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淼

作品数:25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1篇地震
  • 7篇余震
  • 6篇地震触发
  • 6篇库仑应力
  • 5篇MS
  • 5篇触发
  • 4篇孕震
  • 4篇俯冲
  • 4篇俯冲带
  • 3篇孕震机理
  • 3篇特大地震
  • 3篇同震效应
  • 3篇流固耦合
  • 3篇介质
  • 3篇孔隙压
  • 3篇大地震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学
  • 2篇断层
  • 2篇余震分布

机构

  • 23篇中国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作者

  • 25篇缪淼
  • 22篇朱守彪
  • 1篇赵晓燕
  • 1篇刘杨
  • 1篇袁杰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5中国...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年北苏门答腊西海域M_W8.6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2012年4月11日在北苏门答腊的西部海域附近发生了MW8.6特大地震和2小时后的MW8.2强烈地震,这是到目前为止震级最大的板块内部走滑型地震。本文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及研究结果,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尽管发生于印度洋板块的沃顿海盆内(巽它海沟西南),但该地区断层发育、中强地震活跃、变形情况复杂,特别是印度洋板块在向NW方向运动时速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这种差异运动导致在板块内部产生剪切应力,因此在板块内部近SN向的断层及附近区域不断积累弹性应变能;同时2004年的MW9.2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对该次地震造成了应力加载,起到了触发作用,最终导致了本次特大左旋走滑型地震的发生。此外库仑应力变化计算表明,MW8.6地震在MW8.2地震的震源区附近的库仑应力增大,增加值超过0.05MPa,因此对MW8.2地震起到了触发作用。计算结果进一步显示,该次地震对其周围陆地影响较小,苏门答腊岛处于地震影响区中,库仑应力降低了0.03MPa,发生强余震的风险下降。主震后的余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库仑应力增加区一致。本次MW8.6特大地震后,全球范围内的M≥5.5地震活动性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而该现象在本世纪以来其他5次M≥8.5的强震之后并未出现;同样,该次特大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震后中国大陆地区M>4.5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增高。
缪淼朱守彪
关键词:孕震机理地震触发地震活动性
2013年芦山地震(Ms=7.0)余震的触发机制研究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7.0地震,震源(CENC:30.3°N,103.0°E)距2008年汶川地震仅5km,是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又一次强烈地震。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布设了...
缪淼朱守彪
俯冲带上特大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余震触发效果的研究
本文针对本世纪以来发生在俯冲带上的三次特大地震(即:2011日本东北地震(Mw=9.1) , 2010年智利地震(Mw=8.8 )与2004年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Mw=9.0 ),采用Okada的半无限空间均匀介质模型...
Miao Miao缪淼Zhu Shoubiao朱守彪
关键词:地震学库仑应力
青海玉树地震(M_s=7.1)产生超剪切破裂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由于2010年玉树地震(Ms=7.1)产生了超剪切地震破裂,所以地震灾害特别严重.国内外地球科学家对该地震产生超剪切破裂过程的物理机制一直非常关注,但至今没有给出满意的解答.为此,文中根据玉树地震发震断层的实际几何构建有限单元数值模型,模型中的断层由2个断层段构成,它们之间有约10°的夹角,形成断层拐折.模拟结果表明,玉树地震的破裂由2个子事件组成;当破裂在震源所在的断层上成核后,先在第一个断层段上传播,其速度为亚剪切波速度;当破裂一旦越过断层拐折,在第二个断层段上传播时,破裂速度就立即转变为超剪切波速度.计算结果显示,当断层发生超剪切破裂时,断层上的位错幅度、破裂产生的地震波速度及加速度都会显著增大,从而造成地震灾害大大增加,这很可能是玉树地震的震害特别严重的重要原因.从模拟实验中还看到,若是模型中的断层没有发生拐折,在模型的其他参数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破裂速度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若初始应力场的方位与断层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这时断裂系统中尽管存在断层拐折,也不是一定能产生超剪切破裂.只有当初始应力方位与断层之间的夹角以及断层走向变化的偏角二者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时,断层拐折才有可能促使断层破裂由亚剪切转化为超剪切破裂.所以,玉树地震之所以能产生超剪切地震破裂,恰恰是发震断层几何与初始应力场方位之间的关系达到某种"最佳状态"的结果.这也可能是天然地震中超剪切破裂事件稀少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超剪切地震破裂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对于深入研究地震震源过程、地震灾害评估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朱守彪袁杰缪淼
