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国庆

作品数:345 被引量:65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90篇会议论文
  • 67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48篇农业科学
  • 19篇经济管理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6篇桑树
  • 64篇家蚕
  • 40篇蚕品种
  • 39篇选育
  • 35篇杂交
  • 32篇饲料
  • 32篇果桑
  • 29篇青枯
  • 28篇蚕桑
  • 25篇青枯病
  • 25篇枯病
  • 23篇性状
  • 21篇引物
  • 19篇倍体
  • 16篇育种
  • 16篇僵蚕
  • 16篇核心引物
  • 16篇白僵蚕
  • 15篇多倍体
  • 15篇杂交组合

机构

  • 345篇广东省农业科...
  • 10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广东省昆虫研...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蚕业技...
  • 1篇化州市丝源蚕...
  • 1篇广东中烟工业...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345篇罗国庆
  • 228篇唐翠明
  • 163篇杨琼
  • 157篇吴福泉
  • 132篇王振江
  • 108篇肖更生
  • 85篇肖阳
  • 83篇钟建武
  • 81篇邢东旭
  • 69篇陈列辉
  • 68篇吴剑安
  • 67篇叶明强
  • 67篇廖森泰
  • 60篇邝哲师
  • 57篇戴凡炜
  • 57篇李庆荣
  • 44篇刘新涛
  • 37篇赵祥杰
  • 36篇黄炳辉
  • 27篇任德珠

