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瑛

作品数:76 被引量:364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细胞
  • 13篇淋巴
  • 12篇淋巴细胞
  • 10篇蛋白
  • 10篇子痫
  • 10篇子痫前期
  • 10篇免疫
  • 9篇流产
  • 6篇流式细胞
  • 6篇基因
  • 5篇胎盘
  • 5篇自然流产
  • 5篇自噬
  • 5篇发病
  • 4篇心肌
  • 4篇血清
  • 4篇妊娠
  • 4篇乳腺
  • 4篇胎盘组织
  • 4篇滋养细胞

机构

  • 57篇郑州大学第三...
  • 15篇新乡医学院
  • 10篇郑州大学
  • 9篇商丘医学高等...
  • 3篇北华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解放军第三七...
  • 1篇阜外华中心血...
  • 1篇国家卫生健康...

作者

  • 76篇石瑛
  • 20篇张展
  • 18篇贾莉婷
  • 17篇任静静
  • 14篇路璐
  • 12篇王云凤
  • 11篇王辉
  • 10篇张琳琳
  • 9篇常爱民
  • 5篇张婧婧
  • 5篇宋向凤
  • 4篇邢金芳
  • 4篇荣守华
  • 4篇李肖甫
  • 4篇李静
  • 4篇孟祥颖
  • 3篇牛志国
  • 3篇郭继强
  • 3篇胡志军
  • 3篇袁恩武

