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蔚 作品数:7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DNA修复基因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XPD10基因的突变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 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14例ARC患者和185例正常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收集12 mL外周血样本,提取DNA后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进行SNP分型,卡方检验鉴定有意义的SNP位点。Swissmodel软件建立SNP位点改变前后XPD10蛋白的3D模型,了解SNP位点突变对蛋白的影响,定点到蛋白的功能。结果在214例ARC及皮质混浊型患者中,XPD10基因rs1799793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突变位点。rs1799793位点的突变会导致XPD10基因在编码区发生了Asp-312-Asn(GAC→AAC)的错义突变。蛋白建模发现XPD10基因在编码区发生了Asp-312-Asn(GAC→AAC)的错义突变所引起的蛋白三维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XPD10基因编码区原Asp氨基酸所在的区域有6个碳原子所组成的共价键。当GAC→AAC发生后,原Asp成为了Asn,可以看到原来的6个碳原子变成了5个碳原子,并且与原来相比,少了一个共价键。这种结构上的改变引起了XPD10蛋白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而难以发挥酶的催化性。结论在中国东北汉族人群中,XPD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799793位点与ARC的发病有关。 王林 王钧蔚 侯颖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DNA修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地塞米松对人晶体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α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作用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后对LECs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的影响及LECs凋亡的发生情况,了解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方法:取人L... 王钧蔚关键词:地塞米松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凋亡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地塞米松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α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长期全身或眼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导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地塞米松作用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后对LECs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NF—κB抑制蛋白κ(IκBκ)表达的影响及LECs凋亡的发生情况,了解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取人LECs系(HLE283)在含质量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中进行培养和传代。将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0.01、0.1、1、10、100μmol/L)分别加入DMSO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作为不同浓度地塞米松组,不含地塞米松的DMSO无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的LECs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分别在基因水平、蛋白水平检测LECs中NF—κB/IκB α浓度的改变及LECs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扩增的基因片段与所设计片段大小一致。地塞米松作用后NF—α核蛋白在LECs中的表达量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77,P=0.004);IκBα蛋白的表达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41,P=0.002)。在同浓度地塞米松组,NF—κB核蛋白在LECs中的表达量随作用时间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06,P=0.01),与地塞米松作用24h时的表达量比较,36h和48h时的NF—κB核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与地塞米松作用24h时的表达量比较,36h和48hIκBα蛋白在LECs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LECs的凋亡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明显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通过上调IκBα的表达而过度抑制了NF—κB的活性,并导致LECs凋亡,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这可能是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发 王钧蔚 王林 葛红岩 刘平关键词:地塞米松 核转录因子ΚB 凋亡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明水县农村居民10030人色觉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明水县农村居民的色觉情况。方法以人群为基础,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包括全体年龄阶段的人接受检查。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俞自萍色盲检查图,对黑龙江省明水县10030人农村居民色觉情况进行检查。用logistic回归及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年龄、性别与色盲及色弱患病率的关系。结果共有11391人人选调查,10030人参加检查了色觉检查,应答率88.05%(范围:86%~91%)。其中男性色盲患病率为2.56%(2.13%~2.99%),女性为0.842%(0.582%~1.00%),男、女色盲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34.773,P〈0.05)。男性色弱患病率为2.30%(1.9%~2.7%),女性为0.657%(0.44%~0.88%),男、女色弱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45.885,P〈0.05)。年龄对色盲及色弱的患病率没有影响,(P〉0.05)。结论本地区色盲患病率男性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女性没有明显差别。男性色盲的患病率已经显著下降。 王钧蔚 张耀光 王铁滨 刘平关键词:患病率 色盲 黑龙江省明水县农村人口白内障及其手术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明确明水县农村人口白内障的患病率以及治肓状况,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现状,并估计白内障手术覆盖率(CSC)、白内障手术负荷量,为制定今后的治盲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以人群为基础,整群随机抽样。由两个调查组同时进行面谈,并进行眼科检查。统计白内障的患病率、双眼白内障盲的患病率,逻辑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和双眼白内障盲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并计算白内障手术覆盖率(CSC)、自内障手术负荷量。结果白内障的患病率4.42%(95%CI:4.0%。4.8%),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女性。双眼白内障盲的患病率是0.35%(95%CI:0.24%~0.46%),性别并非其危险因素,年龄(≥50岁)是其危险因素。白内障手术覆盖率(CSC)为12.42%(95%CI:11.28%~13.56%),在50—59岁年龄中CSC最高。不同性别没有差别。白内障手术的负荷量是3.26%。结论白内障是本地区≥50岁人群中致盲的首位原因,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低,白内障盲人所造成的社会负担较重。提高自内障手术覆盖率是消灭白内障盲的根本手段。 张耀光 宋甄 冷飞 曹书杰 于楠楠 王钧蔚 刘平关键词:白内障 地塞米松对人晶体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B及其抑制蛋白A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王钧蔚黑龙江省农村限定地区中老年人群翼状胬肉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人口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整群随机抽取35个行政村为调查点,抽取50岁以上人群共6 196名作为调查对象。研究该人群分布特征和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危险因素。结果:在50岁以上人群中,实际接受检查5 669名,受检率91.49%。发现翼状胬肉患者246例329眼,至少有1眼患病的患病率为4.34%;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与年龄正相关(年龄每增加10岁,OR=1.616,95%CI:1.372~1.90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出不配戴眼镜与配戴眼镜相比,OR=5.045,95%CI:1.592~15.985,P=0.006;平时工作活动地点在室外与室内工作者相比,OR=3.896,95%CI:2.834~5.356,P〈0.01;平时外出或室外娱乐的时间〉4h与〈4h相比,OR=1.410,95%CI:1.064~1.869,P=0.017;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年龄、是否配戴眼镜、户外工作的时间相关。结论:在高寒地带的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率有所下降。高龄、户外工作是其危险因素,而外出时配戴眼镜是其保护性因素。 王钧蔚 张毅 陈雪冬 冷非 葛红岩 张艳艳 刘平关键词:翼状胬肉 患病率