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
-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副产物糖蜜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以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副产物糖蜜为原料,在对浸提溶剂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优选丙酮作溶剂从糖蜜中提取大豆异黄酮。在对丙酮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丙酮提取工艺条件,以大豆异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图。结果表明,丙酮浸提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时间60min,浸提温度20℃,料液比1∶3(m/V),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达到90.3%,产品纯度达到23.5%。
- 刘玉兰王坡田原
- 关键词:大豆糖蜜丙酮大豆异黄酮
- 米糠油脱臭馏出物乙酯化工艺条件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综合利用米糠油脱臭馏出物提取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同时得到可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的脂肪酸乙酯,本文研究米糠油脱臭馏出物乙酯化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米糠油脱臭馏出物乙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脂肪酸:乙醇(mol/mol)1∶5;反应时间2.5h;温度75℃;浓硫酸:原料(wt%)3%。在该条件下,脂肪酸乙酯化率达到97.02%,VE保存率达98.48%。
- 彭团儿刘玉兰田原
- 关键词:米糠油脱臭馏出物
- LS-800型树脂对大豆糖蜜中异黄酮纯化工艺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选取6种对大豆异黄酮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树脂,通过对大豆糖蜜中大豆异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效果比较。优选出LS-800型树脂作为纯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树脂。然后研究LS-800型树脂对大豆异黄酮吸附和解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液浓度314μg/mL,pH值4.0,以流速1.5 mL/min上柱吸附,上柱量为200 mL,最大吸附率为97.1%;最佳解吸条件:解吸液浓度为70%,流速为1.0mL/min,pH值6.0.解吸液用量为90 mL,解吸率为95.4%。按照最佳的吸附和解吸工艺条件进行两次吸附解吸,所得大豆异黄酮产品的纯度达到64.4%。
- 刘玉兰王坡田原彭团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大孔吸附树脂解吸
- 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对大豆糖蜜溶液的脱色效果的研究
- 本文选取六种对大豆低聚糖具有较好脱色能力的大孔离子交换树脂LS-30、LS-21、717、LS-12、LS-41、732,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选取最佳阴阳树脂LS-21和LS-12;然后研究了LS-21和LS-12混床树脂...
- 田原刘玉兰彭团儿
- 关键词:大孔离子交换树脂
- 醇洗大豆浓缩蛋白副产物糖浆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 以醇洗大豆浓缩蛋白生产副产物糖浆为原料,在对溶剂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优选丙酮作为溶剂自糖浆中提取大豆异黄酮;在对丙酮萃取的温度、时间、料液比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丙酮提取工艺...
- 王坡刘玉兰田原
- 关键词:丙酮大豆异黄酮
- 文献传递
- 利用傅里叶近红外技术快速测定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被引量:18
- 2009年
- 探讨应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常用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的过氧化值。结果表明:以一阶导数(DB1)结合单位长度归一化(Nle)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定标集预测标准差(SEC)0.732,相关系数(R c)0.995,验证集预测标准差(SEP)0.821,相关系数(Rv)0.995,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快速测定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
- 毕艳兰鲍丹青田原陆浩杨会芳邓德文
- 关键词:植物油近红外光谱过氧化值
- 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对大豆糖蜜脱色效果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选取6种对大豆糖蜜具有较好脱色能力的离子交换树脂LS-30、LS-21、717、LS-12、LS-41、732,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确定用大孔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树脂LS-21和阳离子树脂LS-12组成混床树脂,对大豆糖蜜粗糖液进行最佳脱色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阴阳离子树脂混合比例2∶1,上柱大豆糖蜜粗糖液pH 5,流速1.5 BV/h;最佳解吸条件为NaOH-乙醇水溶液(10%NaOH与无水乙醇体积比1∶1)作LS-21解吸剂,解吸率达到95.23%;LS-21和LS-12组成的混床树脂在使用的5个周期内,脱色率和解吸率都能达到90%以上。
- 田原刘玉兰彭团儿班金
- 关键词:大豆糖蜜大孔离子交换树脂脱色
- 弱碱性加热处理对醇洗花生浓缩蛋白肉制食品功能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以改性后花生浓缩蛋白的NSI值、吸水性、吸油性和凝胶性为评价指标,研究对醇洗花生浓缩蛋白弱碱性加热改性用于肉制食品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温度85℃、pH值9、时间30min和固液比1:7。在此条件下所得花生浓缩蛋白的NSI值、吸水性、吸油性和凝胶性分别为68.91%、4.84g/g、2.85g/g和202.58g,较未改性前分别提高了43.09%、23.16%、174.04%和57.25%。
- 刘玉兰王立新魏金霞田原
- 关键词:花生浓缩蛋白吸水性吸油性凝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