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志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2篇预后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病
  • 2篇免疫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性
  • 1篇代偿性抗炎症...
  • 1篇代谢
  • 1篇对心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按摩
  • 1篇心脏按压
  • 1篇胸外

机构

  • 6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枣庄市薛城区...

作者

  • 8篇翁志华
  • 6篇何忠杰
  • 4篇林洪远
  • 2篇张玉红
  • 2篇郭剑颖
  • 2篇李晓静
  • 2篇刘双庆
  • 1篇刘双庆
  • 1篇韦文韬
  • 1篇郭旭升
  • 1篇郭旭生
  • 1篇姚咏明
  • 1篇郭建中
  • 1篇韩家林
  • 1篇邓群
  • 1篇党广博
  • 1篇谢平初
  • 1篇尹长富
  • 1篇陆翠玲
  • 1篇张宪

传媒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D_(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预测脓毒症预后及指导免疫调理治疗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119
2003年
目的 :验证 CD+ 1 4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 DR( HL A DR)对于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探讨胸腺 5肽 ( TP 5 )治疗免疫抑制的有效性。方法 :符合严重脓毒症标准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30 %的患者被定义为脓毒症免疫抑制和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 ( CARS)者纳入本研究 ,并接受 1m g TP 5肌肉注射 ,1次 / d,直至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5 0 %或死亡。在 TP 5治疗前及结束治疗时分别测量 CD+ 1 4单核细胞 HL A DR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 6 ( IL 6 )、IL 10和 IL 13。结果 :15例患者存活 ,5例死亡。经 TP 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但仅存活者有显著差异。所有患者细胞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 ,治疗后存活患者的 TNFα、IL 6明显下降 ;死亡者各种细胞因子变化不明显。结论 :用 CD+ 1 4 单核细胞 HL A DR鉴别脓毒症免疫抑制并指导免疫刺激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且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TP 5可能对逆转免疫抑制有效 ,但需要严格的对照治疗研究确认 ;脓毒症的免疫抑制发生和逆转与促炎 /抗炎细胞因子平衡无关 ,确切机制有待深入探讨。
林洪远郭旭生姚咏明程尉新翁志华韦文韬盛志勇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抑制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
MHC-Ⅱ^+/CD14^+对大鼠免疫功能监测及预后预测的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CLP)大鼠MHC-Ⅱ+/CD14+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动物死亡的关系,探讨MHC-Ⅱ+/CD14+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监测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大鼠经典CLP脓毒症模型,40只实验动物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盲肠穿孔1孔组(P1组)和盲肠穿孔2孔组(P2组)。S、P1、P2组动物在制模成功后1、2、3、4d抽血,C组仅在第4d抽血,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Ⅱ+/CD14+水平,并记录每天各组动物死亡只数。同时根据MHC-Ⅱ+/CD14+水平分为≥40%组、30%~40%组、<30%组,记录各组动物死亡数目。结果采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组、S组比较,P1组在制模成功后第2、3、4天,P2组在制模成功后第1、2、3、4天累计死亡数均明显增加(P<0.05),而C组与S组间、P1组与P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S组比较,P1组、P2组CLP小鼠MHC-Ⅱ+/CD14+水平在制模成功后第1、2、3、4天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第2天为最低值,且P2组较P1组下降更明显(P<0.01),但C组与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C-Ⅱ+/CD14+水平<30%组死亡数明显高于≥40%组(P<0.05)及30%~40%组(P<0.05),而≥40%组与30%~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C-Ⅱ+/CD14+水平可用于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状态的监测及预后预测。
郭剑颖邓群郭旭升翁志华刘双庆张玉红
关键词:脓毒症
链式流程方法在院间危重病人转运中的运用
