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瑶

作品数:51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中药
  • 6篇药用
  • 6篇药用植物
  • 5篇药材
  • 5篇正交
  • 5篇正交试验
  • 5篇植物
  • 5篇闪式提取
  • 5篇糖尿病
  • 4篇饮片
  • 4篇基原
  • 4篇教学
  • 4篇甘草
  • 4篇2型糖尿
  • 4篇DNA条形码
  • 3篇等级考试
  • 3篇毒性
  • 3篇药理
  • 3篇药理学

机构

  • 5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河南省药品审...
  • 3篇北京华邈中药...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51篇肖瑶
  • 19篇刘春生
  • 10篇王玥
  • 10篇白贞芳
  • 9篇杜守颖
  • 8篇魏军平
  • 5篇袁航
  • 5篇吴清
  • 5篇戎堃
  • 5篇吴浩忠
  • 5篇姜丹
  • 4篇臧艺玫
  • 4篇王晶娟
  • 4篇任广喜
  • 3篇马长华
  • 3篇王娟
  • 3篇李慧云
  • 3篇赵百孝
  • 3篇韩丽
  • 3篇林宏英

传媒

  • 5篇药学学报
  • 4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医教育
  • 2篇药学教育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种缬草素类成分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缬草素类成分中的单烯型(二氢缬草素)、二烯型(缬草素,乙酰缬草素)和四烯型(baldrinal,ho-mobaldrinal)5种化合物在电喷雾多级质谱下的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ESI源)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正离子检测模式(MS+)进行多级碎片解析。结果:归纳总结了单烯型、双烯型和四烯型3类缬草素成分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多级质谱裂解规律。结论:该类化合物有着较强的裂解规律,可用于缬草素类化合物的快速结构鉴定、定量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王春国刘勇石晋丽肖瑶史淑宁侯文慧王子健
基于我国临床中药师教育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1培养临床中药师的必要性自古以来,我国医药不分家,医师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进行处方筛选、剂型设计,甚至亲自制备。但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学科分工越来越精细,中医临床和中药生产逐渐脱节,医生只负责诊断疾病和立法处方,中药师只是在医院制剂室中负责药品调配,对于处方用药、剂量是否合理,
王玥吴嘉瑞杜守颖吴金英刘月环邢丹肖瑶
关键词:临床中药师临床中药学专业教育
基于DNA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的巴西草药BARDANA(牛蒡)的品种鉴定及高效液相色谱研究
2015年
目的对巴西草药牛蒡的品种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中的牛蒡苷含量,为其品种整理和药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NA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技术鉴定巴西草药牛蒡的基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牛蒡苷含量。结果 DNA条形码初步鉴定巴西草药牛蒡为菊科牛蒡属植物,且与牛蒡达到最高相似度99%,产地及形态分析进一步确证其为牛蒡的地上部分;巴西牛蒡草中牛蒡苷平均含量为0.281%,明显低于中国牛蒡草牛蒡苷平均含量3.72%。结论巴西草药牛蒡来源于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牛蒡苷含量极低。
余春霞顾选李妍芃肖瑶赵百孝刘春生马长华韩丽
关键词:牛蒡牛蒡苷
基于显微—DNA条形码—产地分析联用的巴西柑橘属植物药FARINHA DE LARANJA(枳壳)基原鉴定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显微-DNA条形码-产地分析联用的方法对巴西柑橘属植物药FARINHA DE LARANJA粉末进行基原鉴定研究。方法应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对药材粉末的基原进行初步判定;再提取样品DNA,扩增ITS序列,利用NCBI数据库中的BLAST功能分析相似度,对样品品种进行DNA条形码鉴定;最后结合产地信息对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筛选。结果显微-DNA条形码-产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为芸香科柑橘属Citrus L.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粉末。结论巴西植物药FARINHA DE LARANJA的鉴定可为扩大枳实、枳壳等中药材的药用资源提供依据。
臧艺玫顾选余春霞余春霞王娟韩丽吴浩忠肖瑶赵百孝刘春生
关键词:柑橘属DNA条形码
基于DNA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的巴西马钱属植物药QUINA基原鉴定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DNA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的方法对巴西马钱属植物药QUINA进行基原鉴定研究,为这种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提取样品DNA、PCR扩增及双向测序,获得样品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利用NCBI数据库中的BLAST功能计算相似度,对其基原进行DNA条形码鉴定;根据其产地信息对DNA条形码鉴定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依据其形态特征验证鉴定结果。结果本次收集的植物类药材QUINA来源于马钱科马钱属植物Strychnos pseudo quina A.St.-Hil.的根皮。结论 DNA条形码—产地—形态三者联用的方法可弥补单一鉴定方法的不足,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未知样品进行基原鉴定。
