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治南

作品数:26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红树
  • 7篇红树林
  • 6篇海草
  • 5篇杉木
  • 4篇潮间带
  • 3篇生境
  • 3篇土壤种子库
  • 3篇种子
  • 3篇种子库
  • 3篇保育
  • 2篇底栖动物
  • 2篇养分
  • 2篇养殖
  • 2篇园艺
  • 2篇中华乌塘鳢
  • 2篇珊瑚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养殖
  • 2篇湿地
  • 2篇试管苗

机构

  • 20篇广西大学
  • 17篇广西科学院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国际...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海南东寨港国...
  • 1篇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

  • 26篇苏治南
  • 13篇范航清
  • 7篇邱广龙
  • 7篇杨梅
  • 5篇王欣
  • 4篇谭玲
  • 3篇徐圆圆
  • 3篇戴勤
  • 2篇廖承锐
  • 2篇招礼军
  • 2篇周浩郎
  • 2篇潘良浩
  • 2篇蒋维昕
  • 1篇陶艳成
  • 1篇钟才荣
  • 1篇梁文
  • 1篇赵毅辉
  • 1篇李裕红
  • 1篇史小芳
  • 1篇卢亮

传媒

  • 6篇广西科学院学...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广西科学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第六届全国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珍珠湾日本鳗草叶片附着卵块的分布特征
2021年
海草床由大面积的连片海草植物构成,是许多海洋水生动物的育幼所或产卵所。研究海草植物附着卵块的分布规律,对于揭示海草床的产卵场功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西珍珠湾潮间带海草日本鳗草(Zoster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9年12月(冬季)、2020年5月(春季)和2020年7月(夏季)对叶片开展粘性卵块种类和密度的调查,探讨其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海草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日本鳗草叶片仅有秀丽织纹螺(Nassarius festivus)和奥莱彩螺(Clithon oualaniensis)两种附着卵块,前者在冬季、春季和夏季的卵块密度分别为1026,191,191 ind./m^(2),而后者对应的卵块密度分别为0,209,268 ind./m^(2)。同时,日本鳗草叶片下部的附着卵块密度显著高于上部的附着卵块密度。主成分回归分析显示,单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干重)以及平均叶长等海草群落结构指标与秀丽织纹螺卵块密度呈显著相关关系,但其与奥莱彩螺卵块密度无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鳗草叶片附着卵块密度在季节和附着部位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海草床群落结构影响了叶片附着卵的分布。
方超邱广龙苏治南
关键词:产卵场
广西铁山港围填海导致的高岭土快速沉积致红树林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查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榄根村龙港新区铁山港东港产业园范围内红树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对调查区域外源淤积物进行来源分析,并监测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同时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溯源。结果表明,在红树林死亡区域和严重退化区域存在大量的白色外源淤积物,越靠近死亡区域中心位置,外源淤积物厚度越大;外源淤积物层平均厚度为7.5-11.1 cm,判定受损红树林区沉积速率高达4.84-6.22 cm/a,外源淤积物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滩涂高程提高10.9-14.0 cm,并由上而下形成“悬浮物+高岭土沉积层→高岭土痕迹层→正常底质层”的土壤垂直结构,该剖面结构表明,沉积过程早期为高岭土主导,后期为吹填悬浮物主导。尽管围填海工程未直接掩埋红树林,但工程导致高岭土及后期悬浮物的快速沉积,改变了红树林受损斑块的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推测是引发项目区红树林死亡的主要触因。
潘良浩史小芳史小芳李斌范航清李斌陶艳成谭星儒
关键词:红树林高岭土悬浮物
北部湾涠洲岛园艺式珊瑚苗圃的架设与移植
[目的]研究得到涠洲岛不同底质下最适宜的硬珊瑚苗圃架设方法和最佳移植培育种类[方法]在涠洲岛周边海域砂质、基岩、礁石和珊瑚碎屑等四种不同底质架设固定式及悬浮式珊瑚苗圃,移植块状、枝状、叶状等硬珊瑚断枝,观测记录苗圃保存情...
王欣高霆炜苏治南陈骁周浩郎梁文
几种中国红树林滩涂养殖模式的研究探讨
红树林养殖一直是周边地区发展红树林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毁林围塘养殖、毁林围海养殖等不合理开发活动,使红树林面积剧减、环境恶化、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
苏治南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养殖模式
活塞式开放插管在不同区域红树林区对底栖鱼类的自然保育初探
由于盲目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合理开发红树林湿地的活动已导致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沿海红树林湿地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破坏方式和程度也不同,但均导致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严重衰退,红树林底栖动物的资源量与多样性急剧下降。
苏治南范航清
关键词:保育
不同生境拟穴青蟹螯足肌肉营养品质评价
2023年