传媒

  • 70篇广东蚕业
  • 43篇蚕业科学
  • 14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中国蚕业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园艺学报
  • 3篇中国饲料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全国桑树种质...
  • 3篇THE 1S...
  • 3篇全国桑树种质...
  • 3篇中国蚕学会第...
  • 3篇中国蚕学会暨...
  • 2篇林业科学
  • 2篇蚕桑通报
  • 2篇果树学报
  • 2篇中国种业
  • 2篇北方蚕业
  • 2篇广西蚕业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13篇2023
  • 8篇2022
  • 16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9篇2017
  • 18篇2016
  • 12篇2015
  • 19篇2014
  • 15篇2013
  • 17篇2012
  • 22篇2011
  • 33篇2010
  • 31篇2009
  • 12篇2008
  • 8篇2007
  • 14篇2006
  • 26篇2005
  • 13篇2004
3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以家蚕为宿主工厂化生产微孢子虫M-Px或M-Le的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家蚕为宿主工厂化生产微孢子虫M-Px或M-Le的工艺,该工艺利用微孢子虫对昆虫寄生存在较宽松种特异性的特点,提出以饲养技术成熟、易养易繁、全年可多次饲养的家蚕为替代宿主,人为创造感染致病条件,大量增殖目...
杨琼郑祥明方定坚廖森泰黄炳辉邹宇晓蔡月仙罗国庆吴福泉唐翠明李夫涛刘新涛
文献传递
基于8个农艺性状的569份果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以桑树9个种569份果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株高、发条数量、节间长度、每米枝条总芽数、每米枝条坐果芽数、坐果率、每米枝条坐果粒数、单芽坐果数等8个果实产量相关重要农艺性状分级后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筛选优良育种材料。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3.41%~49.2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每米枝条坐果粒数,最小的为株高;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26~1.79之间,其中节间长度遗传多样性最高。株高与发条数量、节间长度极显著正相关,与每米枝条坐果粒数、单芽坐果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坐果率显著负相关。8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因子,前3个主成分综合叠加所提供的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80.367%;基于主成分结果,采用聚类分析对供试种质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5个类群,第1类群7份种质,第2类群102份,第3类群208份,第4类群139份,第5类群113份。第5类群种质的生产性状最为优良,占全部种质数的19.86%,其中,综合性状得分高的种质TAI1、JP2、BR60、Ding50、YY201、QM1等可用于今后果桑新品种选育研究。
王振江罗国庆罗国庆戴凡炜林森肖更生唐翠明
关键词: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植物转录因子HD-Zip基因家族参与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HD-Zip基因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该基因家族是植物中特有的。所有HD-Zip转录因子都包含同源异型盒和亮氨酸拉链2个结构域,根据基因结构和功能可分为4个亚家族。该家族基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基于此,结合HD-Zip转录因子的结构和亚家族分类,综述近年来HD-Zip转录因子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
罗少唐翠明戴凡炜王振江冀宪领吴福安罗国庆
关键词:HD-ZIP逆境胁迫抗旱抗盐抗低温
果叶两用无籽桑树品种“大10”的育成及推广应用
陈训庭罗国庆唐翠明吴福泉肖更生吴剑安黄楚辉任德珠陈列辉陈卫东杨琼钟建武黄炳辉
“大10”1/15公顷年产叶量2000kg,年产果量1000kg以上,100kg桑叶产茧量6.46~7.40kg ,是优良的果叶两用品种。果长径2.5~6.2cm,果横径1.3~2.0cm,平均单果重4.44g,糖度9....
关键词:
关于果桑品种选育的思考被引量:16
2007年
为促进果桑品种选育研究,在多年进行果桑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结合他人已有的研究,分析与果桑品种选育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以桑椹产量高、品质优及抗菌核病为果桑育种目标;以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为对照品种;重视果桑资源的搜集和评价;在选育方法上,以常规育种为主,采用杂交技术和诱变技术相结合可提高选育效率;应把果桑作为一种果树来对待,并以专用型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为重点,加快果桑新品种的育成,促进桑椹产业的发展。
唐翠明罗国庆吴福泉杨琼肖更生
关键词:果桑品种选育
抗青枯病桑树新品种粤桑110的选育
2023年
青枯病是华南地区主要的桑树病害之一,选育优质高产的抗青枯病杂交桑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抗青枯病桑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采用杂交组合、人工添菌、病地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新品种粤桑110。以283×抗10为抗病对照品种,在青枯病疫区开展多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桑110对青枯病具有高抗性,相对抗性率比对照品种提高16.7个百分点;桑叶产量增加26.4%;通过养蚕鉴定的桑叶品质也有所提高。该品种高抗青枯病、产量高、叶质优,生长势旺盛、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的青枯病疫区种植。
戴凡炜王振江王振江唐翠明
关键词:抗青枯病杂交桑
桑树不同倍性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
以2个不同倍性桑树杂交亲本和组合后代群体为材料,通过对桑叶中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所有杂交后代...
王振江罗国庆戴凡炜肖更生唐翠明
关键词:桑树杂交后代桑叶品质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育成初报被引量:1
1997年
利用广东桑特点,开展多倍体桑树杂交优势的利用研究,育成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并创下头年1/15公顷产种子59.75kg的高产纪录。粤桑2号具有三大特点:高产、优质、多籽。以塘10×伦109为对照,桑叶产量增产11.05%,万蚕茧层量提高7.61%,单蛾产卵量增加25.98%,单果实粒增加58.88%,而且抗青枯病性能提高1.47倍。
肖更生陈普照唐翠明郭展雄苏大道罗国庆李明汉钟国洪彭许增张永文
关键词:桑树三倍体选育
广东桑树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与创新利用被引量:4
2005年
广东桑树种质资源圃搜集保存了9个桑种的种质资源813份,评价出果用资源105份、大叶片资源73份、厚叶肉资源37份、高产桑叶资源56份、叶质优资源46份、抗青枯病资源113份。通过人工创制四倍体、卫星搭载桑树种子和组配杂交组合创制新资源。利用保存的种质资源育成了二倍体杂交品种塘10×伦109、多倍体杂交品种粤桑2号、果叶两用品种大10等。
罗国庆唐翠明吴福泉杨琼肖更生郭展雄
关键词:桑树种质资源
桑枝高产栽培灵芝技术被引量:18
2002年
桑枝是蚕桑生产副产物,1/15hm2桑田每年可产桑枝1t左右,我国目前约有桑田100万hm2,可见桑枝资源数量之巨大.但目前桑枝大部分都作为废弃物丢荒浪费或仅作柴火,这是一笔巨大的可开发资源.灵芝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目前多用原木栽培,对保护森林资源极为不利.用桑枝代替森林原木栽培灵芝,不仅具有变废为宝、提高蚕桑生产整体经济效益的作用,还具有保护森林资源的重大意义.
任德珠罗国庆吴剑安唐翠明郭展雄陈列辉郑祥明吴福泉黄炳辉杨琼
关键词:桑枝灵芝培养料菌丝培养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