关键词:地震灾害玉树地震
2014年鲁甸地震(MS=6.5)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MS6.5左旋走滑型地震。为了解本次地震所造成的影响,文中利用前人反演的震源模型计算了主震产生的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考察其对1个月内余震的触发效果以及对周围断层的影响。经计算后发现,82.43%的后续余震发生在静态库仑应力增加>0.01MPa的区域;说明大部分余震是由主震触发产生的。然后,使用周围断层作为接收断层,计算了鲁甸地震在周边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发现昭通-鲁甸断裂(西支)的东北端及该断层东支的东北段库仑应力增大,发生地震的危险性会增大;而该区的大凉山断裂、莲峰断裂、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和马边-盐津断裂的库仑应力都减小,即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下降。另外,计算还发现,当选择最优破裂面作为库仑应力变化的投影面时,无论使用不同的震源模型还是改变有效摩擦系数,鲁甸地震对其后续余震始终具有较好的触发作用。
缪淼朱守彪
2014年鲁甸地震的同震效应及其影响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S6.5级地震,震中位置为27.08°N,103.37°E,震源深度13.3km.本次地震发生在滇东北,发震断层是北西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属鲜水河-小河断...
缪淼朱守彪
关键词:同震效应库仑应力
文献传递
2013年芦山地震(Ms=7.0)余震的触发机制研究
参照前人的做法,使用Coulomb软件计算芦山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选择土卫民等反演的有限断层模型,物性参数方面参考前人的做法。计算库仑应力变化时需定义具体断层面,首先本文将库仑应力变化投影至最优破裂面,考察主震对...
缪淼朱守彪
关键词:触发机制库仑应力
文献传递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余震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南段,距2008年汶川MS8.0地震仅约85km,时间上仅相隔5年.首先计算了汶川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本次芦山地震的影响,得出芦山地震是由汶川地震触发造成的(库仑应力上升了0.012 MPa);进一步计算了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这两次大地震共同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芦山地震的余震受前面两次大地震的共同影响,而不仅仅是芦山地震单独作用的结果,超过85%的余震发生在两次地震共同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增大的地方,而芦山地震本身触发不了本次的余震序列(仅48.7%的余震位于主震所产生的应力加载区).此外,计算结果表明芦山地震本身对周边断层影响较小,仅龙门山断裂带的东北段受到一定的加载作用;而由于汶川地震的作用,安宁河断裂、大凉山断裂、马尔康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呈卸载趋势,仅鲜水河断裂东南段和龙门山断裂中段受到加载作用,这均会加速断层上新地震的发生.
缪淼朱守彪
1999年集集地震前后台湾地区地应变率场的分布及其动力学成因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集集地震震前(1990—1995年)及震后(2003—2005年)的GPS观测资料,对台湾及附近地区的地应变率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集集地震前后,台湾地区的应变率场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最大主压应变率的最大值位于台湾东部的海岸山脉地区,方向与台湾岛倾斜相交;主压应变由东向西迅速衰减,在中央山脉地区主压应变率小于主张应变率,呈现拉张的应变状态;在台湾西部平原主压应变率很小。同时,计算的主应变率方位与台湾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中的P、T轴方向基本一致。最大剪应变率的高值区分布在海岸山脉地区,该地区面膨胀为负,其数值在整个台湾地区为最大;但沿着中央山脉的南北两侧面膨胀率为正值。这些计算结果说明海岸山脉地区是台湾与吕宋弧碰撞的中心地带,碰撞后物质分别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逃逸。集集地震4年后的2003—2005年,最大剪应变率在主震及余震区比震前明显增大,这可能是地震后震源区介质物性变化造成的;同时也说明在这些地区介质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主震前的状态。
朱守彪赵晓燕刘杨缪淼
关键词:应变率集集地震
2012年北苏门答腊西海域Mw8.6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正>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在北苏门答腊的西部海域附近发生了Mw8.6特大地震(2.311°N,93.063°E,震源深度22.9km)(http://www.usgs.gov/),就在2h后,主震的西南方向...
缪淼朱守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