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连根

作品数:9 被引量:72H指数:7
供职机构: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医学重点专科专病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耐甲氧西林
  • 3篇甲氧西林
  • 2篇三磷酸
  • 2篇三磷酸腺苷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腺苷
  • 2篇磷酸腺苷
  • 2篇耐甲氧西林金...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监护
  • 2篇MRSA
  • 2篇病房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机构

  • 9篇杭州市疾病预...
  • 2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9篇倪晓平
  • 9篇胡连根
  • 8篇徐虹
  • 6篇金慧
  • 5篇韦凌娅
  • 4篇查捷
  • 3篇沈林海
  • 2篇谢利军
  • 2篇邱丽华
  • 2篇赵岚
  • 2篇王英红
  • 2篇孔庆鑫
  • 1篇朱楠
  • 1篇赵洪峰
  • 1篇王淑颖
  • 1篇顾菁华
  • 1篇任淑华
  • 1篇陆烨
  • 1篇吴建浓
  • 1篇夏瑾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艰难梭菌分离培养与病原学分子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建立艰难梭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的表型诊断技术,并对分离获得的艰难梭菌进行分子学特征研究。方法采集杭州某医院ICU住院患者肛拭标本,接种厌氧血琼脂平皿,置厌氧培养箱,可疑菌株采用厌氧菌鉴定试剂条鉴定;用VIDAS荧光酶联免疫技术检测A/B毒素;用PCR技术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和核糖体分型。结果 28例ICU患者检出艰难梭菌9株,检出率为32.14%。9株艰难梭菌中,A/B毒素表型阳性7株(77.78%),毒素基因检测均阳性。9株艰难梭菌可分为3种核糖型,其中R3型为优势株,占77.78%。结论杭州市ICU患者检出艰难梭菌的比例较高,均携带A/B毒素基因,且存在优势型别。
金慧吴建浓韦凌娅朱越献徐虹甘铁儿胡连根倪晓平
关键词:艰难梭菌分子特征
不同检测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经复用处置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比较研究,为医疗机构开展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提供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方法2012年5月一2013年6月对某综合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残留蛋白检测和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对经过自动清洗机清洗后的手术器械进行随机抽检,比较两项检测技术的阳性率;采用SPSSl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合格率进行统计描述,组间差异用妒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残留蛋白检测组,抽检各类手术器械共148件,阳性14件,阳性率为9.46%;ATP检测组共抽检144件器械,其中〈2000相对光单位值(RLU)/件的器械有108件,占总监测数的75.00%;2000~4000RLU/件,共有25件,占17.37%;≥5000RLU/件,有11件,占7.63%;≥8000RLu/件,仅为2件,占1.39%;ATP组如设定≥5000RLU/件为阳性判断标准,则阳性率为7.63%;两项技术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残留蛋白和ATP检测技术均可用于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现场监测,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监测技术,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保障高度危险物品的消毒与灭菌质量。
韦凌娅顾菁华陆烨徐虹赵岚胡连根谢利军胡国庆倪晓平
关键词:手术器械三磷酸腺苷
洁净病房布局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洁净病房布局结构,构成包括房体(1),所述的房体(1)内依次设有平行的家属探视通道(2)、患者通道(3)和医护人员通道(4),患者通道(3)一侧设有值班室(13)和家属更衣室(14),另一侧依次设有相...