传媒

  • 5篇新乡医学院学...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北华大学学报...
  • 2篇检验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流产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价淋巴细胞主动免疫(LIT)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16年10月的相关数据,收集LIT联合IVIG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和封闭抗体转阳率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Rev Man 5.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11篇1 4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IT联合IVIG治疗组的妊娠成功率高于单独IVIG组[OR=3.74,95%CI(2.32,6.02),Z=5.41,P<0.01]和单独LIT组[OR=2.54,95%CI(1.80,3.58),Z=5.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T联合IVIG组封闭抗体转阳率高于单独IVIG组[OR=5.18,95%CI(2.02,13.25),Z=3.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医学证据表明,LIT联合IVIG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成功率较高,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此分析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石瑛王云凤任静静路璐马丹
关键词: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复发性流产META分析
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系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URSA)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集230例有URSA史(URSA组)和264例正常育龄期女性(对照组)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THFR基因的C677T、A1298C位点的序列,比较2组2个基因位点的差异。结果:URSA组MTHFR C677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46);2组MTHFR 129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RSA组MTHFR 677CC/1298AC、677CT/1298AC、677TT/1298AA复合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MTHFR A1298C和C677T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有关。
许雅娟班彦杰冉利敏余艳茹翟闪闪孙宗宗张淼张婧喆洪腾任利单胡璐璐王彪侯晓峰石瑛
关键词:流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多态性
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与子痫前期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探讨两者数量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数量变化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3月1日。同时手工检索郑州大学图书馆馆藏的7种妇产科杂志和8种免疫学杂志,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追索。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4篇,共计266例子痫前期孕妇和266例健康孕妇。11篇文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质量评分均≥5分,质量较优。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Th17细胞数量高于健康孕妇(MD=1.41,95%CI0.71~2.10)(P<0.0001);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低于健康孕妇(MD=-1.54,95%CI1.75^-1.33)(P<0.00001)。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Th17细胞数量增多以及Treg细胞数量减少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
李松磊刘慧孟祥颖胡玉芬李伟石瑛
关键词:子痫前期TH17细胞TREG细胞META分析
血液感染的病原学变化及耐药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血液感染的病原学变化及耐药状况。方法对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的临床血液普通培养标本分离鉴定,将鉴定出的76株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血液普通培养标本793例,分离鉴定所得76株病原菌,阳性率9.6%,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4株)、大肠埃希菌(17株)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尤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临床血液感染的细菌趋向多样化,耐药严重的条件致病菌已成为优势感染菌,应重视细菌学检查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胡志军郭庆合李杰赵皓石瑛
关键词:血液感染病原学耐药性
河南地区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的建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建立适合河南地区年龄、性别相关的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1 027名<7岁健康儿童,分婴儿组(4~12月龄,n=45)、幼儿组(1~3岁,n=190)和学龄前组(3~7岁,n=792)进行研究。用流式细胞术双平台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学龄前组不同性别健康儿童之间,淋巴细胞免疫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和CD3^+CD16^+CD56^+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绝对计数CD3^+CD4^+、CD3^+CD8^+、CD3^+CD16^+CD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之间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国内已发表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相关文献比较,相同年龄段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参考区间明显不同。结论年龄、性别影响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本研究可为建立河南省健康学龄前儿童年龄和性别相关的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提供依据。
孟祥颖石瑛李松磊李静贾莉婷
关键词:儿童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阴道微生态评价在妊娠期妇女阴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及非妊娠期妇女共1798例,分为非妊娠期、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和晚期妊娠4个组,分别采集阴道分泌物,用常规镜检法结合功能学指标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结果妊娠期阴道pH值较非孕期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VVC、TV的患病率及菌群异常的发生率比非妊娠期增高;功能学指标也能较好的反映阴道微生态状况。结论常规镜检法与功能学指标相结合能够更全面的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充足的证据,更好的指导临床。
张秋菊石瑛郭瑞莹贾莉婷邢金芳张展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妊娠期
河南省瓜氨酸血症Ⅰ型的新生儿筛查及基因变异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河南人群瓜氨酸血症Ⅰ型的发病率及基因变异特点,为瓜氨酸血症Ⅰ型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用串联质谱法完成的河南省814625例新生儿的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法对瓜氨酸血症Ⅰ型筛查阳性患儿进行ASS1基因变异分析及父母基因验证。对新检测到的ASS1基因变异使用罕见外显子组变体集成学习器(REVEL)方法分析表型-基因型相关性,并构建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814625例新生儿中共确诊8例(1/101828)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8例患儿均有特异性瓜氨酸水平增高。基因测序共检出12种变异,均为错义突变,其中包括5种新发现的变异:c.552C>A(p.N184K)、c.140C>T(p.A47V)、c.173A>G(p.K58R)、c.920G>A(p.R307H)和c.790G>A(p.G264S),其中c.552C>A检出率最高,占18.75%(3/16)。REVEL分析预测这5种变异均为有害性,ASS蛋白三维结构模型显示c.140C>T(p.A47V)和c.920G>A(p.R307H)未发生氨基酸残基间氢键数量的变化,而c.552C>A(p.N184K)、c.173A>G(p.K58R)和c.790G>A(p.G264S)导致氢键减少,可能会影响到ASS蛋白的功能。结论:河南省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发病率为1/101828。新发现了5种变异,丰富了人类ASS1基因变异谱,为瓜氨酸血症Ⅰ型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朱昕赟徐一卓张洁李晓乐刘素娜倪敏任益慧欧阳运佳马坤高彦博马胜举吕书博贾晨路赵德华石瑛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测定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及IL-6、IL-17、TGF-β1的水平,探讨Th17和Treg细胞在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12/2012-04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50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50名健康早孕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IL-6、IL-17、TGF-β1的含量。结果 RSA组RORγt mRNA水平(25.358 9.23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611 5.792);Foxp3 mRNA水平(6.851 2.87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2.218 5.023)。RSA患者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30,P=0.018)。RSA组IL-6、TGF-β1含量分别为(82.7 23.2)、(269.3 29.6)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10.4 40.6)、(497.8 54.6)pg/mL;IL-17含量(172.8 33.9)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4 10.8)pg/mL。结论 RORγtmRNA表达上调与Foxp3mRNA表达下调所致的Th17和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是RSA的原因之一;IL-6、IL-17、TGF-β1含量变化的异常在RS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袁汀贾莉婷石瑛王鹏邢金芳田远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RORΓTTH17细胞因子
蝎素组分Ⅲ对Jurkat E6-1细胞中LAT和SLP-7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蝎素组分Ⅲ(SVC-Ⅲ)对Jurkat E6-1细胞LAT和SLP-76表达的影响,并探讨SVC-Ⅲ参与细胞免疫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SVC-Ⅲ(100 ng.mL-1、10 ng.mL-1、1 ng.mL-1、0.1 ng.mL-1)与植物凝集素(PHA)共同刺激培养Jurkat E6-1细胞。72 h后收获细胞,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信号分子LAT和SLP-76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高浓度SVC-Ⅲ(100 ng.mL-1)明显抑制Jurkat E6-1细胞LAT和SLP-76的mRNA的表达(P<0.05),低浓度SVC-Ⅲ(0.1 ng.mL-1、1 ng.mL-1、10 ng.mL-1)对Jurkat E6-1细胞LAT和SLP-76的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P>0.05)。结论SVC-Ⅲ能够抑制Jurkat E6-1细胞LAT和SLP-76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阻止T细胞信号进一步的传递,从而抑制Jurkat E6-1细胞的活化能力。并且SVC-Ⅲ可抑制PHA诱导的Jurkat E6-1细胞的活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早期活化相关的LAT和SLP-76等的表达相关。
吴子钊胡志军张婧婧石瑛王辉
关键词:JURKATLAT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3、CD4和CD8封闭效率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快速、准确检测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是否缺乏保护性封闭抗体,监测免疫治疗效果,以及探讨RSA的免疫学发生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和CD8分子的封闭效率。结果反复自然流产患者CD3、CD4和CD8分子的封闭效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利用丈夫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治疗后,CD3、CD4和CD8分子的封闭效率转阳率与怀孕率呈正相关性。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CD3、CD4和CD8分子的封闭效率可以为RSA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实现对治疗效果的监测,并有助于部分解释RS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石瑛泰淑红荣守华孟祥颖胡玉芬邢金芳张展贾莉婷
关键词:封闭抗体反复自然流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