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冉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以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肌病
  • 2篇病理
  • 1篇杜氏型肌营养...
  • 1篇序贯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包涵体...
  • 1篇源性
  • 1篇站立
  • 1篇肢瘫
  • 1篇脂质沉积性肌...
  • 1篇散发性包涵体...
  • 1篇破碎红纤维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检查
  • 1篇无力
  • 1篇下肢
  • 1篇下肢瘫
  • 1篇下肢瘫痪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肌病

机构

  • 5篇河北以岭医院

作者

  • 5篇田冉
  • 3篇陈金亮
  • 2篇蔡少鹏
  • 1篇丁福艳
  • 1篇杨晓黎
  • 1篇陆春玲

传媒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线粒体肌病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线粒体肌病是一组由于线粒体遗传基因缺陷而导致的以线粒体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肌病。线粒体损伤主要影响能量的供应,所以对能量供应最敏感的大脑和肌肉最容易受到损害,通常把脑和肌肉同时受损的称为线粒体脑肌病,单纯侵犯骨骼肌时称线粒体肌病[1]。自1962年Luft首次报道后,有关线粒体肌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各学者对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田冉陈金亮
关键词:线粒体肌病基因缺陷线粒体遗传线粒体损伤破碎红纤维肌源性损害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8例临床分析
2013年
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y inclusion body myopathy,h-IBM)是一组以胞核和(或)胞浆内管丝状包涵体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自1971年Yunis等提出本病后,国内及国外对于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检查进行了总结,以增加对此病的认识。
田冉陈金亮
关键词:遗传性包涵体肌病MYOPATHY组织病理检查骨骼肌疾病病理改变病理证实
脂质沉积性肌病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临床上少见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光镜和/或电镜检查后确诊的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1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肌电图、心肌酶学以及肌肉组织病理活检特点。结果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血清肌酶普遍升高;肌电图可呈典型肌源性损害改变;肌肉活检均可见脂质沉积特征性改变。病理示肌纤维内可见大量细小空泡或裂隙形成,油红O染色显示肌纤维内脂滴含量明显增多。结论 LSM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肌无力,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内脂滴沉积为主,小剂量泼尼松龙治疗有效。
田冉蔡少鹏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肌活检病理特点
序贯四关瘫痪站立法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下肢瘫痪疗效观察
陆春玲张洪莲蔡少鹏田冉杨勇梁亚飞丁福艳杨晓黎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为遗传性肌肉变性病,无治愈之法,瘫痪后更没有治疗药物及方法,属于医学空白。杜氏型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四肢肌萎缩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该研...
关键词:
关键词:下肢瘫痪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附1例报告)
2013年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myosi—tis,sIBM)是一种散发性炎性肌肉疾病,以缓慢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点。自1967年Chou首次提出本病后,国内及国外对于本病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sIBM患者报道如下。
陈金亮田冉
关键词:散发性包涵体肌炎进行性肌无力肌肉疾病肌萎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