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帆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4种小鼠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比较4种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建立小鼠IECs的有效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小鼠IECs原代细胞,为后续研究做准备。【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以及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联合消化法共4种方法分离小鼠IECs并培养,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的IECs进行细胞特异性鉴定,比较4种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所获IECs活力好,增殖能力强,但成纤维细胞污染较严重,细胞纯度低;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分离法获得的IECs数量少且细胞增殖能力弱;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及胶原酶Ⅺ与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所获得的小鼠IECs纯度较高,原代培养时增殖能力稍弱于组织块培养法,但传代后增殖能力趋于稳定。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细胞多数为小鼠IECs。【结论】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及胶原酶Ⅺ与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均适合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孙秀梅程帆刘维孙涛薛秀恒李培英王菊花
- 关键词:小鼠小肠上皮细胞
- 鼠隐孢子虫感染犊牛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 2014年
- 【目的】研究犊牛感染鼠隐孢子虫后血液生化指标、营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激素的变化,初步探讨隐孢子虫病的致病机理。【方法】给犊牛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其免疫力低下,然后通过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构建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采集模型组和对照组犊牛隐孢子虫感染前和感染后第14、28天的血液,测定血液中K+、Na+、Cl-、Ca2+、Mg2+、血糖的浓度,以及总蛋白、白蛋白、5-羟色胺、白介素-2的质量浓度和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结果】经口感染鼠隐孢子虫卵囊犊牛粪便中检出了大小、形态与感染卵囊基本相同的隐孢子虫卵囊,表明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构建成功。隐孢子虫感染前,2组犊牛所有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在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14d,血糖浓度、5-羟色胺质量浓度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感染隐孢子虫后28d,血糖浓度,白介素-2、5-羟色胺质量浓度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鼠隐孢子虫感染犊牛动物模型。隐孢子虫感染对犊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有一定影响;与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的酶与激素对犊牛感染隐孢子虫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 程帆孙秀梅薛秀恒王菊花李培英周杰刘力源张淑静
- 关键词:隐孢子虫犊牛动物模型血液生化指标
- 小麦蛋白酶解液不同干燥工艺理化指标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研究两种不同干燥方式下小麦酶解蛋白理化性质的差异,为小麦酶解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相关依据。以发酵罐为反应器,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对小麦蛋白进行酶解,获得富含谷氨酰胺的酶解液。分别利用直接喷雾干燥和流化床载体干燥工艺制备小麦酶解蛋白,并分析检测其各项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备的小麦酶解蛋白的水分含量为6.2%、粗蛋白含量为78.23%、肽含量为59.13%、有效谷氨酰胺含量为16.66%、三氯乙酸氮溶指数为81.06%,干燥成品呈乳白色粉状;流化床干燥成品水分含量为11.14%、粗蛋白含量为22.49%、肽含量为5.04%、有效谷氨酰胺含量为2.03%、三氯乙酸氮溶指数为28.99%,干燥成品呈黄色细小颗粒状。喷雾干燥成本高、操作时间长、成品得率小,但是成品有效谷氨酰胺含量高;流化床干燥成本低、工艺简单、成品得率大,但是成品有效谷氨酰胺含量较低,两种工艺可用于制备不同使用目的的小麦酶解蛋白。
- 程帆韩飞李爱科薛秀恒王菊花
- 关键词:谷朊粉流化床干燥谷氨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