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永凡

作品数:141 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7篇密度泛函
  • 77篇泛函
  • 46篇子结构
  • 45篇电子结构
  • 44篇密度泛函理论
  • 44篇泛函理论
  • 27篇金属
  • 26篇密度泛函研究
  • 16篇过渡金属
  • 13篇量子化学
  • 13篇过渡金属碳化...
  • 13篇分子
  • 12篇第一性原理
  • 12篇第一性原理研...
  • 11篇构型
  • 10篇从头算
  • 10篇催化
  • 9篇光学
  • 9篇CO
  • 9篇表面态

机构

  • 140篇福州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福...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泉州师范学院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常州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武警福州指挥...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41篇章永凡
  • 61篇李俊篯
  • 58篇李奕
  • 34篇周立新
  • 32篇陈文凯
  • 28篇丁开宁
  • 22篇黄昕
  • 15篇吴立明
  • 11篇王文峰
  • 10篇胡建明
  • 9篇项生昌
  • 9篇李俊钱
  • 9篇黄尊行
  • 9篇李俊
  • 8篇周和根
  • 8篇徐艺军
  • 6篇金华
  • 5篇朱佳
  • 5篇林伟
  • 5篇郭欣

传媒

  • 27篇物理化学学报
  • 22篇Chines...
  • 20篇化学学报
  • 8篇第七届全国量...
  • 5篇Chines...
  • 5篇第九届全国青...
  • 5篇中国化学第八...
  • 5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Chines...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物理学报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21世纪簇科...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2篇2005
  • 14篇2004
  • 13篇2003
  • 18篇2002
  • 3篇2001
  • 8篇2000
  • 13篇1999
  • 4篇1998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2>在NbC(111)表面解离过程的反应历程研究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H<,2>在NbC(111)面上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在该表面上的解离易于发生,通过考察各中间态的能带结构,可知在H<,2>解离的过程中,H的1s诱导态(占据)所处能...
章永凡李奕李俊周立新
关键词:过渡金属碳化物表面态密度泛函理论解离过程
文献传递
多基团协同作用构建具有强倍频效应的硼酸盐非线性光学材料——Pb_2B_5O_9I
2011年
本研究将具有孤对电子效应的Pb2+阳离子和弱电负性的I-阴离子同时引入五硼酸框架结构,构建出一种相匹配、强倍频效应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Pb2B5O9I。该材料在近紫外至中红外波段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其粉末倍频效应达到商用非线性光学基准材料KDP的13.5倍,是目前报道的硼酸盐体系中的最强值。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其电子结构及截止能相关倍频系数的计算分析表明,该材料强倍频效应源自Pb2+的孤对电子、I-阴离子及多种硼氧基团的协同作用。此研究将为不断提高硼酸盐材料的倍频效应及拓宽其透光波段开辟新的材料设计思路。
黄一枝章永凡陈玲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材料倍频效应硼酸盐
S_2O_2分子稳定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3df)和Aug-cc-pVTZ水平上,研究了单态S2O2分子的各种可能的异构体及其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C2v对称性的三角平面分叉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要高于目前实验上唯一被发现的具有C2v对称性的cis-OSSO异构体,同时trans-OSSO的稳定性与顺式异构体十分接近,这2种异构体应该可以在实验上被观察到。同时本文还讨论了3个最稳定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和链型OSSO的内扭转势能。
陈文凯李俊篯章永凡丁开宁李奕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异构体量子化学
C_4O_4^(m-)(m=0,1,2,3,4)的从头算研究——1.平衡几何和相对稳定性
1999年
在RHF(基离子在UHF和ROHF)/6-31G,6-31G~*和6-31+G水平优化得到C_4O_4^(m-)(m=0,1,2,3,4)的平衡几何构型,发现从中性分子(C_4O_4)到负4价离子(C_4O_4^(4-))经历了一个由非芳香性到芳香性再到反芳香性的结构变化过程,它们的相对稳定性为C_4O_4^->C_4O_4^(2-)>C_4O_4>C_4O_4^(3-)>C_4O_4^(4-).
周立新黄尊行章永凡李俊篯田安民
关键词:从头算
Sn掺杂对Bi2Te3-xSex电子结构和热电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热电材料的应用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Bi2Te3 是目前已知的在常温下热电优值最高,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热电材料,使得对该体系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温兴伟方振兴章永凡
关键词:掺杂热电性能
簇模型ZnO(10-10)面上吸附CO<,2>的理论研究
本文使用嵌入簇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2>在ZnO(10-10)面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了6种典型的吸附形式,并一一讨论了它们的吸附作用.
陈文凯李俊篯章永凡丁开宁李奕
关键词:ZNO催化剂
文献传递
S_2ClF的构型及其异构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3df)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S2ClF线型和分叉型2种异构体的平衡结构,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分子内卤素原子迁移反应的过渡态进行了考察。计算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看,线型的ClSSF为稳定构型,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表明,无论是F原子迁移还是Cl原子迁移,分子内的原子迁移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并且速度很慢。
陈文凯章永凡徐艺军李奕李俊
关键词:构型异构化反应密度泛函理论量子化学过渡态理论卤化物
纳米团簇Au_(19)Pd和Au_(19)Pt催化解离N_2O(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u-Pd和Au-Pt纳米团簇催化解离N2O.首先根据计算得到Au19Pd和Au19Pt团簇的最优构型(杂原子均位于团簇的表面).以Au19Pd催化解离N2O为例研究催化解离的反应机理.对此主要考虑两个反应机理,分别是Eley-Rideal(ER)和Langmuir-Hinshelwood(LH).第一个机理中N2O解离的能垒是1.118 e V,并且放热0.371 e V.N2分子脱附后,表面剩余的氧原子沿着ER路径消除需要克服的能垒是1.920e V,这比反应沿着LH路径的能垒高0.251 e V.此外根据LH机理,氧原子在表面的吸附能是-3.203 e V,而氧原子在表面转移所需的能垒是0.113 e V,这表明氧原子十分容易在团簇表面转移,从而促进氧气分子的生成.因此,LH为最优反应路径.为了比较Au19Pd和Au19Pt对N2O解离的活性,根据最优的反应路径来研究Au19Pt催化解离N2O,得到作为铂族元素的铂和钯对N2O的解离有催化活性,尤其是钯.同时,将团簇与文献中的Au-Pd合金相比较,得到这两种团簇对N2O解离有较高的活性,尤其是Au19Pd团簇.再者,O2的脱附不再是影响反应的主要原因,这可以进一步提高团簇解离N2O的活性.
俞炜铃左会文陆春海李奕章永凡陈文凯
关键词:纳米团簇反应机理
Cu(100)表面吸附HCN和HNC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氢氰酸 (HCN)和异氰酸 (HNC)在Cu( 10 0 )表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HCN和HNC分别通过原子N和C垂直吸附在表面上时 ,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 ,且是吸附能为 18 5kJ·mol-1和 42 6kJ·mol-1的弱吸附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C—N(HCN)键或N—C(HNC)键偏离垂直的分子轴线的吸附体系均不稳定 .顶位吸附时HCN和HNC分子的C—N键振动频率均发生蓝移 .
胡建明李奕李俊篯章永凡周立新
关键词:HCNHNC密度泛函氢氰酸蓝移
TiO2(110)表面负载W3Ox(x=7~10)团簇的构型和电子结构
朱佳金华黄昕章永凡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