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愈合
  • 11篇创面
  • 9篇创面愈合
  • 6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血管
  • 5篇血管紧张
  • 5篇血管紧张素
  • 5篇紧张素
  • 4篇血管紧张素转...
  • 4篇表皮干细胞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抑制剂
  • 3篇愈合过程
  • 3篇制剂
  • 3篇转化酶抑制剂
  • 3篇酶抑制剂
  • 2篇凋亡
  • 2篇内细胞
  • 2篇皮肤缺损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附属...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14篇刘宏伟
  • 14篇肖静
  • 11篇李升红
  • 10篇肖丽玲
  • 6篇徐媛
  • 6篇程飚
  • 4篇谢光辉
  • 3篇吴帆
  • 3篇邵建立
  • 2篇廖选
  • 2篇卢金强
  • 1篇吴姮君
  • 1篇谢姗
  • 1篇吴凡

传媒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感染、炎症、...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第九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再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已被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然而各种ACE 抑制剂50%的副反应发生在皮肤。糖尿病人的治疗中长期...
廖选肖静肖丽玲徐媛李升红吴帆刘宏伟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创面愈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角质形成细胞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角质形成细胞的可能性及在此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抽取Wistar大鼠的骨髓,经全骨髓法分离、纯化MSCs,鉴定后建立MSCs细胞模型,用成胶质细胞诱导培养基诱导其为角质形成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以添加了AngⅡ的成角质形成细胞诱导培养基组与单纯成角质形成细胞诱导培养基组在诱导MSCs 7天、10天后行角蛋白10(CKP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培养的MSCs具有成脂、成骨分化的能力。MSCs可以成功诱导为角质形成细胞,添加AngⅡ的诱导组与对照诱导组CKP10免疫组化染色均有阳性表达,但添加AngⅡ组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KP10阳性细胞百分率,AngⅡ组为80.62%,对照组(32.46%),两者相差显著(P<0.05)。结论:MSCs可以诱导分化为角质形成细胞,ANGⅡ对MSC的成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AngⅡ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
徐媛刘宏伟程飚肖丽玲肖静吴帆李升红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创面愈合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阻滞剂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2型受体(AT2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ng Ⅱ及AT2R影响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 mm,在创面模型建立同时腹腔注射给予特异性AT2R阻断剂PD123319(每天10 mg/kg),于创面形成后第3、5、7、9、11、13和15天切取创面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PD123319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和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PD123319对创面内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的愈合率分别为(63.55±2.57)%和(80.78±4.65)%。PD123319处理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分别为(79.89±4.56)%和(88.98±3.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22±0.15)mm和(1.93±0.17)mm,PD123319处理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65±0.12)mm和(2.36±0.1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和(7.15±0.42)mm2,PD123319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11.51±0.98)mm2和(9.32±0.67)m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PD123319处理组创面局部EGF、VEGF和bF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2R阻滞剂PD123319能够促进创面愈合。PD123319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其促进创面内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及EGF、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李升红万婷刘宏伟程飚肖丽玲谢光辉卢金强肖静
关键词:创面愈合
参与创面修复的干细胞及其在创面修复中作用的研究
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多种细胞成份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修复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成份等参与创面的修复过程。随着对创面愈合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及成...
肖静刘宏伟程飚
关键词:干细胞创面愈合
文献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再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背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已被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然而各种ACE抑制剂50%的副反应发生在皮肤.糖尿病人的治疗中长期服...
廖选肖静肖丽玲徐媛李升红吴帆刘宏伟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创面愈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变化
目的: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ACE的时相性变化及其可能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损伤模型,在创面形成后第0、3、7、11、15天心脏取血,提取血清采用ELISA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血液中ACE的时相性变化...
李升红刘宏伟肖丽玲谢光辉肖静
文献传递
颗粒脂肪移植在预防深部组织粘连中的作用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组织移植预防瘢痕与深部组织粘连松解术后再发生粘连的方法和效果观察。方法:2010年8月~2011年4月期间,笔者对符合条件的15例皮肤外伤或手术后瘢痕与深部肌肉和腱性组织粘连的病例采用原瘢痕处小切口,仔细分离松解皮下粘连组织,并在粘连处形成皮下袋,将经20ml注射器抽吸得到的下腹部脂肪颗粒用2mm内径注射针注入到分离的皮下袋内,移植的自体脂肪颗粒作为隔离层填充于原粘连组织间,缝合伤口,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病例检查未发现粘连复发,并发现局部皮肤质地及活动度明显改善。结论:脂肪颗粒是预防瘢痕与深部组织粘连松解术后粘连复发粘连的理想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防止或减轻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局部皮肤组织修复的质量,是简单易行的粘连松解和防复发的方法,值得推广。
肖静李升红刘宏伟程飚肖丽玲
关键词:颗粒脂肪瘢痕创伤愈合
IPL/点阵饵激光影响大鼠皮肤厚度的实验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IPL与点阵饵激光单次或两次治疗后大鼠背部皮肤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真皮厚度变化情况。
谢光辉刘宏伟谢姗吴凡肖静
关键词:皮肤厚度IPL激光
Losartan对创面愈合与创面内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受体(type 1 receptor,AT1 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以及创伤局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
李升红刘宏伟肖丽玲谢光辉邵建立卢金强肖静
关键词:创面愈合LOSARTAN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Losartan对创面愈合与创面内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 Ⅱ)1型受体(type 1 receptor, AT1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以及创伤局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
李升红刘宏伟肖静
关键词:创面愈合LOSARTAN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