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鹏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主题

  • 4篇晶体
  • 4篇晶体结构
  • 3篇荧光
  • 3篇配合物
  • 2篇荧光性
  • 2篇荧光性质
  • 2篇离子
  • 2篇化合物
  • 2篇光性质
  • 2篇大环
  • 1篇亚胺
  • 1篇乙烯基
  • 1篇阴离子
  • 1篇阴离子识别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荧光探针
  • 1篇探针
  • 1篇吡啶
  • 1篇吡啶-2
  • 1篇酰亚胺

机构

  • 4篇贵阳医学院
  • 3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省大环化...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胡鹏
  • 5篇朱必学
  • 4篇张奇龙
  • 2篇郭思颖
  • 1篇张云黔
  • 1篇陈冬梅
  • 1篇陈明华
  • 1篇冯广卫
  • 1篇黄超
  • 1篇吴娟
  • 1篇王焕宇
  • 1篇冉霞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1+1]Schiff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3
2013年
在硫酸催化作用下,采用前体二醛1,7-二(2'-甲酰苯基)-4-氮-1,7-二氧-4-(4'-对甲苯磺酸基)庚烷(1)和1,7-二(2'-甲酰苯基)-1,4,7三氧庚烷(2)与二胺化合物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3)分别进行缩合,得到[1+1]Schiff碱大环化合物4和5,并用元素分析、1H NMR、IR和质谱等对大环化合物4和5进行表征.同时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2个前体和2个Schiff碱大环的晶体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2个大环化合物分子中,分子内氢键作用导致整个分子呈现为一扭曲"8"字形构型,分子内一对苯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稳定其分子的扭曲结构.其紫外研究结果显示,大环化合物4和5对镧(III)离子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
胡鹏郭思颖张奇龙张云黔朱必学
关键词:SCHIFF碱大环化合物晶体结构
不对称Schiff碱对铝离子的荧光探针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1R,2R)-环己二胺、2-羟基-3,5-二叔丁基苯甲醛、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按1∶1∶1的摩尔比进行缩合作用合成得到具有不对称结构的Schiff碱H2L.采用1H NMR、UV-vis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室温条件下,在CH3CH2OH/H2O(V:V=9∶1)混合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化合物H2L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性质。结果表明,H2L对Al3+具有选择性识别性能,可作为检测Al3+的荧光探针。形成的配位体系的荧光强度与Al3+离子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10-5-4.0×10-5mol.L-1,H2L与Al3+的配位键合比为1∶1.
郭思颖胡鹏朱必学
关键词:铝离子荧光探针荧光光谱
N,N′-双(3-吡啶醛)-(1R,2R)-环己二胺席夫碱Ag(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4年
以3-吡啶醛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1,然后,用配体L1和AgNO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L1)(NO3)]n(1),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Ag(Ⅰ)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分别和硝酸根的氧原子,配体中的2个吡啶氮原子以及1个亚胺氮原子配位,配体L1有2种配位模式,其中,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另外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同时2个亚胺氮原子也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这样配合物形成3D孔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张奇龙冯广卫胡鹏朱必学
关键词:席夫碱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含吡啶-2,6-二酰亚胺单元的大环化合物合成及性质被引量:1
2015年
在硫酸催化作用下,用前体二醛1[1,3-二(2'-甲酰苯氧基)丙烷]和前体二胺2[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合成了[1+1]席夫碱大环化合物3,进一步还原得到饱和大环4。用1H NMR、IR、元素分析和质谱等技术手段对大环3和4的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大环3和4的晶体结构。用UV-Vis光谱仪对大环3和4与系列阴离子的作用分别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饱和大环4仅对F-有明显的选择性作用,并测定了该配位反应的配位比和平衡常数,进一步考察了大环3和4对甲醇的吸附性能。
吴娟胡鹏黄超陈冬梅朱必学
关键词:大环阴离子识别
菲咯啉取代苷脲的Co(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被引量:1
2015年
以配体菲咯啉取代苷脲(L),分别与Co Cl2·6H2O、Cu Cl2·2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合物{[Co(L)(H2O)3]Cl2·2H2O}n(1)和[Cu2(L)2Cl4]·3C2H5OH(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每个Co(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八面体,分别与1个配体上菲咯啉单元的2个氮原子、另外1个配体的羰基氧原子和3个水分子配位,配合物中每个配体L表现为三齿配体分别与2个Co(Ⅱ)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Cu(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四方锥形,分别与配体上菲咯啉单元的2个氮原子和3个氯原子配位,3个氯原子中有2个氯原子同时和2个Cu(Ⅱ)离子配位,从而使配合物2形成双核配合物。
张奇龙陈明华冉霞胡鹏
关键词:晶体结构
1,3-双(2-(2,2-二氰乙烯基)苯氧基)-2-丙醇及其银(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荧光性质(英文)
2015年
用1,3-双(2-甲酰基苯氧基)-2-丙醇和丙二腈进行反应得到1,3-双(2-(2,2-二氰乙烯基)苯氧基)-2-丙醇配体L,然后将配体与Ag Sb F6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 LSb F6]n·n CHCl3(1),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L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学参数:a=0.990 2(11)nm,b=2.181(2)nm,c=1.012 2(11)nm,β=109.374(10)°,V=2.062(4)nm3,Z=4,Dc=1.277 g·cm-3,Mr=396.40,μ=0.087 mm-1,F(000)=824,R1=0.064 2,w R2=0.117 4(I>2σ(I))。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学参数:a=1.270 57(11)nm,b=1.456 44(13)nm,c=1.669 85(14)nm,β=105.643(3)°,V=2.975 6(4)nm 3,Z=4,Dc=1.918 g·cm-3,Mr=859.39,μ=1.907 mm-1,F(000)=1 664,R1=0.0417,w R2=0.1 032(I>2σ(I))。在配合物1中,配体L表现为四齿配体分别与4个银(Ⅰ)离子配位,同时,每一个银(Ⅰ)离子与4个相邻配体配位形成2D层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张奇龙王焕宇胡鹏朱必学
关键词:晶体结构荧光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