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惠文

作品数:72 被引量:474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红壤
  • 26篇土壤
  • 22篇水稻
  • 20篇施肥
  • 15篇旱地
  • 15篇红壤旱地
  • 14篇养分
  • 13篇长期施肥
  • 12篇水稻土
  • 9篇稻田
  • 7篇双季稻
  • 7篇季稻
  • 6篇氮肥
  • 6篇有机碳
  • 6篇再生稻
  • 6篇施用
  • 6篇速效
  • 6篇速效钾
  • 6篇红壤稻田
  • 5篇稻区

机构

  • 72篇江西省红壤研...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江西省邓家埠...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2篇湖南泰谷生物...
  • 2篇金玛(宽甸)...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西省水产科...
  • 1篇江西省旱作物...
  • 1篇江苏中烟工业...
  • 1篇江西省烟草科...

作者

  • 72篇胡惠文
  • 61篇柳开楼
  • 53篇叶会财
  • 52篇李大明
  • 48篇余喜初
  • 39篇徐小林
  • 38篇黄庆海
  • 33篇胡志华
  • 23篇周利军
  • 12篇王赛莲
  • 7篇李亚贞
  • 6篇杨旭初
  • 5篇夏桂龙
  • 4篇肖国滨
  • 4篇陈明
  • 4篇韩天富
  • 3篇余跑兰
  • 3篇黄天宝
  • 3篇张会民
  • 3篇叶川

