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春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草鱼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2篇鱼类
  • 2篇水产
  • 2篇体液免疫
  • 2篇免疫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细胞
  • 1篇养殖
  • 1篇养殖鱼
  • 1篇养殖鱼类
  • 1篇疫苗
  • 1篇鱼类免疫
  • 1篇中华鳖
  • 1篇肉食
  • 1篇食性
  • 1篇水产动物
  • 1篇水产养殖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罗晓春
  • 4篇张奇亚
  • 4篇李正秋
  • 2篇王金虎

传媒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水利渔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鱼类病害研究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草鱼抗病毒免疫及不同类群淋巴细胞的分离鉴定
以草鱼为实验材料,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抗原,对草鱼的体液免疫应答,包括应答过程中抗体产生情况、抗体产生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另外运用尼龙毛将草鱼外周血淋巴细胞分为两个...
罗晓春
关键词:草鱼体液免疫吸附性
文献传递
草鱼的体液免疫应答及抗体产生细胞被引量:7
2000年
以草鱼出血病病毒和牛血清白蛋白 (BSA)为抗原接种草鱼 ,比较了草鱼对两种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情况。结果显示 ,在接种了BSA的草鱼中 ,14d后检测到抗体 ,其效价在 2 8d达到峰值 ;而接种了出血病病毒的草鱼 ,在 2 1d后检测到抗体 ,抗体效价在 35d达到峰值。用FITC BSA检测免疫BSA草鱼的抗体产生细胞 ,探讨了抗体产生效价与抗体细胞数量的关系。
罗晓春李正秋王金虎张奇亚
关键词:草鱼体液免疫应答
鳖、蛙、鱼血细胞的显微观察与比较被引量:17
1999年
通过Giemsa和细胞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对中华鳖、美国青蛙、鳜鱼、草鱼和鲢的血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记述和比较了其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的大小、形态;对未成熟红细胞、转化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也作了图示和描述。
张奇亚李正秋罗晓春
关键词:中华鳖美国青蛙草鱼血细胞显微观察
草鱼不同类群淋巴细胞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4
2001年
用白细胞分离介质Histoque 10 77将草鱼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分离后 ,依据它们对尼龙毛的粘附特性分为粘附性细胞和非粘附性细胞两个类群。分别检测分离前、后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表面超微结构、α 醋酸萘酯酶活性及膜表面球蛋白。结果表明 :表面粗糙细胞、α 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和膜表面球蛋白阳性 (SIg+ )细胞在外周血液总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 47.8%、15 .2 %和 5 3.8% ,在粘附性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 82 .3%、0 .1%和 76 .2 % ,在非粘附性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为 18.3%、2 4.2 %和 2 5 .5 %。
罗晓春李正秋王金虎张奇亚
关键词:草鱼淋巴细胞鱼类免疫
鳖、蛙及鲢免疫组织中两种不同淋巴细胞的分布被引量:9
1999年
张奇亚李正秋罗晓春
关键词:水产动物淋巴细胞
鱼类疫苗最新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水产养殖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地增长。增长最显著的是鲤科鱼类的养殖,一些肉食性的鱼类,如鳟鱼等的密集型养殖在近几年也有大幅度的增长。最近几十年中,捕捞渔业所获得的海洋蛋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这是水产养殖得到巨大增长的主要原因,海洋养殖鱼类的新品种将不断地在市场上出现。
罗晓春
关键词:养殖鱼类水产养殖疫苗鳟鱼食性肉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