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光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物质结构理论与结构主义
- 1985年
- 哲学发展的历史证明:自然科学的概念是哲学范畴的主要来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美藉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已经促使我国哲学理论界把“结构”这个自然科学的概念提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来加以探讨。我对这种探讨也颇感兴趣,借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结构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除此之外,物质还有没有其他的存在形式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之所以会运动,其根源就在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即一切事物。
- 翁光明
- 关键词:人类社会结构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耗散结构理论
- 单向因果性、统计因果性及系统因果性
- 1987年
- 在现有哲学教科书中,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往往表述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这几种情况.这种表述方式虽然简单明了,有它的通俗性的特点,但是从现代科学发展水平来考察,其内容则显得过于贫乏.它既没有反映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的成果,又没有概括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因果联系,同时也不能对那些利用和歪曲自然科学成果来否认因果联系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唯心主义谬论进行有力的驳斥.
- 翁光明
- 关键词:因果性因果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教科书
- 科技成果商品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最佳模式
- 1999年
- 生产力实现途径和模式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任何系统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内部条件,即一定数量的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结...
- 林平翁光明
- 关键词:生产力社会需求产业结构
- 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关系的几种类型被引量:1
- 1989年
- 现有哲学教科书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概括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必然性决定事物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它们的统一表现为,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并且受必然性支配。这种表述可以说是对十九世纪以前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有它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是,当代科学的进步、社会实践的发展表明:这种概括已落后于现实。现代的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以及突变理论已向我们揭示:不仅由内部根据所引起的必然性决定事物进化和发展的方向。
- 翁光明
- 关键词:偶然性必然性经济体制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
- 动态规律、统计规律与控制规律被引量:1
- 1991年
- 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逻辑科学家分别依据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揭示了众多的机械运动规律、物理运动规律、化学运动规律、生物运动规律、社会运动规律和思维运动规律。哲学家则从物质运动的最一般原因、形态、趋势和特征上,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这些规律的揭示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
- 翁光明
- 关键词:逻辑科学控制规律社会科学家逻辑形式
- 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功力源
- 2000年
- 作者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三大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客体与主体的矛盾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并指出解决这三大矛盾的关键:技术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制度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助动器;知识创新是现代杜会发展的启动机。
- 翁光明
- 关键词:发展动力
- 论物质的潜在性被引量:1
- 1990年
- 列宁给物质下了一个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定义给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一块牢不可破的基石,也为驳斥形形包色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主义提供了一种锐利的武器。它的伟大意义,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
- 翁光明
- 关键词:客观实在性生命物质辩证唯物主义
- 论系统的整体优化与全程优化被引量:2
- 1993年
- 任何系统都既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整体,即关系的集合体;同时又是各种状态有秩序地演变的联合体,即过程的集合体。因此,系统的优化也必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整体优化与全程优化。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元素的性质和功能。一般来说,元素的性能好,系统整体的性能也较佳,这在系统论中叫做加和原则;第二。
- 翁光明
- 关键词:系统论集体行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论潜在的世界
- 1999年
- 翁光明
- 关键词:结构基因潜科学调节基因操纵基因显意识
- 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与多元化思潮
- 1990年
- 由于系统科学的传播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严重泛滥,在我国曾经形成了一股多元化的思潮。什么舆论多元、思想多元、真理多元、政治多元、经济多元、利益多元、权力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多元、艺术多元,道德多元,等等。喧嚣一时。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股“多元化”思潮呢?
- 翁光明
- 关键词:多元决定论系统观唯物辩证法资产阶级自由化系统论多元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