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莎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刑制
  • 1篇社会
  • 1篇社区矫正
  • 1篇人格
  • 1篇缓刑
  • 1篇缓刑犯
  • 1篇假释
  • 1篇假释犯
  • 1篇监禁
  • 1篇监禁刑
  • 1篇减刑
  • 1篇减刑制度
  • 1篇犯罪
  • 1篇犯罪人
  • 1篇犯罪人格
  • 1篇非监禁刑
  • 1篇本土
  • 1篇本土化

机构

  • 3篇湖南大学

作者

  • 3篇胡莎
  • 2篇何书梅
  • 1篇余松龄

传媒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假释犯与缓刑犯犯罪人格的矫正
2005年
假释犯、缓刑犯的犯罪人格具有缺陷性格完善的不彻底性、反社会倾向性及行为偏差性。我国社区矫正的社会理念载体、法律载体和物质载体为假释犯、缓刑犯的人格矫正提供了现实可能,通过完善社区刑罚的刑事立法,整合现有基层司法资源和完善矫正机构职能,可以实现假释犯、缓刑犯正常人格的回归。
胡莎何书梅
关键词:人格犯罪社会
试论减刑制度的运作机制被引量:4
2004年
减刑的适用范围包括监禁犯和非监禁犯。适用减刑的根本性条件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即悔改表现、立功表现以及重大立功表现。目前,我国减刑运作机制中存在着减刑标准过于量化、人为规定减刑比例、减刑权属不明以及监外执行罪犯减刑考察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完善计分考核制度、废止人为限制减刑比例的规定、重新配置减刑权和完善非监禁刑考察制度等方面对减刑运作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余松龄胡莎
关键词:减刑非监禁刑
试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被引量:3
2006年
社区矫正制度代表着罪犯处遇的未来方向,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其理论根基源于刑法谦抑性思想、行刑社会化理念。就我国现状而言,我国社会理念载体、法律载体和物质载体为社区矫正的本土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建议通过完善社区刑罚的刑事立法,整合现有基层司法资源,完善矫正机构职能分工,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保障和促进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
何书梅胡莎
关键词:社区矫正本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