为探究不同生境、不同食物源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的螯足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采集5种不同生境青蟹(生态青蟹、藤壶青蟹、天然青蟹、混饵养殖青蟹和单饵养殖青蟹),取其螯足肌肉组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并通过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的比值(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青蟹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天然青蟹和混饵养殖青蟹;藤壶青蟹的含水率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5种青蟹的粗脂肪和总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生态青蟹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最高,藤壶青蟹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藤壶青蟹的EAAI (112.48)和F(2.36)最高,生态青蟹的EAAI (95.35)和F(1.95)分别与天然青蟹的EAAI (96.15)和F(1.90)基本一致;单饵养殖青蟹的EAAI (72.00)和F(1.53)均最低。生态青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二十二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显著高于天然青蟹,且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天然青蟹、混饵养殖青蟹和单饵养殖青蟹。从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来看,生态青蟹的含量最高;从EAAI和F来看,藤壶青蟹的评价最高,说明2种红树林生态修复产出的青蟹品质较好。
苏治南苏治南范航清范航清邱思婷钟云旭童立豪
关键词:拟穴青蟹脂肪酸生境
贝克喜盐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其保护对策被引量:5
2020年
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 Asch.)是典型的潮间带海草,属于所有海草中最古老的两个世系之一,有"活恐龙"之称。生物学上它具有"年纪老"、形态小、生长快、雌雄同株、雌蕊先熟、遗传多样性低、一年生和多年生生活史并存的特征;生态学上它具有"开拓种"、"先锋种"的特征,被认为"虽微小但强大",通常能从干扰后快速恢复。由于分布范围有限、种群周转快、形态小而易被沉积物覆盖等原因,贝克喜盐草及其重要性并不被人熟知。潮间带地区高强度的人为活动对贝克喜盐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全球范围内,贝克喜盐草资源面临持续衰退的趋势,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种,并被认为是10种具有灭绝风险的海草种类之一。基于贝克喜盐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现状,建议(1)将贝克喜盐草列入"中国红色物种名录";(2)采取措施保护其土壤种子库;(3)相关的红树林保护区把贝克喜盐草增列为保护对象;(4)对面临威胁的生境进行迁地保护;(5)加强贝克喜盐草的基础研究,突破解除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瓶颈,完善其室内培育和野外移植的技术体系。
邱广龙苏治南苏治南范航清陈思婷
关键词:濒危物种滨海湿地
不同生根剂对杉木扦插根形态建成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本文以贺州东潭林科所的国家级优质杉木种质作为插穗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ABT1#对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的保存率、生根率、根系活力等根形态建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A 300 mg/L+IBA 40 mg/L的配比作用下,杉木扦插生根率最高,达74.15%;ABT1#对杉木插穗生根的作用效果明显,ABT1#处理后的生根率均在96%以上。生长调节剂与ABT1#对杉木扦插生根具有促进作用。
苏治南陈诗文杨家鸿谭玲罗扬卓杨梅
关键词:杉木扦插生长调节剂生根粉根形态
广西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时的纳潮生态混养探索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在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2017年2月到2020年1月在广西防城港1.1927 hm^(2)的废弃虾塘内进行7种肉食性和2种杂食性鱼类的纳潮生态混养试验研究。在塘底挖掘0.8-1.2 m深的庇护沟、水面设置植物遮阴浮床、塘内设红树林造林监测样地。在塘底基础水位设为0.5 m深的条件下,年均渔获生物量为691 kg/(hm^(2)·a),饵料综合效率为35.09%。3年中9种鱼类成活率、占渔获总尾数和占总生物量比例最高的均是黄鳍鲷(Sparus latus),分别达到38.16%、65.2%和35.28%。2020年1月的全捕渔获显示,鲻鱼(Mugil cephalus)、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和灰鳍鲷(Sparus berda)等野生经济鱼苗可随潮水进入塘内生长,个体数可占渔获总尾数的16.9%。在全日潮15 d的潮汐周期中,塘底淹水日数小于6 d时木榄幼苗可正常生长,成活率93.5%。扩大废弃虾塘红树林恢复及生态养殖的规模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社会对红树林良好环境及高质量产品的认识,可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范航清钟云旭苏治南罗砚倪孔平王欣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混养可持续发展
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解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及其时空变化动态,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在广西珍珠湾红树林区的内、中、外滩各设置一个圆形封闭定置围网,于2013年的4季度(1月、4月、7月、10月)各选择3 d投放被标志的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区别于野生鱼)至围网中,并在次日用诱捕网捕获,基于标志重捕法的原理评估野生中华乌塘鳢的天然资源量。结果显示,珍珠湾红树林区中华乌塘鳢的全年平均种群密度为(18.74±4.04)ind./hm^(2),平均生物量为(1.44±0.37)kg/hm^(2),其中1月的生物量显著高于10月,其余时间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其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在红树林中无显著空间差异。红树林为中华乌塘鳢提供繁育场,生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捞导致中华乌塘鳢天然资源量下降,应加强监管、保护和相关研究,促进中华乌塘鳢资源的恢复。
苏治南倪翔范航清钟云旭
关键词:中华乌塘鳢红树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