冻存的DCs仍能保持稳定的生物特性。
- 邓汝淇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
- 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 2015年
- 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源性的树突状细胞(DCs)方法,在镜下可观察到培养出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 DCs)比成熟树突状细胞(m DCs)细胞突起少。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CD86、MHC-Ⅱ分子在im DCs的表达显著低于在m DCs上的表达。同种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随着DCs所占比例的增大而增强,在相同比例条件下对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im DCs显著低于成熟m DCs。该诱导方法可获得大量符合科研要求的小鼠骨髓源性DCs。
- 刘振明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
- 关键词:小鼠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联合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裸鼠肢体缺血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应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结合外周血内皮租细胞(EPCs)移植治疗裸鼠肢体缺血,探讨其促进血管新生的能力。方法建立裸鼠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EPCs移植组、SDF-1组、SDF-1联合EPCs移植组及SDF-1联合AMD3100处理后的EPCs移植组,移植第3、7天检测后肢腓肠肌CD34+VEGFR+细胞数,第28天检测缺血区新生咀管密度。结果干多植第3天对照组、EPCs组、SDF-1组、SDF-1+EPCs组、SDF-1+AMD3100 EPCs组双刚性细胞数分刖为0.00±0.00个/HP、5.30±0.65个/HP、0.00±0.00个/HP、10.31±0.63个/HP及1.86±0.17个/HP;第7天分别为0.00±0.00个/HP、7.05±0.18个/HP、0.00±0.00个/HP、11.81±0.53个/HP及2.83±0.48个/HP,第28天新生毛细血管数分别为3.00±0.13个/HP、6.15±0.04个/HP、6.20±0.10个/HP、10.65±0.08个/HP、6.21±0.08个/HP.SDF-1叮增加缺血区CD34+VEGFR+细胞浸润数量(P〈0.05),提高新生血管数量(P〈0.05),SDF-1联合外周血EPCs可进一步提高新生血管数垃(P〈0.05)。结论SDF-1能够促进EPCs归巢,增强血管彤成能力,促进血管新生;AMD3100能够阻断SDF-1的诱导迁移效应。
- 葛新宝胡何节邓福生王晓天方征东孙小杰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四肢缺血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DVT患者180例,其中男88例,女92例;健康对照组为216名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24例,女92例。分析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和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DVT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NLR、D-二聚体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两者在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5.6%和95.6%,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6.7%和96%,NL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小为0.871,D-二聚体的为0.963。结论 NLR和D-二聚体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诊断指标,NLR的阳性诊断价值较高。
- 汪文锐胡何节王晓天方征东孙小杰葛新宝程灿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淋巴细胞
- 血小板平均体积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诊断标准多采用Shionoya、Sasaki及Olin标准,但诊断标准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仅有少数研究描述了实验室检查方面的特征。然而,准确的诊断对于减少TAO截肢率非常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分析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在TAO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孙小杰程灿王晓天方征东葛新宝胡何节
-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小板平均体积TAO实验室
- 利伐沙班与基因检测指导的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基因检测指导的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利伐沙班组(n=80)和基因检测组(n=80)。利伐沙班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基因检测组根据cyp2c9及vkorc1基因检测结果给予华法林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利伐沙班组利伐沙班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依从性,均高于基因检测组(P <0. 05);利伐沙班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基因检测组(P <0. 05);利伐沙班组治疗后6个月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均高于基因检测组(P <0. 05);利伐沙班组治疗后6个月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肉眼血尿、皮肤及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基因检测组(P <0. 05)。结论利伐沙班用于下肢静脉血栓中抗凝效果更佳,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且药物不会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
- 高文博胡何节王晓天方征东孙小杰葛新宝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下肢华法林利伐沙班基因检测
- 内皮祖细胞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及引起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增加,下肢缺血性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多发病,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作为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干细胞移植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并被认为可能是根治性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方法之一,内皮祖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逐渐成为治疗这一病变的新方向和新研究热点。本文着重介绍内皮祖细胞治疗肢体缺血性病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 葛新宝胡何节
- 关键词:下肢缺血性疾病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
- 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47例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采取短期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采取2-5 d活血化瘀联合早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治疗。结果 47例患者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60 min。45例患者血栓引起的红肿疼痛在住院期间迅速消退,1例术后血栓部位仍有疼痛,药物保守治疗后疼痛消失,1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所有病例住院时间5-13 d,平均6.5 d,出院后随访6-15个月,静脉曲张及血栓性浅静脉炎均无复发。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13%。结论 短期药物治疗联合早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治疗安全、有效。
- 邓汝淇胡何节方征东王晓天孙小杰葛新宝
- 关键词: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血管外科手术
- 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下肢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单元,抬高单元包括底架及设置在底架上且用于支撑下肢的支撑垫,支撑垫与底架转动连接,抬高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底架和支撑垫之间的用于调节支撑垫相对底架转动角度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
- 葛新宝王晓天徐江
- 文献传递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联合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裸鼠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 目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作为能循环、增殖和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类前体细胞,它们不仅参与胚胎期的血管发育,也存在于成体的骨髓及外周血,在成年机体血管新...
- 葛新宝
- 关键词:下肢缺血性疾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手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