传媒

  • 7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江西农业学报
  • 5篇中国土壤与肥...
  • 4篇中国稻米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土壤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农业科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蔬菜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5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1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3
  • 1篇200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赣东北地区水稻土的有机质变化及其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相互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赣东北地区11个试验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普遍偏低,其中土壤有机质30 g/kg以下的比例达62.7%。土壤有机质与CK、OPT处理的水稻产量相关性不显著,这可能与土壤性质有关。然而,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与缺磷处理的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缺钾处理的产量则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土壤磷素是限制赣东北地区水稻产量的关键因子,因此,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水稻土上,增施磷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磷肥农学效益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时,磷肥的施用对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土壤有机质的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赣东北地区,磷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而做适当调整。
余瑞新欧阳建平王端飞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胡惠文
关键词:水稻土有机质肥料利用率
不同有机培肥方式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红壤双季稻种植模式下,不施肥、NPK、紫云英+猪粪+化肥、紫云英+猪粪+秸秆+化肥、紫云英+秸秆+化肥处理耕层土壤全磷、Olsen-P、磷素有效性和磷素利用率35年的变化特征,以及Olsen-P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有效性略微下降。配施猪粪显著提高全磷、Olsen-P含量和磷素有效性,但显著降低磷肥利用率,增加磷的环境污染风险。化肥配合紫云英及稻草还田处理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以及磷素有效性保持稳定,但显著提高磷肥利用率。Olsen-P的产量农学阈值为16.36 mg kg^-1。
叶会财李大明柳开楼余喜初黄庆海胡志华杨旭初胡惠文周利军林小兵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全磷有效磷有机培肥
双季玉米种植下长期施肥改变红壤氮磷活化能力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系统研究南方丘陵区红壤氮磷养分活化程度对长期施肥和玉米连作模式的响应规律,研究选取江西进贤红壤旱地双季玉米长期试验的不施肥(CK)、氮肥(N)、磷肥(P)、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2倍氮磷钾配施(H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等处理,分析其27a内(1986—2013年)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氮磷活化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并研究了土壤氮磷的增加速率以及土壤有机碳与氮磷活化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氮磷活化度的提升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试验27a间,施氮处理对氮活化度的提升效果在60.25%~105.35%之间,以NPK处理为最高,HNPK和NPKOM次之;施磷处理对磷活化度的提升效果在2.29~15.40倍之间,以NPKOM处理为最高,HNPK和P处理次之。NPKOM处理对碱解氮和速效磷的提升作用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高。施肥处理提升氮磷活化度的主要原因是提升了碱解氮和有效磷。与试验前相比,连续27a施肥后,NPKOM处理的土壤全氮和全磷仅增加了25.02%和145.16%,而碱解氮和全磷则分别增加了131.46%和38.39倍,导致氮磷活化度分别增加了85.14%和15.40倍。土壤氮活化度与土壤有机碳不存在线性关系,而磷活化度则表现出随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磷素活化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264 1,P<0.05)。因此,在红壤旱地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土壤氮磷养分含量和氮磷活化度的重要措施,磷的活化程度明显高于氮,但速效氮磷养分的大幅增加也可能导致环境风险。
柳开楼胡志华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关键词:红壤双季玉米
基于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的长期施肥红壤旱地土壤肥力评价被引量:19
2018年
为评价红壤旱地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肥力水平,基于1986年建立的江西进贤红壤旱地玉米定位试验,选用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5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和比较了连续施肥30年后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旱地土壤综合肥力水平。结果表明,数据球形假设检验KMO值为0.73,Bartlett值为127.98,Sig<0.01,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NI)以氮磷钾配施猪粪处理最高(0.94),单施猪粪次之(0.92),单施氮肥最低(0.42)。因此,红壤旱地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杨旭初叶会财李大明余喜初柳开楼胡秋萍胡志华谷子寒胡惠文周利军黄庆海林小兵
关键词:长期施肥红壤旱地玉米肥力评价
中亚热带稻田不同耕作栽培和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是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深入比较和评估不同轻型栽培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研究于2008年开始在中亚热带设置了耕作方式(深翻耕和浅旋耕)、秸秆还田与否和栽培方式(直播、抛秧和插秧)的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了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耕作和栽培方式不会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变化;但秸秆还田后水稻产量比不还田增加1.6%~7.6%。在土壤培肥方面,不同栽培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变异较大,而浅旋耕和秸秆还田则能显著提高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与深翻耕相比,浅旋耕方式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5.1%~11.5%、2.2%~10.4%、5.5%~29.2%、7.8%~22.1%。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7%~6.6%、3.4%~5.5%、2.2%~5.O%、16.3%~49.3%。因此,浅旋耕和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且水稻产量稳定,在中亚热带地区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柳开楼李亚贞秦江涛夏桂龙刘金花胡惠文周利军叶会财徐小林
关键词:秸秆还田水稻产量土壤肥力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被引量:12
2017年
