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斌山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沿岸
  • 1篇优势度
  • 1篇珍稀
  • 1篇珍稀雉类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兽类
  • 1篇滩涂围垦
  • 1篇鸟类
  • 1篇鸟类群落
  • 1篇农田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生态
  • 1篇雉类
  • 1篇围垦
  • 1篇小兽
  • 1篇类群

机构

  • 4篇杭州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石斌山
  • 4篇诸葛阳
  • 4篇丁平
  • 2篇姜仕仁
  • 1篇鲍毅新

传媒

  • 3篇杭州大学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3篇1992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钱塘江干流沿岸鸟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1981—1990年对钱塘江干流沿岸进行了累计14个月的鸟类调查,该地区的鸟类区系共有206种组成,隶属17目41科,其中古北界种类105种,占51%,与冬候鸟和旅鸟的比例高有关.在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度依次为钱塘江段>富春江段>新安江段,多样性指数却相反.随着从新安江到钱塘江的环境由中山丘陵→低山丘陵→平原农田,河滩的改变,鸟类的群落结构也由山地林区鸟类向平原田野和沼泽水域鸟类变化.
姜仕仁丁平徐炳东石斌山诸葛阳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优势度
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兽种群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1992年
1987年8月和1989年8月对钱塘江河口滩涂围垦区农田小型兽类的调查得知,农田小兽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均为负二项分布.种群集聚度的大小依次为黄毛鼠、黑线姬鼠、臭鼩和大麝鼩。在6种不同的农田类型中,各种群的集聚度有异,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种群的集聚度与种群的密度、栖息地生境及群落结构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影响.
丁平石斌山诸葛阳鲍毅新
关键词:兽类
浙江西部山区白鹇生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1992年
1982—1987年在浙西的开化、衢州、建德、淳安等地对白鹇的生态进行了调查。白鹇分布于全省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生境,其种群密度受林下灌木层盖度的影响。白鹇的冬季食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取食频度为53.5%,干重百分比达72.48%;同时也取食一定量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取食频度达40%。白鹇的冬季食物可分为三种类型:1.最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50%以上;2.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10—40%;3.偶食食物,取食频度小于10%。
丁平姜仕仁石斌山鲍毅新诸葛阳
关键词:白鹇生态
浙江西部山区珍稀雉类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1
1989年
浙西山区雉类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分布高度存在差异,其主要活动地有季节性变化,并和月降水量相关。黄腹角雉在浙江西部分布于金衢盆地以南,白颈长尾雉、白鹇和勺鸡在浙西山区均有分布。对该山区秋季和春季的雉类密度进行调查,秋季捕获率以勺鸡最高(4.58‰),白颈长尾雉次之(1.42‰),白鹇最低(0.39‰)。春季遇见率勺鸡为0.15只/小时,白鹇为0.175只/小时,白颈长尾雉仅0.063只/小时。白颈长尾雉和白鹇存在正关联的种间关系,而其他雉类间不存在关联。植被群落的演替可导致雉类群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雉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波动等几方面。70年代至80年代浙西雉类资源持续下降。
丁平诸葛阳石斌山
关键词:生态学种群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