臧艺玫顾选余春霞余春霞肖瑶赵百孝刘春生马长华
关键词:ITS序列
“胖-糖-衰”综合调控——血管衰老的管理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血管衰老是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也是“胖-糖-衰”疾病链进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机体和血管衰老的不可逆性,故从“胖”和“糖”阶段进行早期防治,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血管衰老的发生。本文系统总结血管衰老与各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关系,从氧化应激、慢性炎症、能量代谢失常等方面阐述肥胖、糖尿病与血管衰老的共同发病机制,提倡发挥“治未病”理论优势,注重“胖-糖-衰”疾病链的综合调控管理策略,以期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魏军平肖瑶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血管衰老
常见有毒药材的毒性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将收集的206种有毒药材的毒性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为合理利用和深入开发有毒药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梳理有毒药材名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PubMed建库至2021年9月20日已报道的药材毒性的文献,并分析归纳。结果在206种有毒药材中,109种有毒性研究的报道,主要有肾毒性、肝毒性、心血管毒性等。结论大部分有毒药材的毒性成分和毒性机制尚不清楚,需加大研究力度,以保证其临床使用更安全有效。
白贞芳王宁吴菲肖瑶姜丹任广喜刘春生
关键词:毒性
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的组方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1.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魏军平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桥本氏病患者的用药规律,挖掘其核心药物及配伍方法,归纳魏军平教授的用药经验,得出核心处方;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所得核心处方干预桥本氏病的潜在关...
肖瑶
关键词:肝郁脾虚证桥本氏病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
中药饮片辨识等级考试模式探析被引量:4
2018年
饮片鉴别技术是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基本技能。随着中药市场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近年来,用人单位向培训院校反映毕业生实用技能不满意的事情时有发生。有鉴于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开展了中药饮片辨识等级考试制度,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中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饮片快速鉴别水平。为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性状相近的饮片鉴别是普遍反映的难点,主要表现在随着考试等级和难度的提高,通过率显著降低。同时,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总结出易错点及出错原因,并对易混淆品种的鉴别要点进行了梳理。研究组认为,中药饮片辨识等级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效果,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的成材率和就业率,并为今后中药专业的各种等级考试提供了理论借鉴。
肖瑶任雪阳白贞芳王玥刘春生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桑枝-桂枝”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枝-桂枝"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靶点基因以及关键通路,研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药对活性成分和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类风湿关节炎靶点基因,获取交集基因,即"桑枝-桂枝"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靶点基因。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分析筛选关键生物过程。在Metascape网站进行预测靶点基因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使用Omicshare平台绘制气泡图,同时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共得到12个活性成分,85个预测靶点,126条KEGG通路,1 537条GO功能。"桑枝-桂枝"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山奈酚、β-谷甾醇、肉桂酸等,主要靶点基因可能为HSP90AB1、RELA、AKT1、TNF、TLR4、PTGS2等,主要KEGG通路为TNF信号通路、雌激素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主要GO功能分析为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胞因子介导通路关系。结论:本研究说明"桑枝-桂枝"药对是通过多化合物-多靶点-多通路的调控方式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希望为后续研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曹晔文肖瑶许涛王欣妍李露曹炜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桑枝桂枝类风湿关节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