红壤旱地的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通过外源添加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红壤旱地长期肥料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碳投入与玉米产量及土壤碳储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大幅提升红壤旱地的有机碳含量,氮磷钾+有机肥(NPKM)和有机肥(OM)处理在27年间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08 g/(kg·a)和0.06 g/(kg·a),有机碳储量的增加速率分别为0.24t/(hm^2·a)和0.16 t/(hm^2·a);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NPKM和OM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51.5%和42.0%,有机碳储量则分别增加57.1%和45.7%。进一步分析表明,有机碳投入量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71 5,P<0.001),且线性拟合方程(y=–0.158+0.086x)表明,双季玉米种植下红壤旱地的固碳效率为8.6%,当有机碳投入量为1.84 t/(hm^2·a)时,红壤旱地的有机碳储量保持平衡。因此,施用有机肥是提高红壤旱地有机碳储量的有效途径,固碳效率和土壤有机碳平衡点则可以有效指导红壤旱地有机肥的管理措施。
柳开楼叶会财李大明黄庆海余喜初胡志华徐小林胡惠文周利军王赛莲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红壤旱地长期施肥
基于冠层红绿蓝光值评估氮肥施用下小白菜的产量变化
2018年
为指导菜农调整施肥等管理措施,缓解蔬菜种植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通过设置不同氮肥处理的田间小区试验,采用智能手机在小白菜播种后第20天(D20)、第30天(D30)、第40天(D40)、第50天(D50)获取群体冠层数字图像,同时监测小白菜产量(鲜质量)。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间内各处理的产量(鲜质量)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出施用氮肥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施氮可以使小白菜产量(鲜质量)增加27.82%~52.85%,其中以667 m2施用17.5 kg时产量(鲜质量)最高。蔬菜冠层数字图像中红光值R、绿光值G与产量(鲜质量)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曲线进行拟合,方程分别为y=-0.092 6x^2+23.365x-242.53(R2=0.581 8),y=-0.044x^2+15.843x+50.495(R^2=0.724 9);但蓝光值B与小白菜产量(鲜质量)不存在显著关系。验证试验进一步表明,用冠层的红光值R和绿光值G能够较好地预测小白菜产量(鲜质量)。
柳开楼熊文李涵胡惠文陈伟明章彪雄
关键词:小白菜氮肥用量冠层
长期化肥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根茬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作物根茬还田不仅促进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农田系统,而且可以培肥土壤。然而,在双季稻区,有关不同施肥措施下根茬生物量的变化及养分积累特征则仍不明确。【方法】基于1981年开始的进贤双季稻长期定位试验,于2012年分别采集早晚稻成熟期不施肥(CK)、氮磷钾肥(NPK)、2倍的氮磷钾肥(2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OM)处理的水稻秸秆、籽粒、根茬和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根茬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根茬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关键肥力因子。【结果】根茬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及占总植株的比例均呈现出早稻季明显高于晚稻季,且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可以显著提升水稻的根茬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与NPK处理相比,NPKOM处理的早稻根茬生物量及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了20.58%、17.34%、270.66%和37.89%,晚稻季根茬生物量及氮磷钾积累量的增幅为23.85%、17.88%、262.55%和37.96%。但是,在早稻季,NPKOM处理的根茬生物量及氮钾养分积累量占总植株的比例则分别比NPK处理降低了22.18%、33.90%和26.70%,晚稻季NPKOM处理的降幅分别为4.91%、39.41%和27.06%,而根茬磷素的比例则呈增加趋势。进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所有肥力指标中,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是影响水稻根茬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关键肥力因子(P<0.05)。【结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根茬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但却显著降低了根茬氮钾养分占总植株的比例。且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施肥措施主要通过土壤磷含量调控早晚稻的根茬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
柳开楼张会民韩天富周利军李大明胡志华黄庆海叶会财徐小林胡惠文
关键词:养分积累双季稻化肥有机肥
不同改良剂材料对双季稻田砷污染阻控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探讨比表面积大、孔隙多和吸附性强的生物黑炭和生物源石灰(牡蛎壳粉)配施对酸性水稻土砷(As)污染的阻控效果,从而为该区域土壤的As污染治理提供技术参考。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有机肥(猪粪和生物黑炭)与石灰(矿物源石灰和牡蛎壳粉)配施对As污染水稻土[w(As)为40 mg·kg-1]的阻控效果,分析了土壤有效As含量,水稻秸秆、籽粒和大米中As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了土壤有效As含量与水稻As吸收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猪粪配施矿物源石灰及牡蛎壳粉条件下土壤w(有效As)降低29.1%~57.0%,生物黑炭配施矿物源石灰及生物石灰条件下土壤w(有效As)下降35.1%~65.9%;而土壤w(有效As)的降低进一步阻控了水稻秸秆、籽粒和大米中As累积。其中,生物黑炭配施牡蛎壳粉处理的效果最好,其秸秆、籽粒和大米中w(As)分别降低67.6%~68.5%、66.6%~67.8%和76.0%~76.9%。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效As含量与水稻As吸收量可以用指数方程较好地拟合(R2>0.75,P<0.01)。因此,对于酸性水稻土,生物黑炭和牡蛎壳粉可以通过降低土壤有效As来快速阻控水稻秸秆、籽粒和大米对As的吸收,但当土壤w(有效As)小于30 mg·kg-1时,施用改良剂降低土壤As含量的效果不明显。
柳开楼胡惠文胡惠文周利军陈燕余跑兰叶会财徐小林胡志华黄庆海李大明余喜初
关键词:水稻土生物黑炭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应被引量:8
2014年
为探索潜育化水稻土改良培肥措施,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工程排水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效应。结果显示: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加了早、晚稻的有效分蘖数。在早稻齐穗期,与CK和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叶绿素(SPAD值)均显著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晚稻的产量,与NPK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10.0%-23.7%;其中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产量最高。在工程排水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处理在早、晚稻收获时耕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减少了15.0%-25.3%和32.5%-37.5%。这表明,在工程排水条件下,配施一定的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潜育化稻田水稻产量,降低表层土壤还原物质总量,对改良潜育化水稻土有明显作用。
余喜初柳开楼李大明黄庆海胡惠文叶会财徐小林王赛莲
关键词:有机肥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