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江
-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1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急救临床分析
- 2002年
- 胡碧江
- 关键词:AOPP反跳现象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
- 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老年脓毒症治疗中预后判断的应用被引量:28
- 2013年
- 目的研究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研究共7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根据血乳酸水平将70例患者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0 mmol/L)及乳酸升高组(血乳酸>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计算全部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所得早期乳酸清除率将70例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APACHEⅡ评分分值、需行机械通气例数以及病死例数。结果乳酸正常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乳酸升高组(均P<0.01),APACHEⅡ得分低于乳酸升高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Ⅱ得分、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均P<0.01)。结论动脉血乳酸可较好反应老年脓毒症患者当前机体组织灌注状态,提示预后;早期乳酸清除率可动态反应血乳酸变化趋势,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 胡碧江陈建南陈文腾丁毅鹏
- 关键词:乳酸乳酸清除率脓毒症
- 海口市公立与私立学校中学生主观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02年
- 林明方郭敏欧阳锋文国强廖小平黄仕雄蒋湘玲高允锁胡碧江赵金华
-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因急性发作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COPD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按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和非VTE组。对患者基本资料、相关临床特征、临床指标比较后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706人,其中VTE发生率为15.2%(107/706)。VTE组男性比例、房性纤颤发生率低于非VTE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2、卧床无法行动、胸痛、下肢疼痛、肿瘤、昏厥的比例及住院天数高于非VTE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V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危险因素分别为男性〔OR=1.775,95%CI(1.658,1.901),P=0.00〕;肿瘤〔OR=2.932,95%CI(2.699,3.163),P=0.00〕;动脉疾病〔OR=1.174,95%CI(1.015,1.365),P=0.04〕;D-二聚体升高〔OR=2.613,95%CI(2.135,2.953),P=0.00〕。结论 COPD急性发作住院患者VTE发生率较高,男性、肿瘤、动脉疾病、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患者值得临床医师注意,可考虑行常规抗凝治疗。
- 胡碧江陈建南陈文腾丁毅鹏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肺血栓栓塞症
- 院内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应用心肺复苏Utstein指南模式评价心脏骤停原因及其心肺复苏复苏结果。方法按照心肺复苏Utstein评价指南设计心肺复苏注册登记表,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对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海南省医疗保健中心心肺复苏和心脏骤停患者及其结果进行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结果在295例心脏骤停中,院外心脏骤停与院内心脏骤停分别为137例、158例,其心脏骤停心脏原因分别为49例(35.7%)、63例(39.9%);院外心脏骤停非心脏原因中因创伤、淹溺、急性中毒引起心脏骤停高于院内心脏骤停组(P<0.05);而院内心脏骤停组因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低血压/休克、电解质紊乱引起心脏骤停高于院外心脏骤停组(P<0.05)。院内心脏骤停复苏ROSC率、成活出院率分别为50.7%、13.9%,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ROSC率、成活出院率高于非心源性心脏骤停(P<0.05)。结论院外、院内心脏骤停原因有明显的差异,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ROSC率、成活出院率高于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 宋维许和平何振扬马健林吴志勇李伟许晋川黎敏严首春胡志高胡碧江高允锁
- 关键词:心肺复苏UTSTEIN模式注册研究
- 海南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共识被引量:19
- 2011年
-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接触大量高浓度的毒物或服用超过中毒量的药物后迅速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急性中毒病情复杂、
- 宋维姚津剑朱江欧阳艳红曾琦吴国平孟庆华王日兴张汉洪王微刘裕芬孙定卫胡碧江严首春
- 关键词:急性中毒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先给予标准的抗心衰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首次负荷剂量为1.5μ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1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入,连续用药72h,现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测定血浆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未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72%)高于对照组(60.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率、血压、LVEF、NT-proBNP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率、LVEF、NT-proBNP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NT-proBNP值、LVEF、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但治疗组的NT-proBNP值、LVEF和心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加显著(P<0.001)。两组血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使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好。
- 胡碧江王薇何平丁毅鹏
- 关键词: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左心衰竭NT-PRO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