倪晓平邱丽华孔庆鑫朱楠胡连根
文献传递
不同人员医院环境清洁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人员医院环境清洁的效果,为建立标准化清洁程序提供依据。方法 ICU中随机选择两个床单元,抽签分配给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和清洁人员,两类人员使用消毒湿巾对床单位进行消毒。每个床单元清洁前后采集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盲法棉试子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和MRSA。结果感染专业人员清洁前后物表细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4.0 cfu/cm2和0.5 cfu/cm2;清洁人员清洁前后物表细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5.4 cfu/cm2和9.0cfu/cm2。感染专业人员有效清洁率100%;清洁人员有效清洁仅为55%,清洁失败9处。结论感染专业人员环境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清洁工人。应建立医院环境清洁标准化程序,实施清洁人员上岗教育干预。
徐虹金慧胡连根孔庆鑫邱丽华查捷王英红倪晓平
杭州市医疗机构MRSA耐药特征与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杭州市医疗机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特征与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和基因扩增技术,对杭州市3家大型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与人体携带的MRSA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3家医院的ICU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鼻腔分离到MRSA菌41株,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全部耐药。所分离的MRSA对米诺环素、奎奴普汀、万古霉素、利福平均敏感。41株MRSA检出携带qac A/B基因16株,检出率为39%;携带smr基因9株,检出率为22%;携带nor A基因19株,携带率为46.3%。结论调查的ICU环境及医护人员携带的MRSA系多重耐药菌株,主动外排基因qac A/B、nor A携带率较高,其耐药机制与外排基因携带有关。
金慧胡连根徐虹沈林海韦凌娅倪晓平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表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污染情况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环境表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污染状况,为加强NICU环境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NICU内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细菌污染进行检测。结果从该NICU内保温箱、床具、水龙头、卫生洁具等10余种物体表面共分离到MRS 54株,分离阳性率为24.7%,所分离的MRS菌株均携带mec A基因。NICU物体表面MRS污染率较高的依次为水龙头、推车拉手、电脑键盘、开关和病历夹。结论 NICU高频接触表面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污染普遍,应加强病房内环境物体表面卫生管理,以降低物体表面MRS定植的机会。
沈林海林蓉吴菠徐虹金慧韦凌娅胡连根查捷倪晓平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卫生管理
不同检测方法对胃镜复用清洗质量监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微生物检测、残留蛋白和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测定用于胃镜清洗质量监测的结果,以有效维护患者的诊疗安全。方法胃镜使用后完成复用程序中的整个清洗步骤,在实施戊二醛消毒前,对胃镜外表面和活检通道冲洗液进行微生物、残留蛋白和ATP生物荧光测定。结果胃镜外表面微生物、残留蛋白和ATP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0.0%、70.0%和76.7%(χ2=0.842,P=0.656);活检通道冲洗液3项技术监测合格率分别为63.3%、33.3%和53.3%(χ2=5.600,P=0.061);3项技术在监测胃镜不同部位的清洗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项技术均适用于内镜清洗质量监测,应高度重视内镜复用的清洗质量,开展内镜复用清洗质量的监测,并根据各院特点选择清洗质量的监测技术。
夏瑾徐虹赵岚金慧谢利军查捷胡连根倪晓平
关键词:胃镜微生物监测三磷酸腺苷
重症监护室高频接触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高频接触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s,MRSA)污染情况,为医院环境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5月,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综合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并确定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为MRSA监测的部位,采用无菌棉签涂抹采样,现场直接接种至MRSA显色培养基,采用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及PCR扩增mecA基因鉴定MRSA。结果采集综合ICU高频接触表面样本100份,MRSA阳性率为14.00%,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中有8类表面(66.67%)检出目标细菌;采集NICU样本100份,MRSA阳性率为16.00%,12类高频接触表面中有9类(75.00%)表面检出目标细菌。两类ICU的MRS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P=0.692);ICU和NICU的电脑键盘均为MRSA检出率最高部位。结论应高度关注ICU病房高频接触表面的MRSA污染,尤其应关注电脑键盘等表面结构较为复杂的物品表面的清洁与消毒,为患者提供清洁而安全的诊疗环境。
任淑华徐虹赵洪峰金慧王淑颖查捷沈强韦凌娅宋爱华沈林海胡连根倪晓平
外科口罩与N95口罩预防流感效果荟萃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评价外科口罩与N95口罩预防流感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外科口罩与N95口罩预防流感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3项,共2049名研究者;荟萃分析发现,外科口罩组与N95口罩组流感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科口罩组与N95口罩组其他呼吸道病毒(SARS病毒除外)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口罩与N95口罩对流感病毒的防护效果无差异。
徐虹王英红胡连根倪晓平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