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立勋
- 作品数:21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rh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S1P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动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5)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1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在rh G^-CSF动员前及动员后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3^+、CD4^+和CD8^+T细胞及CD3^-/CD56^+NK细胞等细胞亚群的S1P5表达率变化。结果:rh G^-CSF动员前及动员后淋巴细胞胞均无S1P5表达。采用破膜剂对淋巴细胞进行破膜处理后,可检测到rh G^-CSF动员后淋巴细胞胞内S1P5表达较动员前明显上调,其中CD3^+T细胞(57.92±2.32)%vs(7.94±1.47)%(P<0.05),CD4^+T细胞(72.58±1.73)%vs(5.48±0.82)%(P<0.05),CD8^+T细胞(51.79±3.57)%vs(6.46±1.01)%(P<0.05),CD3^-/CD56^+NK细胞(40.00±1.47)%vs(4.97±0.74)%(P<0.05),其中CD4^+T细胞S1P5表达率上升幅度最大,与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 G^-CSF动员可使allo^-HSCT供者T淋巴细胞亚群S1P5表达上调,其中CD4^+T细胞S1P5表达率上升幅度最大。
- 李猛管立勋谷振阳赵莎莎王飞雁魏华萍王利李红华薄剑高春记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嵌合抗原受体设计的NK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建立CAR(CD138-CD28-CD3ζ)-NK细胞,探讨CAR(CD138-CD28-CD3ζ)-NK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把抗CD138scFv-CD28-CD3连接到pc DNA3.1质粒,使用三质粒慢病毒包装系统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后感染NK92MI细胞系,应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株;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AR在NK92MI细胞系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MI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107a的能力。结果:经过基因工程技术,体外构建了CAR基因片段,基因测序验证基因序列正确。通过病毒包装技术,获得表达该片段的病毒株。经过病毒转染实验,获得表达CAR融合蛋白的稳转NK细胞株。PCR及Western blot证实,CAR融合蛋白在NK细胞表达。细胞杀伤实验证实CAR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107a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杀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效应。结论:CAR能在体外构建并在NK92细胞表面表达,CARNK细胞能杀伤表达CD138抗原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从而发挥抗骨髓瘤效应。
- 魏华萍魏华萍杨楠谷振阳赵莎莎罗澜罗澜管立勋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NK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抗原
- 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IDH1突变规律及临床特点
- 目的:探讨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IDHI突变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PCR技术结合DNA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349例成人初治AML患者骨髓标本中IDH1基因突变状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结果:①349例患者中35例...
- 高春记管立勋高明蔡博李猛尹玥王莉莉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PCR技术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SC)动员获得高比例CD34+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64岁MM患者为研究对象.本例患者连续接受4个疗程硼替佐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方案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后,在硼替佐米+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地塞米松方案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基础上,同时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进行HSC动员,观察其动员效果,并结合近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HSC采集物中CD34+细胞比例高达6.80%,单次外周血HSC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含量为3.17&#215;108/kg,CD34+细胞含量为19.20义106/kg.患者移植后第10天粒细胞植入,移植后第12天血小板植入.结论 对于MM患者,在联合rhG-CSF化疗基础上,再联合rhTPO进行HSC动员,安全、高效.本研究高效动员外周血HSC仅为个案报告,是否可于MM患者中广泛推广、应用,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李猛孟涛疆管立勋凌宇王璐靖彧王书红朱海燕黄文荣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动员
- lncRNA NONHSAT040475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 王飞雁罗澜魏华萍赵莎莎王利谷振阳管立勋杨楠高哲高春记
- 以肿瘤性胸腔漏出液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以肿瘤性胸腔漏出液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2015年收治的1例以肿瘤性胸腔漏出液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就其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49岁,双侧胸腔积液导致活动后憋喘,无其他症状。入我院前曾就诊于多家大型医院,由于化验为胸腔漏出液且为唯一临床表现,均重点考虑良性疾病而未能找到病因,曾给予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无效,对症给予胸腔置管引流缓解症状。每日自行引流胸腔积液1 500-3 000 ml,病程长达1年,多次复查血清白蛋白正常。入我院后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 G-LAM阳性,提示可能为浆细胞疾病。骨髓涂片浆细胞占4.8%,免疫分型克隆性浆细胞占有核细胞的5.31%。但患者无骨髓瘤相关症状,不符合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且胸腔积液细胞学阴性。采用流式细胞术行胸腔积液免疫分型检查,发现克隆性浆细胞占有核细胞的49.99%,提示胸腔积液为克隆性浆细胞浸润所致,据此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结论骨髓瘤性胸腔积液可以为漏出液,且可以为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临床表现,但临床罕见。用流式细胞术对胸腔漏出液进行免疫分型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 李猛管立勋韩晓蘋薄剑高春记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胸腔积液漏出液浆细胞
- 成人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DH1基因突变规律及与其它肿瘤基因相关性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a,ANLL)是以分化缺陷的髓系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根据细胞遗传学特点的不同可将ANLL进行分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层治...
- 管立勋
-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肿瘤基因
- 信号传导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和感染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 管立勋高春记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信号传导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系统肿瘤
- 荧光素酶标记A20鼠B细胞淋巴瘤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建立荧光素酶标记A20鼠B细胞淋巴瘤移植模型,为后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萤火虫荧光素酶作为标记基因导入A20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A20细胞株;将其与C57BL/6小鼠骨髓经尾静脉共同接种于辐射后的BALB/c小鼠体内,建立移植肿瘤模型;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观察小鼠的活存,体重变化以及成瘤部位;取肿瘤组织和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特点。结果:经慢病毒转染和嘌呤霉素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A20细胞株。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在A20细胞接种第8天,即可观察到肿瘤发光,随着观察天数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相比较于骨髓移植(BMT)组,BMT+A2 0-Luc^+组小鼠存活率下降,体重降低明显。大体解剖显示,成瘤部位主要波及肝脏和脾脏,成瘤组织特征类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成功构建了荧光素酶标记A20鼠B细胞淋巴瘤移植模型,为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肿瘤作用提供了研究平台。
- 赵莎莎赵莎莎管立勋王飞雁王莉莉王莉莉
-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荧光素酶骨髓移植
- 热带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热带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血液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8例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O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8例患者中,36例(62.1%)患者移植过程中发生了OM,其中Ⅰ~Ⅱ级和Ⅲ~Ⅳ级OM分别占94.4%(34/36)和5.6%(2/36)。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期间感染(OR=6.079,P=0.031)是O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期间接受呋喃西林预防OM者的Ⅱ~Ⅲ级OM发生率(37.8%)高于接受苯扎氯铵预防OM者(15.8%),但差异无显著性(P=0.089)。移植期间接受苯扎氯铵预防OM者的OM持续时间短于接受呋喃西林预防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OM是热带地区移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移植期间感染是O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苯扎氯铵漱口比呋喃西林更适合预防OM并可加快其恢复速度。
- 谭敏杨育卉程龙灿管立勋曹雅婷杨莉王玲蓉吕发勤张小娟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苯扎氯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