目的把移动ICU的理念引入到工作中去完成转运工作。方法转运方法,转运链式流程方案:1判断病情:(1)患者整体救治转运利弊。(2)是否能够转运、(3)确定转运中给予何种程度支持。2呼吸道的建立和管理原则;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
何忠杰刘双庆翁志华刘波李晓静
危重病患者静脉通路的选择被引量:20
1995年
危重病患者静脉通路的选择何忠杰,林洪远,翁志华,张宪,尹长富,韩家林,党广博在手术室或监护病房(ICU),维持液体的摄入、放置介入性监测导管及长期静脉高营养的措施,均要涉及到静脉通路的选择和建立。现就我院使用介入性导管者(包括Swan-Ganz导管)...
何忠杰林洪远翁志华张宪尹长富韩家林党广博
关键词:急症危重病静脉通路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不同病因所致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期间发生的MODS患者47例,根据发病原因分为脓毒症组(n=28)和非脓毒症组(n=19)。分别在CRRT开始前即刻和CRRT治疗后12h采集患者的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指标及代谢指标。根据每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计算预期病死率,通过与实际病死率比较得到标准化病死率(SMR),规定SMR<0.9为生存率改善。结果经12h CRRT后,脓毒症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大部分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动脉压和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除外),最终存活出院17例,SMR为0.70;非脓毒症组患者仅3例存活出院,SMR为1.77,观察指标中仅吸入氧浓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CRRT可显著改善由脓毒症引发的MODS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生存率,而在非脓毒症为基础因素引发的MODS患者中,未观察到显著疗效。
刘双庆郭剑颖鲍珍翁志华张玉红何忠杰
关键词:肾替代疗法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
链式流程方法在院间危重患者转运中的运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转运方法在院间危重患者转运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采用链式转运的42例患者,与同期通过对照转运的80名患者进行比较。转运患者的年龄(49.38±18.52)岁,危重患者诊断包括:多发伤4例,高位截瘫3例,颈椎骨折2例,重型颅脑外伤2例,脓毒血症1例,特重度烧伤4例。比较两组转运里程数、时间、转运速率,转运的状态加重、平稳、死亡以及转运的肿瘤患者比较。结果链式流程方法较一般急诊转运组相比时间更短(P<0.01),转运的路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链式转运的流程速率小于对照转运(P<0.01)。链式转运组病人的加重率(9.8%)小于对照转运组的加重率(40%)(P<0.01)。链式转运的平稳率(85.4%)好于对照转运(26.3%)(P<0.01)。链式流程转运的死亡率(2.4%)小于对照转运的死亡率(23.1%)(P<0.01)。两组患者转运肿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链式流程转运的死亡率(2.4%)小于对照转运的死亡率(23.1%)(P<0.01)。结论链式流程转运方法在危重患者的途转运中较一般的转运模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及优越性,而加强链式转运人员对危重患者转运指南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实施,是长途转运安全的保障。
杨刚三吴玲何忠杰张芹滕佳慧翁志华李志辉谷向民赵哲炜
关键词:院间转运危重病人移动ICU
胸外心脏按压是否需要改进被引量:11
1993年
通过对5例难以成活的患者,以两组人员进行胸外心脏按压(ECM),又以不同频率按压,比较其对循环支持的效果。初步认为:在正规熟练的胸外按压基础上,提高按压频率,心排量可高于开胸心脏按摩(OCCM),与直接心室机械激动(DMVA)的结果相似。肯定了胸外心脏按压的普及、简便、大范围使用的优点,目前仍视为临床复苏的主要方法,并提出了对标准心肺复苏的改进见解。
何忠杰沈文筠林洪远张星火黄若宇姚金风陆翠玲翁志华李晓静
关键词: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摩
对心肺复苏氧代谢的研究被引量:23
1998年
目的探讨胸外按压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13例使用机械通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在呼吸心跳停止后继续维持高浓度氧的机械通气,同时进行持续胸外按压(频率80~150次/分)。在此期间,每隔5分钟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静脉血气,并计算氧代谢的各项指标。结果(1)心排量在按压开始的1~3分钟内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按压频率在100~150次/分内可获得较高的心排量。(2)所测各处压力不等,心脏灌注压为(42±51)/(6±14)mmHg(平均为15±25mmHg)。(3)肺循环阻力大于外周循环阻力,与生理情况相反;右心室功及右室每搏功下降幅度小于左心室功与左室每搏功。(4)氧载为生理的1/4,氧耗为生理的1/2,氧提取率为生理的2~3倍。结论胸外按压在高频率时可能存在频率共振机制,最佳的共振频率可能在120~140次/分;氧耗与氧载仍存在依赖关系;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呈不均一性。
何忠杰郭建中黄庆曹慧婕赵宇谢平初翁志华翁志华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血液动力学氧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